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非等温动力学中活化能的变化规律及其解析

谭广雷  
【摘要】:非等温动力学方程为: (?) 非等温动力学的任务是推断动力学三因子A、E和f (α)。然而,各种方法推断的动力学参数明显不同,从而得到的动力学参数存在争议,争论的焦点是非等温动力学活化能的意义及其反应遵循的机理。 本论文将碳酸钙分解速率的限制步骤视为一步成核和长大,用非等温成核动力学基本方程证明了新相核的摩尔总体积V随着β的升高而减小;由均相形核模型建立了成核数与升温速率的关系,得到随着升温速率的提高,形成的新相核增多。提出了一个用不同升温速率(β)下最大反应速率( rm ax)所对应的转换分数(?)表示的形核数(N)函数——(?) 核长大活化能E g与N函数、转化率和反应速率dαdT的关系为(?)将Arrhenius微分关系式与非等温动力学方程结合,提出了由反应速率微分活化能E 'r和模式函数活化能E ' f(α)两部分组成的反应微分活化能E 'a表达式为(?)用微分活化能对碳酸钙分解动力学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示出: (1)不同的升温速率下,当转化率α→0时,存在一个与反应进程无关的的本征活化能(?) (2)由本征活化能Ea 0得到本征模式函数为(?) (3)分解反应的微分活化能与转化率的关系为(?)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宗封琦;王平;顾浩;;用TG法研究聚苯乙烯磺酸钠阳离子交换树脂热分解反应的非等温动力学[J];化学世界;2007年10期
2 鲍慈光,淳芝俊,袁瑾,戴镇泽;DTA法研究含水碳酸氢铵分解的活化能[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5年03期
3 吕亚非,李相魁;PF尼龙材料Ⅰ号的固态多重转变[J];河南科学;1985年03期
4 郭树才,耿丽文;几种油页岩热重法热解动力学的研究[J];燃料化学学报;1986年03期
5 段雪,马力,王琪,彭少逸;定量解析TPR谱图的计算方法[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8年02期
6 谭廷华;丁东宁;范玉田;;空气氧化抗坏血酸的动力学[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年03期
7 姚广春,邱竹贤,朱旺喜,张中林,黄炜,陈金荣;添加碳酸锂阳极活性的研究[J];有色金属;1992年03期
8 梁广川,刘文西,陈玉如;CeO_2的加入对(ZrO_2)_(0.86)(MgO)_(0.14)陶瓷电导率的影响[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1999年04期
9 刘亚强;碰撞理论的活化能和有效因子[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02期
10 张敏;唐来安;庄启昕;吴平平;韩哲文;;聚亚苯基苯并二噁唑的热分解行为[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1期
11 胡付欣;孙俊永;;苯甲酸热分解机理分析[J];许昌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12 张云云;;苯酚封端异氰酸酯反应速率的研究[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4期
13 郑瑛;池保华;王保文;郑楚光;;几种等转化率法在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与比较[J];煤炭转化;2006年04期
14 徐建华;;CH_2自由基和OH自由基反应机理的量子化学研究[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5期
15 环久峰;王栋;李威;王国栋;;热力系统锅炉水相电导率温度响应参数的解析[J];工业水处理;2006年10期
16 向军;陈伟;孙路石;石金明;;典型煤种的二氧化碳气化特性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6期
17 李庆伟;;刚玉耐火材料的强化烧结[J];耐火与石灰;2007年05期
18 付绍平;杨博;肖红斌;梁鑫淼;;毛细管电泳法应用于阿魏酸异构化动力学和热力学研究[J];分析测试学报;2008年05期
19 姜瑞勋;李爱民;王伟云;;脱水污泥薄层干燥特性及动力学模型分析[J];中国环境科学;2009年01期
20 宁鹏;费英;徐幸莲;周光宏;彭增起;;碱性脂肪酶型时间-温度指示卡反应体系的研究[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广雷;汪琦;郑红霞;赵巍;刘忠锁;张松;;非等温动力学中变活化能的有效性[A];2010年全国冶金物理化学学术会议专辑(上册)[C];2010年
2 梅乐夫;梁开明;;镁掺杂对二氧化钛晶化行为的影响[A];第六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7)[C];2007年
3 高艺霞;唐黎华;任敏轶;倪燕慧;;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热降解的研究[A];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2007年度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丁银贵;王静松;曾晖;佘雪峰;杨慧贤;薛庆国;;转炉尘泥含碳球团还原动力学研究[A];第十三届(2009年)冶金反应工程学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沈俊男;杨晓玮;张建聪;赵岷江;;老化与高温储存对活化能(Ea)晶体谐振器件影响及产品寿命评估[A];Proceedings of the 2010 Symposium on Piezoelectricity,Acoustic Waves and Device Applications[C];2010年
