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低碳硅锰系冷轧连续退火DP钢组织性能研究

韩会全  
【摘要】:为适应减量化和新一代汽车用高强钢的发展要求,加速国产冷轧DP钢的开发和应用,本文利用热模拟实验机,电阻炉和盐浴炉模拟连续退火工艺,并结合金相分析,SEM及TEM方法,研究了连续退火工艺中初始组织,临界区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缓冷温度,过时效温度和保温时间对低碳硅锰系冷轧DP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并介绍了工业冷轧DP590的试制情况,提出了增加试制带钢抗拉强度的措施。论文主要工作及研究成果如下: (1)阐明了初始晶粒尺寸和初始基体组织对实验钢组织性能的影响机理,发现初始细晶组织和退火马氏体基体有利于实验钢获得更优的性能。 通过高温电阻炉和低温盐浴炉分别模拟γ+α两相区加热温度和过时效温度,研究了不同初始晶粒尺寸和不同初始基体组织对实验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发现初始晶粒越细,两相区保温相同时间下马氏体体积分数越多。细晶组织中合金元素扩散距离短,有利于奥氏体成分均匀化,达到组织性能稳定的时间提前。经连续退火工艺处理,贝氏体基体和退火马氏体基体得到细小的呈纤维状分布的第二相,而铁素体+珠光体基体得到呈网状分布的尺寸粗大的第二相。在250℃过时效,前者塑性好于后者,这可归因于纤维状的形貌使基体与第二相在变形过程中界面结合力更强,推迟了孔洞的过早形成。而在350℃和450℃过时效,前者塑性小于后者,这可归因于脆相碳化物在贝氏体和退火马氏体中分布更弥散,与基体较弱的结合力导致变形时孔洞形成的几率更大。 (2)阐明了临界区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对实验钢组织性能的影响机理,并运用了“减径法”作为辅助的分析手段。 利用MMS-200、光亮连续退火模拟机和电阻炉研究了不同γ+α两相区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对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在MMS-200热模拟实验中,还首次运用了“减径法”测量试样的抗拉强度。结果表明随临界区加热温度升高,奥氏体体积分数增多,但奥氏体平均碳含量下降,导致淬透性降低,在喷气冷却过程中易转变为贝氏体组织。在加热至γ+α两相区温度后,随保温时间延长,奥氏体增长缓慢,由于碳和锰在组织中的不断扩散,延长保温时间将使奥氏体成分均匀化,组织性能逐渐趋于恒值。 (3)阐明了缓冷温度对实验钢组织性能的影响机理,提出了实验钢获得最优综合力学性能的缓冷温度值。 通过实验钢在电阻炉内随炉冷却模拟连续退火工艺的缓冷阶段,研究了不同缓冷温度对实验钢组织性能的影响。发现在缓冷过程中,奥氏体会部分发生取向附生铁素体转变。随缓冷温度降低,组织中马氏体数量减少,铁素体和珠光体数量增多,实验钢强度下降,伸长率提高。含0.08C钢在720℃,含0.17C钢在700℃综合力学性能最优。 (4)阐明了过时效温度和保温时间对实验钢组织性能的影响机理,用C-J法间接有效地分析了马氏体随过时效时间延长的变化特性。 利用光亮连续退火模拟机和电阻炉、盐浴炉模拟连续退火工艺过时效阶段,研究了不同过时效温度和保温时间对实验钢组织性能的影响。在对200℃过时效保温时间的分析中,利用了C-J分析方法。结果表明随过时效温度降低,两相区形成的奥氏体由粒状贝氏体相变向上贝氏体相变过渡或由上贝氏体相变向马氏体相变过渡。随过时效温度降低,抗拉强度升高,伸长率降低,屈服点伸长减小。在450℃过时效,过时效时间延长,间隙原子扩散至位错线附近易形成柯氏气团,钉扎位错,使钢的屈服强度升高。200℃过时效,随过时效时间延长,钢的强度和初始加工硬化速率均下降,而伸长率提高,这归因于保温时马氏体分解析出碳化物及马氏体内位错的回复,使马氏体的强度下降,导致钢的强度下降,同时位错的回复和马氏体的软化有利于钢塑性的提高。 (5)介绍了工业冷轧DP590的试制情况。针对试制带钢强度未达标问题,通过光亮连续退火模拟机实验研究,提出了提高连续退火工艺快冷阶段的冷却速率和降低过时效温度的解决措施。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苏凌西;;带钢可逆冷轧卷取机兼作开卷机的改造[J];甘肃冶金;2011年04期
2 F.ABOUHILOU;H.AZZEDDINE;B.MEHDI;B.ALILI;D.BRADAI;;Pb-Ca-Sn合金的变形与再结晶组织、微观结构和动力学(英文)[J];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2011年08期
3 安逸;江丹;;RBF在冷轧在线监测与故障诊断中的应用[J];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11年08期
4 梅如敏;程涛;;一种大胀缩量冷轧开卷机卷筒设计[J];现代冶金;2010年06期
5 王一助;孙建林;王冰;朱广平;;纳米微粒在板带钢冷轧用轧制液中的应用[J];石油炼制与化工;2010年11期
6 雷国元;丁翠萍;杨家轩;;1株高效产絮凝剂菌株的分离及其在冷轧含油废水处理中的应用[J];环境科学;2011年09期
7 王晓南;杜林秀;袁晓云;董福涛;刘相华;;新型低碳冷轧搪瓷用钢的组织及性能[J];钢铁;2011年07期
8 ;武钢冷轧高度IF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J];中国冶金;2011年07期
