注意力、时间和知识:我国政府决策的核心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科学技术在丰富人们生活的同时,增加了公共领域的复杂性,这种复杂性既表现为公共问题难以用单个主体的知识或技术解决,又表现在多元参与主体之间存在的意见分歧与利益冲突。于是,原有的治理模式已经无法应对和克服层出不穷的不确定性,需要根据不确定性和复杂性思考新的治理方案,政府则需要积极地适应新的环境,适时地做出科学有效的决策。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政府决策过程中的“长官意志”与“本位主义”依然存在,亟需对政府决策环境深入研究,以便弄清在复杂和不确定的行政生态环境下政府决策失效失误的原因。与此同时,国内外不同学科领域的研究者对决策影响因素的理论探讨一直没有停歇,对政府决策内部影响因素和外部影响因素做了比较深入的探讨,却均未对政府决策影响因素的作用分类进行系统梳理。在这样的现实需求与理论背景之下,本研究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综述分析,将政府决策的影响因素分为可能的影响因素、可重合的影响因素和核心影响因素,结合不同学者有关决策会受到注意力、时问和知识的制约研究,运用理论演绎的方法得出:注意力、时间和知识发挥的作用是渗透在其他影响因素之中的,这三种因素才是影响政府决策过程的核心因素。在服务型政府理论的指导下,我国政府决策模式朝着开放、协商、合作的方向迈进,政府决策追求的价值目标是科学化、民主化和高效化。注意力、时间和知识因素对政府决策的制约效应分别但不均衡分布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高效决策的过程中。本研究运用系统分析和案例分析的方法,分别阐述注意力因素、时间因素、知识因素对政府决策的影响机理以及优化对策。文章认为,注意力通过五个引发要素作用在政府决策议程建立和决策方案选择阶段。时间通过时间限制、时间压力、节奏和时机对政府决策施加特定的情境效应。知识应用在政府决策过程中受到知识转化、知识转移、知识共享的障碍化影响。为了不断地探索推进科学决策、民主决策、高效决策的方法,需要合理地配置政府注意力、有效地把握决策时机、科学地运用决策知识。为此,就需要打破政府低速运转的状况、改善决策者的拖延症状、降低决策失误率,提高政府对复杂和不确定性的外部环境的适应性,这些均需要在三种核心影响因素的互动与整合中共同推进。对政府决策核心影响因素的上述研究,有助于合理掌握政府决策过程中的注意力边界、时间边界与知识边界,有助于积极培养决策者的应变能力和决断能力,从而为政府制定出经得起实践检验的决策提供理论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