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顺序注射光度分析酸碱滴定系统的研究

王伟  
【摘要】:本文报道了应用顺序注射(SI)光度分析方法,使用同一指示剂溴百里酚蓝(BTB)对强酸、弱酸、强碱、强碱弱酸盐滴定进行了研究,并分别检测了不同浓度范围内的盐酸、氢氧化钠、食醋、饮料、碱面及小苏打样品的总酸度或总碱度,结果与手工法对比,在95%的置信区间内经t检验无显著性差异。 论文第一章综述了流动注射、顺序注射、多泵流动分析技术进行滴定分析的原理及方法,并重点介绍了顺序注射滴定分析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第二章介绍了应用顺序注射光度分析滴定不同浓度的强酸和弱酸。首先,以溴百里酚蓝(BTB)为指示剂,于620nm检测了4.0×10~(-5)~3.00 mol/L四个浓度范围的HCl,拓宽了SI滴定法检测HCl的浓度范围。讨论了吸收波长、反应管道长度、流速、酸碱区带体积、滴定剂氢氧化钠的浓度及碱区带BTB加入量等因素的影响。然后,在测定强酸HCl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以BTB为指示剂,基于吸收峰峰面积与酸浓度的对数成反比的原理,应用SI分光光度法对0.20~2.0 mol/L、1.0×10~(-4)~1.0×10~(-3)mol/LHAc、3.3×10~(-3)~1.7×10~(-2)mol/L柠檬酸及食醋和饮料样品进行了测定,各检测结果与手工滴定法对比无显著性差异。最后对方法的稳定性进行了检验。 第三章介绍了应用BTB为指示剂的顺序注射光度分析滴定了不同的强碱及强碱弱酸盐。在5.0×10~(-4) mol/L~2.0×10~(-3) mol/L NaOH、2.5×10~(-3) mol/L~9.6×10~(-3) mol/L NaHCO_3、8.0×10~(-4) mol/L~6.0×10~(-3) mol/L Na_2CO_3浓度范围内,吸收峰峰面积与对应的碱浓度对数成正比。同时,研究了进样顺序、BTB浓度、滴定剂酸的体积及浓度等因素对实验的影响。对不同浓度范围内氢氧化钠废液、碱面及小苏打样品的测定结果与手工法对比无显著性差异。 最后总结了本顺序注射光度酸碱滴定法的创新点及相对于手工法及其他流动注射、顺序注射滴定的优点。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张家祥;;酸碱滴定和氧化还原滴定中准确滴定条件的探讨[J];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7年03期
2 王克强;靳占清;;酸碱滴定浓度下限的理论探讨[J];化学通报;1989年09期
3 陈青川,杨惠芬;锗的光度分析进展[J];光谱实验室;1994年06期
4 段群章;金属及合金中铜的光度分析近况[J];湖南有色金属;1994年04期
5 张文德,王阶标;抗坏血酸光度分析的研究进展[J];理化检验.化学分册;1996年04期
6 乔成立,丁言伟;用林帮的副反应思想处理酸碱滴定分析[J];高师理科学刊;2003年04期
7 常世科,汤家华;表面活性剂在光度分析中应用的新进展[J];巢湖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8 黄素梅;;室温磷光光度分析[J];化学通报;1982年03期
9 王建林,冯钰锜;油茶皂素在光度分析中的应用研究——Ⅰ.5-Br-PADAP—金属—茶皂素体系[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年02期
10 曹家兴;吴开治;;多元酸碱滴定常用平衡图的微计算机绘制[J];化学通报;1991年09期
11 段群章;酸性染料在金属及合金光度分析中应用新进展[J];有色矿冶;1993年03期
12 晋勇;国内钽铌光度分析的进展[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1996年03期
13 殷志禹,徐其亨,赵建为;5-(4-羧基苯偶氮)-8-(对甲苯磺酰氨基)-喹啉与金显色反应研究及应用[J];岩矿测试;1996年02期
14 任秀莲;;一元酸碱滴定的教学体会[J];阴山学刊(自然科学版);1996年02期
15 高小茵;非计算法绘制酸碱滴定曲线[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S1期
16 李可群;;三元配合物用于光度分析时适宜酸度范围问题的初探[J];福建分析测试;2009年03期
17 李可群;;三元配合物用于光度分析时显色剂浓度范围的探讨[J];广东化工;2009年08期
18 李可群;;三元配合物用于光度分析时适宜酸度范围问题的探讨(Ⅱ)[J];福建分析测试;2009年04期
19 余堃;黄伯勇;罗毅坚;姚雁群;张倩;;关于GB 12008.5-1989标准存在问题的探讨[J];化学分析计量;2009年05期
20 武春青;李春松;;电位滴定法近年来的研究进展[J];内江科技;2010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玉兰;龚胜芳;薛珺;李勋;;顺序注射-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土壤中的汞[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2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2 张其颖;潘教麦;;新型显色剂均三溴偶氮甲磺的合成及其在稀土光度分析中的应用研究[A];第十届全国稀土元素分析化学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3年
