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波型热声发动机的数值模拟研究
【摘要】:热声热机是一种与传统的热机完全不同的新型热机,它通过工质气体的自激振荡来产生声功。它具有无运动部件、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寿命长等优点;除此之外,它可以利用废热,太阳能等作为热源;采用惰性气体作为工质,有利于保护环境,是一种非常有价值和潜力的新型动力装置。目前,热声热机的数值模拟在热声学的研究进程中越来越受到重视,通过对热声系统模拟可以对系统内的热力学特性进行预测,而且能够为热声系统的实验研究和热声热机的设计提供很大的帮助。热声热机包括驻波型热声热机和行波型热声热机,普遍认为,行波热声设备的效率要高于驻波设备,因此,对行波型热声热机的研究已成为热声领域的研究热点。首先,本文利用有限元方法对一台行波型热声发动机的实验系统进行数值模拟,以线性热声理论作为此次模拟计算的数学模型,采用与实验系统相同的工况条件作为此次模拟计算的物理模型。同时利用有限元方法中的加权余量法对上述数学模型进行求解,然后根据整个系统求解的算法建立了数值模拟的计算框图并以此为依据对系统依次进行迭代计算,最后根据计算结果成功观测到实际行波型热声发动机系统内的流场特性以及内部各个部件对热声系统的影响,并根据计算结果对发动机的结构设计提出了优化方案。其次,本文对热声二维一阶理论模型做了简化,提出了利用有限元方法中的加权余量法对简单管路模型求解的算法,对求解步骤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绘制了求解计算框图。最后,对全文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
|
|
|
1 |
雷伏容,钟宜生,徐文立;行波型超声马达的数学模型[J];压电与声光;2003年04期 |
2 |
田秀;曲建俊;周宁宁;;影响行波型超声马达真空低温性能的因素[J];宇航学报;2010年05期 |
3 |
刘锦波,陈永校,胡继宗;行波型超声波电机驱动系统的设计与计算[J];微特电机;1998年06期 |
4 |
吴新开;钟义长;;行波型超声波电动机的运动研究[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学术版);2006年S3期 |
5 |
刘锦波,艾兴;行波型超声电动机定子振动模型及其驱动设计[J];机械工程学报;2004年10期 |
6 |
尹育聪;周盛强;陈超;赵淳生;金家楣;;行波型旋转超声电机双路行波的运行机理[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1年33期 |
7 |
夏长亮,薛向党,史婷娜,郑云祥;行波型超声波电动机定子振动解析[J];微特电机;1997年04期 |
8 |
姜亚浩,王艳;频率跟踪式环形行波型超声马达功率源研制[J];舰船科学技术;1999年03期 |
9 |
曲建俊;田秀;周宁宁;;环境压强对行波超声马达驱动特性的影响[J];宇航学报;2008年06期 |
10 |
傅平;沈润杰;帅光举;郭吉丰;胡锡幸;;二自由度行波型超声波电机定子的数学模型与实验研究[J];振动与冲击;2013年14期 |
11 |
傅平;郭吉丰;;行波型三自由度超声波球电机的静力学问题[J];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4期 |
12 |
;自动化技术与远动技术[J];电子科技文摘;2006年02期 |
13 |
杨梅,罗二仓,陈国邦,凌虹,李晓明,吴剑峰;行波型热声发动机的分布参数法热力分析[J];低温与超导;2002年03期 |
14 |
朱华;陈超;赵淳生;;行波型杆式超声电机的动力学分析与性能仿真[J];振动与冲击;2008年06期 |
15 |
杨忠,金龙;用人工神经网络对压电行波超声马达进行速度控制(英文)[J];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1999年02期 |
16 |
徐志科,胡敏强,金龙,顾菊平;大直径行波型超声电机的优化[J];微电机(伺服技术);2005年03期 |
17 |
陈建毅;洪尚任;徐西鹏;孙学亮;李强松;;行波型超声波电机定子的对比实验研究[J];电工技术学报;2006年03期 |
18 |
何勍,Wolfgang Seemann;一类行波型直线超声电机定子的优化设计[J];压电与声光;2004年06期 |
19 |
张健滔;朱华;赵淳生;;行波型杆式超声电机定子模态干扰的研究[J];压电与声光;2008年06期 |
20 |
刘景全,杨斌,周广华,蔡炳初,杨志刚;非接触压电马达驱动机理分析[J];压电与声光;2005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