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一种复合菌剂的构建及其处理生活污水的研究

崔丽  
【摘要】: 生活污水含有大量的有机物、悬浮固体、营养物质以及病原体,容易引起水体富营养化并危及人类健康。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口数量的快速增加,生活污水排放量剧增,占污水排放总量百分比逐年增大。生活污水治理已经成为我国水污染治理的重点。活性污泥法是处理生活污水的主要方法。活性污泥必须具有良好的降解有机物功能和沉降性能才能有效处理生活污水。本研究根据生物强化技术原理构建复合菌剂,使菌剂能增强活性污泥的污染物去除效果和沉降性能。 目前,用于生活污水处理的复合菌剂主要考虑菌种的降解性能,忽略了微生物絮凝剂的絮凝作用,极少含有絮凝剂产生菌,因此本研究首要筛选絮凝剂产生菌作为构建复合菌剂的重要菌种。丝状菌能形成污泥絮体骨架、增强污泥沉降性能,因而丝状菌也是筛选菌种的一个重要类别。本研究筛选絮凝剂产生菌、丝状菌和生活污水污染物高效降解菌构建复合菌剂,尝试利用菌种的高效降解性能以及微生物絮凝剂的絮凝作用增强污染物去除效果,利用微生物絮凝剂的粘结作用和丝状菌的骨架作用增强活性污泥的沉降性能。 筛选到一株絮凝剂产生菌C3,对其产絮凝剂培养基组成和培养条件进行了研究以提高絮凝性能。在达到高效稳定的絮凝性能之后,利用模拟生活污水和生活污水对C3菌种和实验室保藏的另一株高效絮凝剂产生菌A9进行驯化,使之能适应生活污水水质。结果表明两菌种能在生活污水中生长并分泌微生物絮凝剂。筛选到6种可以降解模拟生活污水中污染物的菌种,分别为E1、E10、S10、S16、B6和B20。其中E1、E10能降解淀粉和油脂;S10和S16能降解淀粉和纤维素;B6和B20可以降解淀粉、纤维素和油脂,对模拟生活污水的降解能力最强,60小时COD去除率分别为81.6%和80.3%。此外,E1、E10、S10和S16可以增强活性污泥的沉降性能。利用菌种C3、A9、E1、E10、S10、S16、B6和B20构建了复合菌剂。复合菌剂适宜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为:模拟生活污水培养基,初始pH值6、培养温度35℃、摇床转速80r/min. 将复合菌剂添加于活性污泥系统处理实际生活污水,发现复合菌剂可以加速活性污泥系统的启动并具有较强的耐冲击负荷能力。复合菌剂强化活性污泥处理生活污水的条件为,用量1/80-1/40、溶解氧3mg/L~4mg/L.曝气时间6小时。在此条件下,在单纯使用活性污泥的对照组中,COD去除率达为54~73%,污泥指数为77~94mL/g,活性污泥絮凝性为42~45%,而添加了复合菌剂的实验组可以使COD去除率达到70~78%,污泥指数达到66~84 mL/g,活性污泥絮凝性达到49~57%,优于对照组。复合菌剂在SBR反应器中强化活性污泥处理生活污水有效期为30天,以30天为周期向其中重复投加复合菌剂不会降低强化效果。 对复合菌剂强化活性污泥处理生活污水的机理进行了初步分析,表明丝状菌的骨架作用和微生物絮凝剂的粘结以及絮凝作用增强了活性污泥的絮凝和沉降性能。活性污泥絮凝和沉降性能的增强以及微生物絮凝剂的絮凝作用使出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减少,COD去除率增加。另外,复合菌剂促进了活性污泥中原有微生物的种群的变更和重排,大量具有高度降解作用的优势菌种使污染物降解速度加快、生物量的快速增加,从而有利于污染物降解。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裴海燕,李富生,汤浅晶,胡文容,堀尾明宏,黄民;污水中有机物分子质量分布及去除特性[J];中国给水排水;2003年12期
2 郭海英;;A/O-MBR工艺污染物去除特性及膜性能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0年06期
3 李德豪;侯琳;周如金;刘勇弟;陈敏东;;新型一体化工艺处理生活污水的脱氮除磷研究[J];现代化工;2008年10期
4 周磊;陈小刚;张洪林;李长波;;缺氧-好氧MBR工艺及膜性能的研究[J];水处理技术;2011年01期
5 周海东,刘勤亚,江燕;二段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生活污水[J];环境工程;2003年01期
6 祝丽思;闫鹏;;PVA-硼酸法处理生活污水的实验研究[J];绿色科技;2010年11期
7 李军;江定国;宋玮华;杨晓东;张刚;李佟;;炭载体MBR处理低碳、氮比生活污水效能研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6年11期
8 马云鹏;;吸附生物降解法污水处理工艺处理高浓度生活污水的试验分析[J];广东科技;2007年15期
9 唐旭光;王淑莹;彭永臻;袁志国;段菁微;;不同进水方式对于EPBR系统厌氧释磷的影响[J];环境工程;2008年S1期
10 侯健;杨小俊;武长城;秦新林;周霞;曾庆福;;膜-序批式生物膜法(MSBBR)处理生活污水试验研究[J];水处理技术;2011年06期
11 王洪;李海波;孙铁衍;;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回用生活污水的实验研究[J];生态环境;2008年02期
12 王雅琴;谭德君;吕伟娅;尤朝阳;;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的膜污染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6年08期
13 李杰;王亚娥;王志盈;杨玉华;;生物海绵铁在生活污水脱氮除磷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给水排水;2007年01期
14 张爱青;;CAST工艺在矿区污水治理中的应用[J];洁净煤技术;2011年02期
15 林振锋;;外加磁场活性污泥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的试验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22期
16 贺晨湧;文湘华;;小型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应用研究[J];给水排水;2005年11期
17 刘明秀;;运行方式对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影响的试验研究[J];节能;2008年08期
18 刘晓娟;王海芳;;曝气时间对MBR处理生活污水影响的研究[J];广东化工;2009年10期
19 刘晓娟;王海芳;;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的试验条件研究[J];工业安全与环保;2010年01期
