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绿色发展观
【摘要】:绿色发展观的产生基于国际社会经济发展生态化大趋势、资源危机和环境恶化的现状,记录着人类社会发展模式由“黑色发展”向“绿色发展”的转变。马克思恩格斯经济发展生态化思想、西方可持续发展思想和循环经济理论、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以及中国传统生态文化的理论精华为绿色发展观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绿色发展观为人类探求新的发展方式、谋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绿色发展观的主要内容包括绿色发展的基本观点、根本目标及实施关键等。绿色发展观呈现出人类思维方式的生态化,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性,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及消费方式的合理性等特点。绿色发展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论、辩证法及认识论思想。绿色发展观在实践中仍面临诸多方面的问题,如对绿色发展的认识尚不到位、政策支持有待强化、技术创新困难重重、法律建设相对滞后等。解决绿色发展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要不断增强公众的生态文明教育,加强绿色发展政策支持,加大绿色发展的科技支撑,推进绿色发展的法律建设。
【相似文献】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