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渗滤液污染物在地下水中运移规律研究
【摘要】:
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处理成为近年来环境岩土工程的研究重点之一,针对填埋场产生的高浓度、成分复杂的垃圾渗滤液对地下水污染这一世界性难题,以阜新市垃圾填埋场为研究对象,通过不同龄期垃圾渗滤液对地下水污染的土柱对比实验,对渗滤液污染组分中的有机污染物(COD)、总硬度、SO42-和Cl-通过岩土体污染地下水的水岩作用及其穿透土层能力进行系统研究,得出新鲜垃圾渗滤液更易穿透土层而污染地下水;通过非均质层砂箱模型实验,从物理化学、生物及非均质角度揭示垃圾渗滤液多污染组分在土壤-地下水中的迁移规律,得到污染物迁移速度的顺序为:Cl-总硬度 SO42-CODCr;在实验研究基础上,根据研究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和实验参数,对渗滤液污染组分Cl-在非均质含水层中的污染情况进行三维数值模拟预测,并对模拟结果进行分析和验证。研究结果为更科学、更有效地预防、控制和治理垃圾填埋场区域地下水污染问题提供参考依据。
|
|
|
|
1 |
陶涛,王宗平;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研究[J];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学报;1998年03期 |
2 |
黄志中,弓晓峰;山谷型垃圾卫生填埋场渗滤液水量计算[J];江西化工;2005年01期 |
3 |
姜必亮,王伯荪,蓝崇钰,陈玉成;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灌溉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及酶活性的影响[J];环境科学学报;2001年01期 |
4 |
汤庆合,丁振华,黄仁华,王海瑾,王文华;垃圾填埋场及周边水系中汞污染调查[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3年06期 |
5 |
杨秀环;牛冬杰;陶红;;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进展[J];环境卫生工程;2006年01期 |
6 |
沈耀良!215011,张建平!215007,王惠民!210098;苏州七子山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水质变化及处理工艺方案研究[J];给水排水;2000年05期 |
7 |
董敏,林峰,陈雷雷;平地型垃圾填埋场的水污染防治[J];山东环境;1999年04期 |
8 |
刘莹;王海会;李青青;朱彦岩;阎毅;;城市垃圾卫生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艺分析[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9年03期 |
9 |
顾秋菊;童仲彦;盛红松;;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处理研究[J];能源与环境;2011年02期 |
10 |
刘东,孙建亭,江丁酉,张洁,谈正雄;二妃山垃圾填埋场污染地下水的可能性分析[J];地质科技情报;2002年03期 |
11 |
王敏,李小明,陈昭宜;垃圾填埋渗滤液中COD浓度的预测模型[J];中国给水排水;2003年08期 |
12 |
李忠亮;;管式反渗透(CDRO)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J];工业水处理;2011年02期 |
13 |
王宗平;陶涛;罗凡;吴峰;邓南圣;;光照法处理垃圾渗滤液试验研究[J];环境化学;2006年05期 |
14 |
唐俊红;张秀芝;彭征宇;;城市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环境污染分析[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
15 |
陈喆;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艺及试验验证[J];给水排水;1999年05期 |
16 |
姜必亮,林里,蓝崇钰,王伯荪,胡宏伟;N/P比调节对小球藻净化渗滤液效能的影响[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2期 |
17 |
李波;;特殊菌种处理垃圾渗滤液的小试试验研究[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09年03期 |
18 |
本刊编辑部;;安定填埋场填埋气收集利用项目[J];农村电气化;2006年03期 |
19 |
李冰;袁莉;张俊艳;;垃圾填埋场中渗滤液回灌技术探讨[J];山西建筑;2009年27期 |
20 |
刘田;孙卫玲;倪晋仁;周翠;;GC-MS法测定垃圾填埋场渗滤液中的有机污染物[J];四川环境;2007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