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特林热声发动机的数值模拟研究
【摘要】:热声理论是一门研究由流场、声场以及热量传递转换的多物理场学科理论,而由热声理论作为支撑而兴起的热声发动机技术是近三十年来科学研究领域的一个新的热点。热声发动机相比于传统的机械发动机具有明显的优势,例如采用环保工作介质,无任何污染,符合绿色发展理念;无机械运动部件,工作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可利用低品位能源例如余热资源进行供能,有利于优化能源体系结构,提高能源的利用率。早期的热声发动机研究以纯驻波或纯行波发动机为主,但是均发现热效率低下,无法与传统的发动机相比,直到斯特林热声发动机的出现才改变了这一现状,使得热声发动机的实用化预期能够实现。但是目前来说,针对热声发动机的理论研究仍在继续,主要是热声非线性理论仍需完善,这就要求对热声系统内的声场分布特性要有更为深入的理解和认知,之前大部分的研究工作主要是针对热声一维分布特性的研究,而本文则建立起二维频域热声数学模型,更为全面地探究热声系统的特性分布情况。由于求解二维热声数学模型的分析解十分困难,故需借助计算机进行数值求解计算,本文采用有限单元法对所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数值求解。有限元法一开始多应用于结构力学的分析,后来逐渐拓展到声学以及流体力学等领域的分析当中,而今已成为研究领域应用最为广泛的数值求解方法之一。由于热声系统是多物理场耦合而成的复杂系统,因此将有限元法应用到热声数值模拟当中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做法。本文采用有限元法中常用的Galerkin法将数学模型转换成加权余量方程,进而导出热声有限元数学求解模型。通过结合热声系统的实际边界条件,建立起热声有限元求解流程,最后利用matlab语言编程搭建热声有限元法求解程序框架。通过对斯特林热声发动机物理模型进行一定的简化并运行求解程序,得到了热声系统内部各个物理量二维分布特性,尤其是在管径方向的分布特性,并针对热声的几个主要部件,如谐振管、回热器进行了具体分析,并对结果中出现的一些现象做出了初步分析和阐述。
|
|
|
|
1 |
孙大明;邱利民;谭永翔;郑金鹏;;影响热声发动机工作频率的因素[J];低温工程;2006年04期 |
2 |
陈国邦,汤珂,金滔;热声发动机及其驱动脉管制冷机研究进展[J];科学通报;2004年09期 |
3 |
刘益才;莫双林;雷斌义;夏淯博;马颖;;高频热声发动机的声耦合特性[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09期 |
4 |
孙大明;邱利民;陈萍;严伟林;;变负载法研究热声发动机的声功输出特性[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06年06期 |
5 |
徐静远;余国瑶;张丽敏;吴张华;戴巍;罗二仓;;新型300Hz环路双作用热声发动机的系统性能分析和输出特性[J];低温工程;2015年04期 |
6 |
禹智斌,李青,陈熙,涂虬,谢秀娟;基于传递矩阵法的热声发动机频率设计计算[J];低温与超导;2004年02期 |
7 |
邱利民,张武,孙大明,甘智华,陈国邦,严伟林,欧阳录春,段祎;大型多功能热声发动机的研制及初步实验 第二部分:热声发动机的初步实验[J];低温工程;2003年03期 |
8 |
凌虹;罗二仓;戴巍;胡剑英;;自激振荡热声发动机的整机数值模拟研究[J];声学学报;2006年04期 |
9 |
徐静远;余国瑶;张丽敏;罗二仓;;新型300Hz环路双作用热声发动机多单元串联的性能分析[J];低温工程;2015年05期 |
10 |
赵爽;李青;李正宇;谢秀娟;;3kHz微型驻波热声发动机的实验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11期 |
11 |
孙大明,邱利民,张武;可用于热声发动机的加热方式[J];低温与超导;2002年02期 |
12 |
戴巍,罗二仓,胡剑英,张泳,吴张华,黄云;改进型驻波热声发动机的实验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5年03期 |
13 |
康慧芳;江钒;薛晓迪;郑宏飞;;热声发动机回热器操作因子的优化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07期 |
14 |
徐卫平;杨鹏;刘迎文;;非平行板叠驻波型热声发动机热力性能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14年09期 |
15 |
余国瑶;罗二仓;戴巍;胡剑英;吴张华;;热声发动机的CFD数值模拟[J];工程热物理学报;2010年01期 |
16 |
刘浩,罗二仓;新型热声发动机(制冷机)的研究与探索[J];低温与超导;2001年04期 |
17 |
康慧芳;江钒;邢乐乐;郑宏飞;;整体式太阳能驱动热声发动机[J];太阳能学报;2014年10期 |
18 |
禹智斌,李青,陈熙,谢秀娟;混合型热声发动机中两个模态的特性对比研究[J];低温工程;2004年02期 |
19 |
凌虹,罗二仓,戴巍;串级热声发动机的机理分析及数值模拟[J];应用声学;2005年02期 |
20 |
曹卫华;陈国邦;包锐;汤珂;贾正中;;热声发动机接入声学放大器的模拟研究[J];低温与超导;2006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