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轧液压弯辊力对带钢板形影响的模拟研究
【摘要】:
在冷轧薄带生产中,板形问题一直是复杂而难于解决的问题。目前,对四辊轧机的工作辊施加弯辊力是一个比较有效的解决手段。本文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利用商业软件ANSYS的LS-DYNA板块,建立了带弯辊力的带钢轧制弹塑性显示动力学有限元模型,进行了不同弯辊力条件下的仿真计算,最后还完成了与现场生产的比较。
本文首先综述国内外有关板形理论、调控策略、轧制过程数值模拟的研究进展情况。针对鞍钢冷轧现场工艺设备条件,基于显式动力学弹塑性有限元法基本理论,应用ANSYS/LS-DYNA软件对带弯辊力的轧制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建立不同宽度的带钢冷轧弯辊力正弯模型,通过改变弯辊力大小,得出弯辊力对带钢、工作辊的影响,研究弯辊力的影响规律。考虑到轧制过程存在几何非线性、材料非线性和接触等问题,模型非常复杂,所以在数值模拟中选用了显式动力学算法,研究结果表明带弯辊力轧制过程中采用显式动力学算法是可行的。通过模拟程序结果的对比分析得出弯辊力的影响规律,给出比较可信的弯辊力值,通过与现场比较,模拟结果与现场拟合度较高,模型建立的比较可靠。研究方法对同类研究,以及扩展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
|
|
|
1 |
杨竞;袁琦;曹建国;孟小明;曹立潮;胡先松;;冷轧平整机板形控制特性研究[J];冶金设备;2009年06期 |
2 |
周庆田;张力制度设定对板形控制影响的研究[J];上海金属;2003年02期 |
3 |
尹国芳,王益群,孙旭光;基于遗传算法的电液弯辊力伺服控制[J];流体传动与控制;2004年03期 |
4 |
彭艳,郑振忠,刘宏民;六辊轧机冷轧带材板形控制的仿真研究[J];中国机械工程;2000年09期 |
5 |
今井一郎;凡丁;;六辊轧机轧制的带钢板形控制[J];重型机械;1982年03期 |
6 |
李虎兴;;国外冷轧带钢板形控制的理论技术现状[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4年01期 |
7 |
鲁海涛;曹建国;张杰;曾劲松;曾伟;秦胜国;;冷连轧机带钢单锥度辊边降控制[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6年08期 |
8 |
何安瑞;邵健;孙文权;管长林;沈新玉;张建平;;冷轧无取向硅钢横向厚差控制[J];机械工程学报;2011年10期 |
9 |
潘显华;;四辊冷轧时板形控制的数学模型[J];四川冶金;1985年01期 |
10 |
王舒军,周猛,李雪松;板形控制模型在热轧薄板生产中的应用[J];电气时代;2005年07期 |
11 |
连家创,王宏旭,黄自友,杨美顺,张宝平;辊型优化技术在宝钢冷轧平整机上的应用[J];轧钢;1999年01期 |
12 |
贺继生;王桂风;;冷轧板板形控制[J];钢铁;1983年10期 |
13 |
李坤;;板形控制的发展及其应用[J];硅谷;2011年06期 |
14 |
郑亮;李磊;刘辉;;热轧带钢板形自动检测及闭环控制技术的应用[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1年04期 |
15 |
连家创;板形控制的理论基础[J];冶金设备;1980年06期 |
16 |
刘煜,傅其栋,陈燕;1700mm高速铝箔轧机板形特性与板形控制实践[J];铝加工;2005年01期 |
17 |
戴杰涛;张清东;夏小明;张国河;卞皓;;梅钢热轧支持辊辊形遗传算法设计与极限规格板形改善[J];钢铁;2009年10期 |
18 |
姜斌;;冷轧带钢平整板形控制实践[J];鄂钢科技;2009年02期 |
19 |
周旭东;王国栋;;冷轧板形正交多项式分解模型[J];钢铁;1997年08期 |
20 |
胡国栋,孙登月,许石民,张黎光;冷轧带材前张应力分布、横向厚差与板形关系[J];钢铁;1998年1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