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电信网可靠性建模与评估的研究

吴闯  
【摘要】: 对于电信网可靠性的研究,一方面是连通性的研究,有抗毁性、生存性、可用性在研究,测度指标是连通度、粘聚度、可靠度、可用度。另一方面则有关网络件处于故障状态下网络所完成的性能的研究,即完成性的研究,其测度指标是网络有效度和完成度。 本文通过证明,可修复网络可用度具有和拓扑不可修复网络可靠度完全相同的多项式表达式,针对可靠度多项式的许多算法,可以推广到可用度的计算。本文还分别就一般可修复网络全端问题、两端问题的MTBF和MTTR的计算进行了讨论,得出了各自的计算公式。由于得到这些系数是NP—HARD问题,所以上述计算限于小型系统。 对于网络业务性能的研究,本文提出了一种计算多链路路由和节点可能拥塞下的节点对业务接通率的方法,此方法可嵌入到迭代法用于分析无级网、有级网,在考虑被叫忙时的整个网络的业务性能。 针对完成性的研究,本文从设备级将可靠性和业务性能相结合,首先考虑设备的完成性,再提出分析节点对的业务接通率即有效度的方法。此方法也可嵌入到迭代法用于分析无级网、有级网,在考虑被叫忙时的整个网络的业务性能,从而分析了网络的完成性指标有效度。 最后,本文通过计算机模拟和实验测试的方法,对整个网络的业务性能和完成性进行了分析。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何如;邓向林;;基于三网融合技术的小区网的设计与实现[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年13期
2 郭喜红;常武宁;;三网融合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1年08期
3 朱红娟;亓伟敬;姜博;;三网融合下的电信与广电比较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1年24期
4 樊长春;;IMS技术与应用探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年07期
5 蒋林涛;;对未来网络若干问题的思考[J];电信网技术;2011年06期
6 魏鸿;马洁;;电信网运营数据挖掘方法探讨[J];移动通信;2011年11期
7 吕小京;;浅谈3G电信网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研究[J];信息通信;2011年04期
8 于翔;;“无所不至 无时不在”的移动采集时代[J];中国报业;2011年11期
9 罗俊;刘琛;邵震;;下一代移动网络中非连续接收机制对移动互联网业务性能影响分析[J];电信科学;2011年07期
10 蒋林涛;;三网融合与未来网络[J];信息通信技术;2011年03期
11 葛树国;;OPLC光纤复合低压电缆技术及应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年06期
12 冯传刚;;我国“三网融合”的参与者急需什么[J];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2011年14期
13 陈启书;;信息产业:三网融合开启竞合格局[J];现代商业银行;2010年02期
14 本刊编辑部;;三网融合大幕将启 助推关联产业发展[J];数字社区&智能家居;2010年Z1期
15 钱晋;;三网合一技术的研究与探讨[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1年07期
16 韩隆刚;韩遂六;;三网融合将促进信息产业大发展[J];中国有线电视;2011年08期
17 杜维;谢智刚;;3G环境下传输网管应用研究[J];现代电信科技;2011年07期
18 刘绍春;;浅谈影响三网融合发展的因素[J];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20期
19 赵勇;;中国电信3G网络典型数据业务优化[J];移动通信;2011年11期
20 万波;;数字湖南引发生活革命[J];国土资源导刊;2011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昊;宋显娜;;电子信息系统网络可靠性测评方法研究[A];2005第二届电子信息系统质量与可靠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徐千;李鲁湘;;在电信网发展演进中通信工业的支撑作用——2010年我国通信工业发展状况分析[A];融合与创新——中国通信学会通信管理委员会第29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郑大永;;当今通信技术的演进融合共生趋势分析[A];四川省通信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范涤;韩端品;;基于电信网的三网融合关键技术——本地直播频道引入解决方案[A];湖北省通信学会、武汉通信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电信网的战略发展趋势[A];四川省通信学会2003年有线通信技术交流会资料汇集[C];2003年
6 顾晓琳;胡培亮;宋文涛;;多媒体DS-CDMA系统话音视频业务性能分析[A];2002海峡两岸三地无线科技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7 陈晶;;河北省网间结算及互联互通监测系统维护管理创新[A];通信发展战略与管理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周华春;刘峰;李红辉;;铁路电信管理网(TMN)的Q3接口研究[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C];2001年
9 尹春玲;;对阳痿的治疗效果观察[A];中国中医药学会基层中医药会议专刊[C];1997年
10 吴勋森;;信令技术的发展与研究[A];四川省通信学会200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蔚晓丹;交通信息网与电信网的融合及ITS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2 王宽全;基于信度网模型的电信网阻塞预测及控制的研究[D];重庆大学;2001年
3 朱畅华;IP网络测量和业务性能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
4 席留生;“把”字句的认知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5 林荣恒;基于社区的融合网络业务体系及方法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6 H.A.Prasantha Hapuarachchi;[D];河海大学;2003年
7 徐萌;基于服务关系的服务组合相关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7年
8 张会;虚拟群体组织协同行为建模方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9 刘雅宁;网络友好的P2P应用及其性能优化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10 胡涛;三网融合视角下我国广电运营商的TIMES融合运营模式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闯;电信网可靠性建模与评估的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2年
2 檀平华;河北省电信网间互联互通监测系统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3 陈旭东;基于CORBA技术的综合电信网管系统的构建[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5年
4 王鹏;电信综合网管及其实现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5 王志刚;中国电信行业互联互通问题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8年
6 鄢彪;基于电信统一网管平台的自动测试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5年
7 江宇;基于CORBA技术的电信网管系统(NMS)与用户管理系统(SAM)间的接口设计[D];中国海洋大学;2003年
8 东野圣尧;电信综合网管系统的功能及其在本地网管理中的实现[D];山东科技大学;2004年
9 钟俊英;电信网间结算价格的成本评估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5年
10 郭敬文;基于J2EE的电信统一网管平台报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从用户体验看企业关键业务性能[N];电脑报;2011年
2 党梅梅;与电信网结合让无线传感器网如虎添翼[N];人民邮电;2010年
3 朱练中;电信网站怎样火起来?[N];人民邮电;2001年
4 特约撰稿 刁芳;天融信中标湖南电信网改[N];通信信息报;2004年
5 冯晓芳;电信网间结算将以成本为基础[N];经济参考报;2003年
6 本报记者 徐勇;建设灵敏迅捷的电信网[N];人民邮电;2009年
7 ;IP化:电信网发展的必然[N];通信产业报;2004年
8 ;无锡电信网通恶脸相对[N];中华工商时报;2003年
9 ;电信网IP化引领技术创新[N];人民邮电;2004年
10 李瀛寰;抓住电信网优化的商机[N];中国计算机报;200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