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不同金属射流强度下破岩效果研究

朱万刚  
【摘要】: 本论文研究的是在不同射流强度下对岩石的破坏效应。与以往开展的小孔径聚能射流破岩效应研究相比,本研究更加复杂。由于在高速射流冲击荷载作用下,岩石的破坏效应是瞬间完成的,这样很难利用实验设备或照像器材观测到,而且大孔径药柱所采用的炸药类型、平面结构参数、起爆器材都不同于小孔径,其平面射流破岩特征也不同于小孔径条件下的破坏特征。本论文应用理论分析与计算机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开展研究,在理论分析过程中,综合运用射流理论、损伤理论和分形理论分析岩石的动态破坏(裂隙生成)过程;在利用计算机模拟过程中通过改变射流参数,对不同射流强度下岩石的破坏特征进行效果对比,通过对比找出规律,从而分析出岩石裂隙与射流强度的动态相应关系。通过多次计算机模拟确定的最佳破坏效果所对应的最佳射流参数,利用最佳射流参数进行现场试验,从而反向验证计算机模拟效果的准确性。至此也就解决了本项目的关键问题。 本文应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LS—DYNA对不同聚能射流强度下岩石破坏效果进行数值模拟研究。数值模型由金属射流、岩体两部分组成,其中金属射流材料采用欧拉网格建模,岩体采用拉格朗日网格建模。本文中岩体采用*MAT_PLASTIC_KINEMATIC,可在一定程度上模拟岩石破碎现象。数值模型采用cm-g-μs单位制。 针对聚能射流对岩石的侵切破坏,本文对聚能金属射流选用八种不同速度级别,分别为:600m/s,1000m/s,1400m/s,1800m/s,2100m/s,2300m/s,2400m/s,3000m/s。岩石选用砂岩,大理岩和花岗岩。应用有限元软件ANSYS\LS—DYNA对破坏过程进行数值模拟,此三种岩石在这八种不同聚能射流速度下即不同射流强度下的侵切破坏效果不同,通过对比分析聚能射流对砂岩的侵切破坏深度,揭示出不同聚能射流强度与侵切深度之间的对应关系。应用线性回归建立速度与侵切深度之间的二维关系曲线。从而揭示出不同聚能射流强度下的破岩效果。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刘士春;;永固煤矿采场底板破坏深度及防突水技术研究[J];煤炭技术;2008年01期
2 曹丽娜;韩秀清;董小刚;张永光;;药型罩结构对聚能射流影响的数值模拟[J];矿业研究与开发;2009年06期
3 刘洋;;矿山压力对煤层底板破坏深度的数值分析[J];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4 费爱萍;郭连军;陈朝军;朱万刚;;线性聚能装药射流的二维数值模拟[J];矿业研究与开发;2007年02期
5 林加剑;沈兆武;任辉启;樊自建;;线性聚能切割器切割钢索的试验研究及数值模拟[J];工程爆破;2008年04期
6 陈少辉;雷彬;;聚能射流对间隔靶板的侵彻深度模型及数值模拟研究[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2011年01期
7 孙波;石少卿;汪敏;陈武刚;;不同地质条件对爆炸落石速度影响的数值模拟[J];煤矿爆破;2009年03期
8 谢世勇;王艳霞;赵伏军;;冲击载荷作用下岩石破碎数值模拟及试验研究[J];中国钨业;2007年05期
9 秦韵;曲黎薇;李诚;;基于数值信息法的煤巷支护综合设计研究[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10 李存牢;朱荣;王慧霞;韩丽辉;石立光;;转炉炼钢氧气射流技术[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9年S1期
11 杨永印;孙伟良;赵红香;;气体保护水射流数值模拟[J];清洗世界;2008年05期
12 尹振江;朱荣;卢帝维;王慧霞;;转炉氧枪的数值模拟及优化实践[J];冶金能源;2008年05期
13 刘佳亮;司鹄;;高压水射流破碎高围压岩石损伤场的数值模拟[J];重庆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14 吴硕;杨清文;杨玉林;刘鹏;;线性聚能装药切割钢靶的数值模拟[J];火炸药学报;2006年03期
15 李生勇;李谋渭;刘国勇;黄艳;;圆形冲击射流对水层的穿透深度研究[J];冶金设备;2007年01期
16 朱乐章;;近距离采空区下煤巷锚杆支护方式研究[J];煤炭技术;2008年08期
17 姜守俊;;采矿巷道围岩变形机理的初步研究[J];矿业快报;2008年11期
18 顾晓春;;高山复杂矿体采场结构参数优化研究[J];采矿技术;2009年01期
19 武飞;潘家祯;赵天彪;;超高压锥形喷嘴结构参数对微射流影响的数值模拟[J];矿山机械;2009年08期
20 扈天保;任仰辉;张文泉;王修利;;查庄煤矿承压水上采煤底板采动效应特征[J];煤矿安全;201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德安;李晓杰;闫鸿浩;;大型线型聚能切割器对浅海废弃油井切割的数值模拟[A];中国爆破新技术Ⅱ[C];2008年
2 李庶林;桑玉发;王泳嘉;;深井硬岩岩爆巷道支护研究[A];第六届全国岩石动力学学术会议文集[C];1998年
