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流控芯片电化学葡萄糖检测方法研究
【摘要】:糖尿病是影响人类健康的常见病,以高血糖为主要标志。监测血糖浓度是糖尿病诊断和治疗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理想的葡萄糖生物传感器应该具有选择性高、速度快、操作简便、成本低等特点,微型化和便携化是其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微流控芯片分析技术的出现为生物传感器的小型化及试样与试剂消耗的降低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
本论文对生物传感器,特别是葡萄糖生物传感方法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采用毛细管微酶反应器与微流控芯片电化学检测池连用的方法实现通常以修饰电极法进行葡萄糖检测的可能性。
基于微流控芯片电化学池建立了一个流动葡萄糖检测系统。首先利用吸附、共价键合、凝胶包埋、交联等固定化酶方法,将葡萄糖氧化酶(GOD)固定在石英毛细管内壁(i.d.250μm),制成毛细管微酶反应器,与微流控芯片电化学检测池连接,实现了对少量葡萄糖溶液的流动测定。固定化酶表观米氏常数(Km)为15.24 mmol/L,在0.5~10.0 mmol/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R=0.9976),检出限0.25 mmol/L (S/N=3),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8%(n=9)。
通过壳聚糖的引入增强了葡萄糖氧化酶的固定化性能,Cu2+、Pb2+、Cd2+、Cr3+四种重金属离子对酶的抑制作用明显缓解,固定化酶的表观米氏常数Km=10.94 mmol/Lo该电化学葡萄糖传感系统在0.25~10.0 mmol/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R=0.9988),检出限为0.1 mmol/L (S/N=3), RSD=4.2%(n=9)。对血浆样品中的葡萄糖进行了测定,取得了96~106%的高回收率,与市售血糖仪测定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95%)。
本论文亦在所建立的检测系统中引入电子传递媒介体对苯醌以降低抗坏血酸对葡萄糖测定过程的干扰作用。对苯醌浓度0.01 mol/L时,该法在0.2~3.0 mmol/L内的线性相关系数为0.9982,‘相对标准偏差RSD=4.1%(n=11)。用该方法测定了血浆中葡萄糖的浓度,加标回收率在96~102%之间,与市售血糖仪测定结果进行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95%)。
该系统具有小型、连续、样品用量少以及分析速度快等特点,通过系统优化有可能成为新型葡萄糖电化学检测系统,并在生产过程监测及诊断和治疗中得到应用。
|
|
|
|
1 |
侯凤华;叶剑清;陈缵光;成志毅;;基于微流控芯片的酶及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J];药学学报;2010年06期 |
2 |
高健,殷学锋,方肇伦,夏方诠浙江大学化学系微分析系统研究所;微流控芯片单细胞进样和溶膜[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3年09期 |
3 |
杨蕊,牟颖,邹明强,吴,金钦汉;微流控芯片用于流式细胞术的基础研究[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4年10期 |
4 |
邵华;冯斌;张志虎;李会庆;;微流控芯片技术的研究进展[J];毒理学杂志;2005年04期 |
5 |
黄辉;郑小林;蒲晓允;;微流控芯片技术在生物学中的应用[J];重庆医学;2006年10期 |
6 |
刘翠;李偶连;李想;童艳丽;陈缵光;;微流控芯片在肿瘤标志物检测中的应用[J];现代医学仪器与应用;2008年02期 |
7 |
张国豪;马波;秦建华;林炳承;;集成药物代谢微流控芯片的研制[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8年07期 |
8 |
蔡自由;李永冲;叶斌;陈缵光;;微流控芯片测定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中盐酸普鲁卡因[J];化学世界;2011年01期 |
9 |
周勰;张吟眉;朱嫦琳;陈缵光;;药物中盐酸异丙嗪的微流控芯片非接触电导法快速检测[J];分析测试学报;2010年09期 |
10 |
杨帆;黄辉;蒲晓允;;微流控免疫芯片快速检测法的建立及其检测TSH和T_4的效果[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7年23期 |
11 |
董华;;静电纺丝—微流控芯片提高艾滋病毒检测效率[J];技术与市场;2009年02期 |
12 |
王充;李永冲;蔡自由;叶斌;陈缵光;;微流控芯片非接触电导检测法测定苦参碱注射液中苦参碱的含量[J];中药材;2010年07期 |
13 |
王翠娟;邵华;张放;;微流控芯片技术在基因分析研究中应用[J];中国公共卫生;2007年07期 |
14 |
潘爱平;金庆辉;王惠民;赵建龙;;微流控芯片免疫分析技术及其研究进展[J];检验医学;2007年04期 |
15 |
叶晓兰;杜文斌;古淑青;潘建章;牟颖;方群;;小型微流控芯片流式细胞仪的研制[J];分析化学;2008年10期 |
16 |
周亚浩;冯曙;钱翔;叶大田;;基于DM642的嵌入式实时细胞显微分析系统的设计[J];北京生物医学工程;2008年06期 |
17 |
王维;梁广铁;刘大渔;周小棉;;微流控芯片优选人类精子研究[J];生殖与避孕;2009年11期 |
18 |
汪洋,邹丽娟,许冠东,宫琳琳,周小棉,邵淑娟;微流控芯片检测肺癌患者血浆中p16基因异常甲基化在临床应用的评价[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2004年12期 |
19 |
李偶连;刘翠;陈缵光;;毛细管电泳和微流控芯片在药物筛选中的应用[J];中国新药杂志;2008年22期 |
20 |
刘菁;庄贵生;贾春平;金庆辉;王惠民;赵建龙;杨梦苏;;微流控芯片上同工酶的孵育及活性检测[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6年07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