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融合技术在煤层自然发火预测系统中的研究
【摘要】:矿井火灾的防治一直是煤炭工业安全生产的重点问题。由于矿井下的综合环境比较复杂,各种影响因素较多,使用传统的单一预测方法不能可靠有效的预测煤层自然发火。本文采用信息融合技术,综合矿井内多源信息,实现煤矿自然发火的精确预测。
信息融合是信息领域的新型理论和技术。信息融合对于多源信息的处理能力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针对它在煤层自然发火预测中的应用作了系统的研究,提出了多种人工智能相结合的融合方法。
本文利用信息融合将煤矿井下检测的多种信号进行融合处理。采用模糊和遗传算法,融合过程中的推理由模糊评判函数完成,模糊评判函数的参数由遗传算法进行优化确定。该算法的优点是在信息源的可靠性、冗余性及互补性不确定的情况下能够以近似最优的方法对信息进行融合。
通过信息融合,本文得出了矿井环境的自然发火状态的预测系统,通过测试验证了此算法预测的可靠性。
|
|
|
|
1 |
丁焜,童有德;无煤柱开采易燃煤层防治自然发火技术的发展[J];煤炭工程;1987年04期 |
2 |
冯洪渊;综采放顶煤工作面自然发火特征及防治[J];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
3 |
杨广文,张军,任玉贵,温会强;综放工作面推进速度对采空区自然发火影响的探讨[J];煤矿安全;2001年08期 |
4 |
路金萍;闫巧枝;;炮采放顶煤工作面综合预防自然发火的措施[J];矿山机械;2007年02期 |
5 |
李同庆,马文英;应用“封闭入风方法”处理矿井自然发火[J];煤矿安全;1982年04期 |
6 |
武正晨
,黄大乾;无煤柱开采与安全生产小议[J];煤矿安全;1983年09期 |
7 |
田代襄,熊化云
,沙爱民;自然发火早期发现的各项指标气体[J];江苏煤炭;1984年01期 |
8 |
黄之聪;链烷比、烯烃和六枝矿区煤的自然发火[J];煤矿安全;1988年04期 |
9 |
安金山,崔红;综采放顶煤工作面自然发火的防治[J];煤矿开采;1998年04期 |
10 |
徐金平;无煤柱阶段综放工作面自然发火的综合治理[J];煤;1999年05期 |
11 |
童云飞,何吉春;潘-矿C13槽煤层自然发火规律初探[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1年S1期 |
12 |
李宗翔,王继波,李延奎,田发成,孙学强;晓南矿工作面采空区自然发火安全控制与管理[J];煤炭科学技术;2003年12期 |
13 |
蔡世绵;蒲河煤矿特厚煤层综采工作面防止自然发火的技术探讨[J];煤矿安全;1985年02期 |
14 |
;急倾斜煤层群自然发火的防治[J];煤矿安全;1985年10期 |
15 |
李剑锋;惰化防治采空区自然发火获得成功[J];煤矿设计;1997年01期 |
16 |
邓军,徐精彩,王洪权;圆柱形煤自然发火实验台的数值模拟研究[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2期 |
17 |
罗海珠,梁运涛,吕国金;高瓦斯易燃特厚煤层综放开采自燃防治技术[J];煤炭科学技术;2002年09期 |
18 |
周定栓;大断面掘进巷道自然发火的原因分析[J];中州煤炭;2003年05期 |
19 |
冯静雨,陈永峰,边汝亮;阳泉矿区15~#煤层自然发火的原因及规律[J];煤;2004年01期 |
20 |
殷德威,李志强;综放孤岛工作面回采技术研究[J];煤矿现代化;2004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