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生物礁与贵州石炭纪生物礁的对比研究
【摘要】:黔南地区在晚石炭世发育了大规模的生物礁,礁体规模在后生动物造架礁里尚属罕见。现代生物礁在热带海洋里广泛发育,珊瑚礁占据了绝大多数。本文以发育于紫云猴场扁平村的晚石炭世珊瑚礁和发育于中国南海和华南大陆沿岸的现代珊瑚礁为代表,对两种礁体的特征和发育演化做了对比。
扁平村珊瑚礁由四个单元组成,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依次是:生物碎屑滩单元、点礁泥丘单元、Formitchevella定殖单元和Formitchevella统殖单元。根据礁岩中沉积物的特点,可以划分出五个沉积相带。
根据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生活和捕食习性,划分出了处于不同营养级的生物群团,并分析了珊瑚礁群落的营养结构和营养机制。群落在礁体发育的过程中也不断演变,按照礁岩出现的旋回特征,将礁群落划分出叶状藻群落、Ivanovia cf. manchurica群落、Ivanovia cf. manchurica-Antheria群落和Fomitchevella群落。通过分析各个生物群团在造礁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划分出了不同的功能群团,它们共同作用建造了礁体。
礁群落的演化决定了礁体的生长发育,礁体的建造过程:首先形成了生物碎屑滩;然后蓝细菌、叶状藻和Ivanovia cf. manchurica群落分别作用,共同建造了下部的点礁层;接着由于环境的变化接受了一次沉积,再次形成了生物碎屑滩;之后Fomitchevella定殖该区分散发展,没有形成造礁群落;最后Fomitchevella群落迅速壮大并统殖海底,环境的再次变化导致Fomitchevella死亡,礁体的建造过程结束。
现代珊瑚礁经历了珊瑚定殖、群落繁盛、发育停滞和珊瑚礁发展等几个阶段,经历了几个生长—停滞旋回后,最终形成大型礁体并继续发育。
本文通过对两种礁体的研究,得到了礁体在形态特征、内部结构、生物学特征、造礁作用、群落演化和礁体发育等方面的异同点。现代珊瑚礁与黔南晚石炭世珊瑚礁的基本特征类似,沉积特征、造礁作用、礁体形成过程也大同小异。不同之处在于生物学特征,现代珊瑚礁群落中的生物种类更先进,生物量和分异度也更大。黔南晚石炭世珊瑚礁的几次生长停滞说明了在晚石炭世黔南地区经历了大规模的环境变化,海侵海退和气候变化的辐度要远远高于现代。
|
|
|
|
1 |
常洪伦;巩恩普;关长庆;杨丽丽;;黔南石炭纪珊瑚礁与南海现代珊瑚礁的对比研究[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11期 |
2 |
关长庆;巩恩普;张永利;孙宝亮;常洪伦;;黔南晚石炭世礁相地层中造礁生物Tubiphytes研究[J];沉积学报;2010年02期 |
3 |
刘德正;华北地层大区东南区寒武纪早期地层对比与统一划分[J];安徽地质;2000年02期 |
4 |
蔡如华;两淮煤田太原组蜓类生态环境的初步研究[J];微体古生物学报;1994年03期 |
5 |
关长庆;巩恩普;张永利;孙宝亮;陈鹤;郭建华;李群;;贵州南部晚石炭世一种新的生物礁类型[J];地质论评;2007年04期 |
6 |
关长庆,巩恩普,姚玉增,孙宝亮;黔南扁平村晚石炭世生物礁生物群落分析[J];古地理学报;2004年03期 |
7 |
沈帆;姚激;;边坡主要要素对其安全系数影响的研究[J];云南电大学报;2009年04期 |
8 |
王春伟;;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对比分析[J];民营科技;2010年12期 |
9 |
王焕夫;海、陆区中—新生代火山岩同位素年龄值对比及意义[J];海洋地质动态;1998年11期 |
10 |
刘晓军;;E—601蒸发器与小型蒸发器蒸发量的对比分析[J];青海气象;1999年02期 |
11 |
张沛林,王玉敏;我国田径教材发展的走向——与前苏联教材比较[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2期 |
12 |
江大勇,郝维城,白顺良,王新平,姚建新;新疆塔里木盆地晚奥陶世—早石炭世地层划分对比研究新突破[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4期 |
13 |
郭明宇,刘仰斌,刘凤恩;下肢深静脉男尸与病理造影直径对比及临床[J];赣南医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
14 |
吕京庆,赵景伟,胡永胜;浅谈住宅室内色彩设计[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3期 |
15 |
冯治汉,刘元平,叶得金,薛斌义;甘肃省景观地球化学特征初探[J];地质地球化学;2002年03期 |
16 |
祝军;英汉委婉语比较[J];江汉石油学院学报(社科版);2002年04期 |
17 |
李冠伟;人口迁移的中外对比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2期 |
18 |
潘彤,孙丰月,邵军,赵财胜,武广;美国与中国西部卡林型金矿的对比[J];地质与资源;2003年04期 |
19 |
苏涵智,应冬梅,支树林,黄祖辉;南昌多普勒雷达与713-C雷达降水回波产品对比分析初探[J];江西气象科技;2004年01期 |
20 |
郑在邦,姚嘉;樟树义城勘探区安源组煤组对比的讨论[J];江西煤炭科技;2004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