3 朱京勇;王立新;王伟文;陈光辉;李建隆;;淘析器内三维湍流场的数值模拟[A];2006年石油和化工行业节能技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4 杨竹芳;朱荣;卢帝维;黄标彩;陈建国;;100t转炉四孔氧枪的模拟及应用[A];2007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刘坤;冯亮花;高因;;单孔氧枪喷头射流流场的仿真研究[A];2007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朱清天;程树森;;高炉上部调剂对煤气流分布的影响[A];2007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林祥;尹宝树;杨德周;;波浪在波流相互作用中对底应力及流速的影响研究[A];第十四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8 陈可锋;季小强;李鑫;;海平面上升对江苏沿海潮波影响研究[A];第十四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9 杨欣;程文;川端信义;;公路隧道火灾热气流运动规律的研究[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09年
10 裴文兵;;激光驱动惯性约束聚变数值模拟研究进展及其相关的原子物理过程[A];第十五届全国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喜新;济阳坳陷馆陶组构造特征及成藏模式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5年
2 严春吉;液体射流分裂雾化机理及内燃机缸内工作过程的模拟[D];大连海事大学;2005年
3 何志伟;复合期权与路径相关期权定价理论模型、数值模拟及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4 郭永红;超细粉再燃低NO_x燃烧技术的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6年
5 胡国权;淮河试验时期的能量与水份循环研究[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01年
6 吴一红;管阵流体弹性不稳定性研究及流体诱发振动数值模拟[D];清华大学;1991年
7 陈黎明;电弧加热发动机的设计与研究[D];清华大学;2002年
8 肖金花;波纹管传热强化及其轴向承载能力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6年
9 周素云;激光等离子体中有着自生磁场的密度通道的分析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10 武文斌;金属板件等离子体弧柔性成形技术的基础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万刚;不同金属射流强度下破岩效果研究[D];辽宁科技大学;2008年
2 谢世勇;动静组合载荷作用下岩石破碎数值模拟及试验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06年
3 杨彦宾;热压和风压耦合作用下冷库大门空气幕性能的数值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
4 刘艳玲;含中心体喷嘴非淹没空化射流调制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9年
5 朱树园;室内热源为主的自然通风房间热分布系数的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年
6 冯慧;非等温水平贴附射流数值模拟[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年
7 田峰;井筒提升容器运行效应及其空气动力特性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07年
8 高珊;活塞驱动式自耦合射流强化传热特性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年
9 张立夫;沟槽结晶器内初生坯壳热力耦合模拟研究[D];辽宁科技大学;2006年
10 骆洪亮;Laval喷管内激波/湍流边界层干扰的数值模拟[D];辽宁科技大学;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张宝敏;天津科技大学“大家庭”关爱贫困学子[N];中国教育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陈成智;为了少数民族地区的腾飞[N];海南日报;2007年
3 吴静;学为人师 求新务实[N];青岛日报;2006年
4 陈雪松陈晓玲 记者 胡毅;规范校园饮食制度 健全食品质量安全[N];中国食品质量报;2007年
5 胡晓伟;天津科技大学:彰显轻工特色 成果转化服务经济发展[N];天津日报;2008年
6 记者 韩晓玲 实习生 隆栋 通讯员 李灿华;首个县域发展研究中心落户武汉科技大学[N];湖北日报;2008年
7 任效良 路熙娜;高校怎样践行以人为本?[N];北方经济时报;2005年
8 李灿华 谢晓丽;武汉科技大学关爱“三困生”成为制度[N];中国改革报;2006年
9 陈建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人心[N];光明日报;2006年
10 记者 林亚茗 通讯员 林晓涌;我省拟组建“广东科技大学”[N];南方日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