20 杨琦;尚海涛;王洪臣;甘一萍;;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的中试研究[J];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6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广正;肖红;;前反硝化除碳脱氮技术在治理煤矿生活污水中的应用[A];煤矿环境保护技术经验论文集[C];2003年
2 李丽;王全金;李忠卫;;潜流人工湿地对生活污水除磷效果试验研究[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09年
3 韩秀丽;陈稳;;利用粉煤灰处理生活污水的动态试验研究[A];2006年全国金属矿节约资源及高效选矿加工利用学术研讨与技术成果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4 张志刚;赵丙庆;沈海东;;岱庄煤矿矿井水及生活污水的处理与资源化技术[A];搞好矿区环境保护 建立和谐生态型矿区论文集[C];2007年
5 陈斌;张宗军;;生活污水处理与利用技术[A];控制“三废”污染 搞好矿区生态安全论文集[C];2008年
6 卢会霞;孙红文;傅学起;;土地渗滤系统处理生活污水的研究[A];农村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朱琳;;曝气生物滤池在污水处理中的作用[A];山东电机工程学会第六届发电专业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8 李春来;刘康怀;赵文玉;张华;覃许江;司圣飞;;CASS工艺处理生活污水的设计与应用[A];200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8年
9 高景峰;陈冉妮;苏凯;张倩;;好氧颗粒污泥同时脱氮除磷的常温启动和低温维持[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09年
10 王俊能;许振成;彭晓春;陈志良;;我国城镇生活污水排放的环境库兹涅茨特征研究——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丽;一种复合菌剂的构建及其处理生活污水的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2 黄新恩;生活污水和造纸厂污水对水泥土强度影响的试验和理论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0年
3 曾祥英;污水处理厂多环麝香污染物的分布特征及去除途径的初步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5年
4 李晓东;dUBF-CW耦合工艺处理生活污水的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5 刘长青;城镇污水处理A_mO_n一体化工艺研发及机理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6 孙德栋;膜法处理回用生活污水及UF膜过滤生活污水膜污染机理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7 由阳;EBPR系统中聚磷菌与聚糖菌的竞争和调控的基础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8 卢永;固定化活性污泥与白腐菌处理焦化废水[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9 李金娟;活性污泥利用挥发性脂肪酸储存聚羟基脂肪酸酯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10 易赛莉;厌氧—磁化复合系统处理城镇生活污水中试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黎展毅;折流板反应器厌氧处理住宅小区生活污水试验性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06年
2 王珍珍;倒置A~2/O工艺处理生活污水试验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0年
3 赵海燕;序批式反应器同步硝化反硝化处理生活污水试验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4 杨娜;复合淹没式MBR深度处理生活污水的试验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8年
5 代琳琳;低温条件下悬浮填料生物膜法处理生活污水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6 王怡;水生植物对城市生活污水的净化能力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5年
7 杜桂敏;A~2/O一体化HMBR处理生活污水的试验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0年
8 黄树辉;混凝—过滤法在生活污水中的实验研究[D];中南林学院;2002年
9 何江;O_3/H_2O_2联用和Fenton试剂对生活污水深度处理的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05年
10 程伟;大型水生植物净化生活污水的试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凤滨记者 韩丽平;直排松花江污水减少四分之一[N];黑龙江日报;2008年
2 通讯员 刘海;排水集团夏季降温靠污水空调[N];北京日报;2006年
3 记者 范琛实习生 马金金 通讯员 朱财宝;海宁一个村子的治污经验惊动了很多人[N];杭州日报;2008年
4 胥思明 何举云 蓝莹 洪栖禾;昔日“龙须沟” 今日“大公园”[N];南充日报;2008年
5 狄崇兰;解决小城镇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N];农民日报;2003年
6 本报记者 缪琴;芦苇水葱前晃一圈 生活污水黑“发”转清[N];成都日报;2007年
7 刘桂兰 高杰;无锡惠山区落实污水管网建设任务[N];中国环境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成燕;明年年底八成生活污水可处理[N];郑州日报;2008年
9 何川 本报记者 钟晓晴;治理生活污水 力促达标排放[N];四川日报;2011年
10 本报记者  原仁开;饭店林立煞风景 溪源景区盼保护[N];福建日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