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气动力喷涂Al-Pb合金涂层的研究
【摘要】:采用冷喷涂技术以铝铅混合粉末为喷涂粉在基体上制备了铝铅合金涂层。利用X射线衍射、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显微硬度仪对涂层的物相、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测试,并对冷喷涂铝铅合金涂层的结合机理做了初步的探讨。显微观察结果表明,涂层微观结构细密,铝铅两相均匀分布,无明显聚集长大现象,与钢基体有着良好的结合。磨损试验结果显示,铝铅合金涂层具有良好的减摩效果,在摩擦过程中能够在摩擦表面生成一层完整的铅润滑膜,有效的降低了摩擦系数和磨损量。
|
|
|
|
1 |
熊天英;国内外冷喷涂领域的最新进展[J];机械工人.热加工;2003年09期 |
2 |
王晓放,黄钟岳,王德真,杨凤珍,孙涛;新型材料改性方法——常温超音速冷喷涂制备功能涂层[J];机械工程材料;2002年05期 |
3 |
李文亚,李长久;冷喷涂特性[J];中国表面工程;2002年01期 |
4 |
李殿魁;冷喷涂技术[J];上海钢研;2002年02期 |
5 |
李文亚,李长久,王豫跃,杨冠军;冷喷涂Cu粒子参量对其碰撞变形行为的影响[J];金属学报;2005年03期 |
6 |
王以飞,王晓放,黄钟岳,王德真;冷喷涂工艺中射流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J];表面技术;2003年01期 |
7 |
毕金成,李隆键,崔文智,陈清华;冷喷涂过程中气固两相流的数值模拟[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
8 |
王以飞,王晓放,黄钟岳,王晓鸣;冷喷涂材料改性研究中超音速冲击射流流场数值分析[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
9 |
侯根良,王汉功,袁晓静,苏勋家;基于超音速火焰喷涂技术的冷喷涂技术实现与流场分析[J];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05年02期 |
10 |
;HVOF和冷喷涂——世界热喷涂新技术[J];热处理;2003年01期 |
|
|
|
|
|
1 |
J.Vlcek;L.Gimeno;H.Huber;E.Lugscheider;;冷喷涂工艺适用材料的筛选系统(英文)[A];第六届国际热喷涂研讨会(ITSS’2003)暨第七届全国热喷涂年会(CNTSC’2003)论文集[C];2003年 |
2 |
W.Kroemmer;P.Heinrich;P.Richter;;冷喷涂—设备及应用趋势(英文)[A];第六届国际热喷涂研讨会(ITSS’2003)暨第七届全国热喷涂年会(CNTSC’2003)论文集[C];2003年 |
3 |
李长久;杨冠军;王豫跃;李成新;;冷喷涂研究进展[A];第六届全国表面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
4 |
鲍泽斌;熊天英;吴杰;金花子;李铁藩;;冷喷涂纯铜涂层的性能研究[A];2004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C];2004年 |
5 |
鲍泽斌;熊天英;吴杰;金花子;李铁藩;;冷喷涂纯铜涂层的性能研究[A];2004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
6 |
李文亚;李长久;;热处理对冷喷涂Cu涂层组织结构与性能的影响[A];2004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
7 |
王汉功;侯根良;查柏林;袁晓静;江礼;苏勋家;;基于超音速火焰喷涂技术的冷喷涂技术设计与实现[A];首届国际(西安)涂料、涂装、表面工程高层论坛论文集(第三分册 电镀及热喷涂)[C];2005年 |
8 |
W.Kroemmer;P.Heinrich;张艳玲;;冷喷涂——潜在的新应用理念[A];2006年国际热喷涂大会论文集[C];2006年 |
9 |
侯根良;王汉功;查柏林;袁晓静;江礼;苏勋家;;冷喷涂技术制备高分子涂层[A];首届国际(西安)涂料、涂装、表面工程高层论坛论文集(第三分册 电镀及热喷涂)[C];2005年 |
10 |
杨冠军;王豫跃;李长久;;超音速火焰喷涂与冷喷涂制备高性能金属陶瓷涂层技术[A];第七届国际热喷涂研讨会(ITSS’2004)暨第八届全国热喷涂年会(CNTSC’2004)论文集[C];2004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