9 孙彦波;赵业青;张迪;刘翠云;刁浩岩;马朝利;;冷轧热处理钛-铝箔制备微叠层Ti-Al系金属间化合物板材(英文)[J];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2011年08期
10 ;浦项越南冷轧项目已全面达产[J];轧钢;2011年03期
11 王益群;杨阳;陈刚;;冷带轧机板厚自动控制系统[J];重型机械;2011年04期
12 王郁倩;回士旭;杨业;刘战英;;冷轧微碳带钢厚度方向织构的演变[J];物理测试;2011年04期
13 贾荣娟;王松;龚铁山;;热轧50#窄带钢生产实践[J];金属世界;2011年04期
14 王保海;;铝基合金轴承材料的轧制分析及应用[J];内燃机与配件;2011年07期
15 吴健鹏;谭佳梅;赵继宇;张超;何金平;张永锟;廖德生;;武钢CSP生产线产品定位及开发实践[J];武钢技术;2011年04期
16 卢凤喜;;日本硅钢专利在工艺方面的最新发展动向[J];冶金信息导刊;2008年05期
17 陈俊;周国平;刘振宇;邱以清;王国栋;;退火时间对0.15%P铸轧耐候钢冷轧薄带组织性能的影响[J];材料研究学报;2011年03期
18 张明亚;朱伏先;马世成;张自成;;冷轧Q345钢退火工艺的实验研究[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8期
19 ;本钢六项成果获辽宁省优秀新产品奖[J];本钢技术;2011年03期
20 欧阳瑜;李力;刘海强;王新志;;优质冷轧基料SPCC生产工艺优化研究[J];中国冶金;2011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业科;;薄板坯连铸连轧热轧钢卷作为冷轧原料若干问题的探讨[A];2005年全国冷轧板带生产技术交流会暨第三届薄钢板质量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安世奇;;简单自适应控制在冷轧张力控制中的应用[A];中国计量协会冶金分会2008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安世奇;;简单自适应控制在冷轧张力控制中的应用[A];2008全国第十三届自动化应用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4 王长根;李芳;寇玉娥;韩亚涛;王美丽;;连铸坯皮下气泡对带钢质量的影响[A];2008年河北省轧钢技术与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8年
5 王快社;王训宏;王文;李有元;王勇;;0.2mm以下极薄料冷轧振动痕分析及对策[A];第七届(2009)中国钢铁年会大会论文集(中)[C];2009年
6 苗瑞林;韩玉龙;王小平;;冷轧后带钢板面清洁度的研究[A];2009年全国冷轧板带生产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7 马超;何天庆;商融;;弯辊对带钢板形影响的模拟研究[A];第七届(2009)中国钢铁年会大会论文集(中)[C];2009年
8 杨璐;;宝钢冷轧不锈带钢工程主厂房钢柱制作技术[A];'2009全国钢结构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朱晓东;李旭飞;何建锋;;退火工艺类型对冷轧双相钢性能的影响[A];2007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张昕;;六西格玛管理在冷轧深冲钢机能优化中的应用[A];第三届中国质量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韩会全;低碳硅锰系冷轧连续退火DP钢组织性能研究[D];东北大学 ;2009年
2 程菲;带钢冷连轧生产系统的动态智能质量控制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3 时旭;薄带钢冷轧过程的弹塑性有限元模拟[D];东北大学;2005年
4 王志刚;冷轧生产优化调度问题研究与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5 范志国;超细晶纯Ti及TiNi合金制备及其组织与力学行为[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汤翼;环件轧制和过程测量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2 郑青春;超塑预处理对高强铝合金7A04和2024的性能影响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3 向文永;引线框架用Cu-Fe-P合金轧制与热处理工艺的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06年
4 张国强;冷轧液压弯辊力对带钢板形影响的模拟研究[D];辽宁科技大学;2008年
5 李凯玥;TC4钛合金薄壁管材冷轧工艺及组织性能研究[D];江苏科技大学;2012年
6 肖睿;退火工艺对冷轧AZ31镁合金板材组织和织构的影响[D];重庆大学;2012年
7 朱延俊;基于西门子Sinamics技术的冷轧线传动系统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8 马艳;生物医用亚稳定β型钛合金织构的形成及对杨氏模量的影响[D];东北大学;2010年
9 黄少帅;Fe-20Mn-3Si-3Al-0.045C钢的冷轧组织及力学性能研究[D];东北大学;2010年
10 李真;双峰尺寸分布超细晶低碳钢的制备及其组织与力学性能[D];燕山大学;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