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海量地理空间矢量数据实时显示的自动综合技术研究
【摘要】:
随着GIS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展和需求层次的日益提高,人们越来越多的需要在不同分辨率、不同空间尺度上对地理现象进行描述、观察和理解,即多尺度空间数据的表达、处理和分析。这导致了无级比例尺地图概念产生,从而对地图自动综合的理论和技术提出了支持无级比例尺地理信息系统开发与应用的新要求。
本文针对海量空间矢量数据实时显示的需求,在分析了矢量数据结构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了海量空间矢量数据的组织管理策略,研究了数据建库中的地图自动综合技术,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
1海量地理空间矢量数据组织。探讨了海量矢量数据存储管理模型,并研究了相关的数据分块和数据拼接技术。
2一般地理要素的自动综合技术研究。研究了点、线、面三种要素的自动综合技术,探讨了适合这三种要素的基本综合准则和综合方法,对nth算法、Douglas算法、几何渐进式方法等线化简算法做了详细的研究,并对其中几种较典型的算法进行了实验结果分析比较。
3特殊地理要素的自动综合技术研究。详细研究了河系和等高线两种极具代表性地理要素,制定了一系列适合其结构特点的综合准则和方法,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这些准则和方法的可行性。
|
|
|
|
1 |
周慧;刘刚;;GIS系统中交互式自动综合的实现[J];软件导刊;2007年03期 |
2 |
程承旗;郭辉;;全球地理信息系统(G~2IS)架构体系初探[J];地理信息世界;2007年06期 |
3 |
朱正国;柳荣其;;地图中线状要素标注算法的设计[J];电脑开发与应用;2008年09期 |
4 |
李爱勤;李德仁;龚健雅;邓轶;;GIS的空间数据多比例尺表达与处理概念框架[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09年05期 |
5 |
张显全;刘忠平;;基于格网模型的等高线算法[J];计算机科学;2005年09期 |
6 |
王程;尚敏;;GIS矢栅数据组织管理分析对比研究[J];科技资讯;2011年13期 |
7 |
罗广祥;郝起礼;赵彩云;王俊锋;张转;祝国瑞;;约束性Delaunay三角网下线状要素形态描述研究[J];测绘科学;2007年05期 |
8 |
李会青,张伟;地图线状要素自动合并的重心算法[J];测绘通报;2003年02期 |
9 |
张俊杰;李遵强;柏玉建;;海图线状要素之间最短距离的解算方法[J];测绘科学技术学报;2010年03期 |
10 |
徐智勇,吴小芳;LOD技术在电子地图显示中的应用研究[J];测绘信息与工程;2004年05期 |
11 |
马明义;;空间矢量数据库建库数据的生产[J];测绘标准化;2008年04期 |
12 |
;九、P28 地图制图学(地图学)[J];测绘文摘;2007年02期 |
13 |
黄雪莲;杨传勇;梁敬祖;;ArcGIS Engine中矢量数据叠加分析的实现及应用[J];城市勘测;2010年03期 |
14 |
刘渭洁,肖春辉,王利明,陈秋芳;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应用[J];无线电工程;1996年03期 |
15 |
王留召,梁洪有,米振通;地图自动综合的现状及发展方向[J];中州煤炭;2001年06期 |
16 |
Iwaniak A;Paluszynski W;李春光;;专家系统在地理信息系统地形图综合中的应用[J];测绘文摘;2004年01期 |
17 |
吴飞;解智强;赵俊三;;海量数据下三维影像图的制作与关键问题探讨——以昆明市域为例[J];测绘信息与工程;2007年03期 |
18 |
孟华,丁蕾,李晓东,邢军;松嫩平原湿地数据模型与GIS数据库的设计[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5年31期 |
19 |
陈越,许惠平,陈华根;地理信息系统中矢量数据的三维可视化技术[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9期 |
20 |
李春鑫;李天伟;王孝通;;基于小波分析的GIS地图数据压缩及边界处理[J];中国航海;2005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