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结构控制边坡力学系统特性及其应用

姚再兴  
【摘要】: 本文扼要地总结了岩石力学系统理论的工程背景和基本原理;对含有弱面的单元体岩石力学系统作了详细的分析;重点论述了露天煤矿边坡力学系统,指出边坡力学系统的力学特性受控于边坡的边坡角、弱层、煤岩等结构特性和煤岩物理力学性质、水、断层和环境等要素及这些要素在时间空间上排列组合的变化,揭示了露天煤矿边坡力学系统是动态的、灰色的,具有非线性组织性复杂性。实时调整系统的结构和环境的影响,可以使它表现出良好的力学特性;用以上观点分析了伊敏河露天煤矿边坡的稳定性,并进行了数值模拟,揭示了滑坡模式和变形机理,论证了“底部压脚,控制开采”的正确性,并指出修正二破区边坡角的必要性。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杨来侠,白彦俊;力学系统建模的等效阻抗法[J];西安科技学院学报;1995年04期
2 王来贵,张寅初,章梦涛,王泳嘉;岩石试件力学系统运动规律的描述及稳定性初探[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1997年02期
3 姬兴民;;简单力学系统的稳定性[J];西安工程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4 张国强,宋化远,毕见强;螺旋压力机打击力测量的研究[J];山东工业大学学报;1997年04期
5 练章华,张先普,赵国珍,何明烛,王钢,曾长久;岩石、水泥环、套管互作用的粘弹塑性有限元力学模型[J];西南石油学院学报;1994年02期
6 冯东梅,姚再兴,刘向峰;露天煤矿边坡稳定性研究的系统观[J];露天采煤技术;2002年04期
7 ;试验机K值的含义和测定方法及结果[J];武钢技术;1976年03期
8 王来贵,黄润秋,张倬元;岩石工程失稳破坏及其研究思路与方法[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1998年05期
9 Д.М.卡济卡耶夫;李一仙;;矿床联合开采中地质力学的变化过程及其控制特点[J];采矿技术;1987年13期
10 陈立群;;非惯性系中变质量力学系统的变分原理及应用[J];鞍山科技大学学报;1993年01期
11 曾启安;;防腐抗磨材料氧化铝陶瓷的应用[J];工程设计与研究;1996年03期
12 王来贵,刘向峰,宁民霞,贺丽萍,黄润秋;岩石力学系统演化过程研究现状[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2年05期
13 杨常春;;Gleeble3800热/力学模拟试验机整体设备特性研究[J];物理测试;2007年06期
14 卢秀慧;化学热力学系统二元溶液及临界点的稳定条件[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2期
15 江文武;徐国元;马长年;;基于尖点突变理论的矿房间矿柱的稳定性分析[J];金属矿山;2007年09期
16 ;复杂地质环境油气勘探分析技术[J];断块油气田;2010年02期
17 В·Н·попов;陈鼎懿;;房柱法空洞状态的肉眼检查[J];中国矿山工程;1984年10期
18 张文圣;化学热力学系统二元溶液及临界点的稳定条件[J];山东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3期
19 何满潮;;滑坡地质灾害远程监测预报系统及其工程应用[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9年06期
20 何满潮;谢和平;彭苏萍;姜耀东;;深部开采岩体力学及工程灾害控制研究[J];煤矿支护;200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金虎;;复杂动力网络的牵制控制及其在力学系统中的应用[A];The 5th 全国动力学与控制青年学者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2 张天民;吴绪平;;人体弓弦力学系统力平衡失调与疾病发生发展及针刀治疗的关系[A];全国第九次针刀医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张天民;吴绪平;;人体弓弦力学系统力平衡失调与疾病发生发展及针刀治疗的关系[A];中国针灸学会微创针刀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学术研讨会学术论文集[C];2010年
4 张天民;吴绪平;;人体弓弦力学系统力平衡失调与疾病发生发展及针刀治疗的关系[A];2011年全国第三届微创针刀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5 徐躬耦;扬亚天;徐鸣洁;;力学系统运动的类属性质研究[A];Complexity Problems--Proceedings of CCAST (World Laboratory) Workshop[C];2001年
6 吴绪平;张天民;;针刀整体松解治疗疑难病的思路与方法[A];中华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分会二○○九年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7 洪奕光;秦化淑;;力学系统的鲁棒控制[A];1994年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1994年
8 王来贵;刘向峰;马少鹏;;岩石试件非稳定破坏演化过程分析[A];新世纪岩石力学与工程的开拓和发展——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六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9 姬兴民;;简单力学系统的能观性[A];中国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C卷[C];2011年
10 黄琳;;力学系统控制的几个问题[A];钱学森技术科学思想与力学论文集[C];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严晓波;双腔光力学系统的相干控制与潜在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2 骆天舒;耗散动力学系统的广义哈密顿形式及其应用[D];浙江大学;2011年
3 李新祥;Mather理论与弱KAM理论中的若干问题[D];复旦大学;2009年
4 石志晓;时频联合分析方法在参数识别中的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5 付长宝;光力学腔中的正交模劈裂、非线性多稳与量子纠缠特性[D];吉林大学;2013年
6 杨龙;套管失效机理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3年
7 唐国宁;时空混沌与二维湍流控制的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6年
8 戚爱玲;微分包含的LaSalle不变原理及其应用[D];天津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路凯;相空间中离散力学系统的对称性理论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2 姚再兴;结构控制边坡力学系统特性及其应用[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2年
3 李燕;力学系统的共形不变性与守恒量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4 许超;若干力学系统的数学建模与稳定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5 张小妮;相对论力学系统的对称性与新守恒量理论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8年
6 孔庆凯;非线性系统稳定性及其在力学系统中的应用[D];四川大学;2001年
7 代忠美;高速车辆转向架稳定性机理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8 王鹏;相空间中力学系统的统一对称性与守恒量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9 庞婷;准坐标下力学系统的对称性摄动与绝热不变量理论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9年
10 蔺鹏;Nambu力学系统的对称性与守恒量理论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张群英;安腾2狂飙F1[N];网络世界;2006年
2 ;厦门大学“虚拟眼”项目研究国际领先[N];医药经济报;2005年
3 本报实习记者 高 原;倒立摆实验让模糊控制理论走向精确[N];大众科技报;2003年
4 本报实习生 吴鹏;北大明年研究生收费"并轨"[N];华夏时报;2006年
5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 李浙生;牛顿力学不是万能的学说[N];社会科学报;2010年
6 付立;混沌学中的简单与复杂[N];学习时报;2005年
7 本报记者 黄智军;达索Simulia现实仿真解决方案助力考古[N];计算机世界;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