6 洪辰宗;石明哲;颜富士;;晶种对YAG粉末之生成影响研究[A];中国颗粒学会2006年年会暨海峡两岸颗粒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潘泳康;范洁修;王庆海;袁荞龙;;小麦蛋白的热塑性加工研究[A];2007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7年
8 于萍;林翠英;赵剑曦;;C_(12)-6-C_(12)·2Br/正庚烷/醇/水反胶团的微结构研究-电导法与红外光谱法[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6年
9 丁亚卓;周大鹏;印万忠;韩跃新;;二水合草酸锌热分解脱水反应机理的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粉体工程学术会暨相关设备、产品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10 魏坤;石燕;贺伦燕;;纳米晶Dy_(1-X)Sr_XCoO_(3-Y)分形结构和晶格畸变的研究[A];第三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晓艳;柔性高性能纤维的光热稳定性研究[D];东华大学;2005年
2 平传娟;混煤的微观理化特性与反应性的试验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3 闫秀芬;硝基芳烃衍生物结构—毒性定量关系和致毒机理的理论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4 吕存琴;甲胺和甲烷在不同催化剂表面裂解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0年
5 黄关葆;线型饱和聚酯与共聚酯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6 鲍思前;La填充Skutterudite热电材料的制备、结构及性能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7 吴广新;镁基储氢合金吸放氢热力学和动力学研究[D];上海大学;2009年
8 程年才;直接甲酸燃料电池用Pd/C催化剂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9 刘恩辉;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钒氧基化合物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D];中南大学;2004年
10 曾秀琳;硝酸酯热安定性的理论和实验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广雷;非等温动力学中活化能的变化规律及其解析[D];辽宁科技大学;2009年
2 王大尉;基于活化能指标煤的自然发火期的理论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5年
3 李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原料的热分析动力学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2年
4 祝文杰;利用热天平研究煤的着火特性[D];浙江大学;2004年
5 杨勇;铌铁矿固相合成及碳热还原机理研究[D];内蒙古科技大学;2009年
6 朱剑虹;微型流化床反应分析仪的应用[D];湘潭大学;2010年
7 郭兰静;YBaCo_4O_7及其相关化合物氧吸附性能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8 曹延生;聚乳酸及纳米填充改性材料的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7年
9 朱春华;粒状MAO的制备及其催化窄分布聚醚合成的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05年
10 刘慷慨;表面活性单体AMC_(14)AB的均聚合及均聚物单分子链胶束化行为的研究[D];中北大学;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天津市博纳建材高科技研究所 江旭昌;新型超短窑的应用及在我国的发展[N];中国建材报;2007年
2 北京方圆润智营销顾问有限公司首席顾问 刘永炬;市场成熟了渠道怎么做[N];中国乡镇企业报;2004年
3 ;新型快速固化胶粘剂研究[N];中国包装报;2002年
4 山东省沾化县第一中学 李亚男;浅谈“化学反应原理”与必修1、2知识的合理衔接[N];学知报;2011年
5 刘元煌;家电业:成本征服[N];中国经营报;2004年
6 王瑞;CCS助燃脱硫剂研制成功[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5年
7 本报记者 朱红彦 通讯员  高明;打基础 上台阶 创一流[N];商丘日报;2006年
8 石太能;身体补碘要科学[N];中国石油报;2003年
9 马晓彤;现代信息医学体系—中西医融合的基础[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10 李水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中风的危险因素[N];中国中医药报;200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