3 宋树成;郭如侠;;地下水中碱度测定方法的商榷[A];地下水开发利用与污染防治技术专刊[C];2009年
4 董克玲;王多禧;;正交投影目标因子分析法在多组分混合物光度分析中的应用[A];中国地质科学院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40)[C];1989年
5 张庆云;刘艳;姚春华;;氯气的制取实验及其产物的综合利用——介绍一个组合式绿色化学实验[A];第八届全国大学化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范桥辉;王祥科;吴王锁;;Pb(Ⅱ)在凹凸棒石上的吸附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现代核化学与放射化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7 褚宁;范世华;;人工神经网络-顺序注射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铜(Ⅱ),锌(Ⅱ),镍(Ⅱ)和锰(Ⅱ)[A];第十届中国化学会分析化学年会暨第十届全国原子光谱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贾永芬;潘永军;魏艳;;酸碱分析数据处理新方法[A];第七届全国核化学与放射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陆春海;徐新冕;卞敏;胥勋武;王兰;罗学明;;可更新试剂电化学式高酸度传感器[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1998)[C];1998年
10 陈丽华;;表面活性剂在光度分析上的应用[A];全国第八届有色金属化学与电化学分析、第六届有色金属色谱分析、第四届有色金属物理检测、首届有色金属质谱分析学术交流会、全国第九届轻金属分析学术会议论文选编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褚宁;人工神经网络—顺序注射光度分析多组分同时测定技术在环境和药物分析中的应用研究[D];东北大学;2010年
2 高春英;顺序注射化学发光联用技术选择性测定三种氨基酸的研究[D];东北大学;2009年
3 陈国松;分光光度分析专家系统[D];南京工业大学;2003年
4 徐章润;顺序注射—微流控分离、反应系统联用技术研究[D];东北大学;2005年
5 刘颖;生物材料中微量碘含量测定和分析方法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张志琪;在线预反应流动注射分析方法研究[D];西北大学;2004年
7 张云;计算滴定分析法的理论及应用[D];同济大学;2008年
8 刘博;酸碱双功能有机—无机杂化材料与酸碱协同催化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尚凡朋;酸碱双功能多相催化剂的合成,表征及催化应用[D];吉林大学;2012年
10 于永亮;微型化原子光谱分析系统的研究与应用[D];东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伟;顺序注射光度分析酸碱滴定系统的研究[D];东北大学;2005年
2 张士苹;激素类药物的顺序注射自动分析新方法[D];河南师范大学;2012年
3 王涛;顺序注射技术在酚类有机污染物分析中的应用[D];河南师范大学;2011年
4 王夕云;顺序注射光度分析法测定环境水中总有机碳和钼的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5 王立亮;顺序注射固定化酶化学发光法测定葡萄糖的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6 杨清;基于移动反应界面的电泳中和滴定新原理和新方法[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7 霍玉美;顺序注射—在线分离富集—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测定砷及其形态分析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8 黄琳琳;顺序注射光谱法在痕量重金属定量分析中的应用研究[D];东北大学;2009年
9 宋月;顺序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甲醛和盐酸克伦特罗[D];东北大学;2008年
10 陈志霞;顺序注射光度法测定食品中NaFeEDTA和酒石酸[D];东北大学;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钟吉;顺序注射水质自动监测仪效率高[N];中国环境报;2006年
2 ;数字超市[N];计算机世界;2003年
3 ;吉大小天鹅:发展自主知识产权[N];中国电子报;2003年
4 慧聪;顺序注射分析方法实现水质监测智能化[N];中国环境报;2004年
5 ;虚拟的化学实验室[N];电脑报;2002年
6 苏甜;国内第一台高智能水质监测仪通过成果鉴定[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9年
7 栾玲 赵培;吉天仪器:打造科学仪器产业化基地[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卢雁妮;我州表彰一批优秀科技成果及个人[N];黔西南日报;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