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投资动力机制研究
【摘要】: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随着现代科学和技术的进步,任何进行社会化大生产的国家或地区,都必然要使生产和交换突破区域的限制,参与到国家间和地区间的分工和交换。
这就要求我们在发展区域经济的时候,要学会充分利用来自各个方面的投资,利用外力和自身优势实现区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本论文正是从增强区域投资动力机制的角度来进行研究的,在分析了我国区域投资的现状后,采用因素分析的方法和量子力学的能级跃迁理论,详细论述了区域投资动力机制,提出了区域投资的新因素――文化力,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了区域投资动力机制的评价模型,然后以辽宁省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具体研究结果如下:
1.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的状态,明显呈现东高西低的态势,这一趋势短期难以得到改变。随着区域均衡发展的需要,逐渐会向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转移,这种投资的转移过程从一定时期来看是,十分缓慢的,不可能一蹴而就。
2.从外商投资在中国的区位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且一定时期内,外资在东部集聚的现象不会改变,但中西部地区利用外资的能力会逐步得到改善。中西部地区要提高其对外资的吸引力,还需要一个较长时期的努力。
3.利用因素分析的方法,在对现有区域投资状况进行分析的基础
WP=4
上,得出了区域投资动力机制的五大主要推动力,即经济力、文化力政治力、环境力和自然力等。一个地区要想增强其投资动力,必须从这五个力上着手,通过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改善区域投资环境等方式,来充分调动这些力量对区域投资的推动作用,从而增强区域投资的竞争能力。论文对构成这五个力的因素,及其对区域投资的影响程度给予了详细的论证,认为这些力量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4.提出了区域投资动力机制中的新因素――文化力这个概念,认为文化是由科学、教育、艺术和媒体等构成的一个综合系统,进一步提出了科学是第一文化力的观点。文化力对于区域投资能力的增强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为,在当今这个知识经济。信息经济时代,科学和教育等文化因素,已成为区域投资竞争力中的关键因素之一,而且它们本身就能直接转化为生产力,带动区域投资的发展。
5.在区域投资动力机制的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基于量子力学的能级跃迁理论建立了区域投资动力机制模型和区域投资动力评价模型,用来对于区域的投资动力进行量化考核,并能从中找出区域投资竞争力中的薄弱环节。通过将该模型运用于辽宁省得出的结果,我们认为其评价能够基本真实的反映一个区域的投资动力的水平,而且通过评价结果,还能找出该区域投资动力机制中的不足和缺陷所在,为改善和提高其投资动力提供有益的参考。
WP=5
6.通过对区域投资动力机制的分析,我们提出了增强区域投资竞争能力的一些政策建议。要积极转变地方政府在区域投资中的职能,注重宏观引导;做好投资的区域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实现均衡发展;扩大投资的可涉入领域,积极吸引各方资金的介入,尤其是吸引外资和民间资本的介入;完善投资的信息网络和信息咨询服务,营造良好的投资信用环境;为民间融资提供一个有效的金融环境,弥补区域投资的资金不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