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能量分析方法在轮轨高频振动噪声预测中的应用
【摘要】:
本文的主要目的是运用统计能量分析方法对轮轨高频振动噪声进行预测。由声学的基本原理可知:产生噪声的根本原因是振动。而铁路轮轨噪声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由轮轨间表面粗糙度引起的振动而造成的。首先根据统计能量分析方法中子系统划分的原则,将整个结构系统划分为:钢轨的垂向振动子系统、车轮的径向振动子系统、车轮的轴向振动子系统及声空间子系统共四个子系统;并且建立了子系统间功率流平衡方程。同时利用Remington建立的轮轨接触模型,由轮轨间的表面粗糙度谱计算出了轮轨间的接触力,并将其作为产生轮轨振动的激励力得到了各子系统的输入功率。确定了各子系统的模态密度、耦合损耗因子及内损耗因子等统计能量分析参数。求出各子系统间功率流,并根据声学的基本原理进行了轮轨噪声的预测。
同时结合我国车轮和钢轨的振动特性预测了列车以不同速度通过时、在离轨道不同距离处的噪声水平,以及统计能量分析方法中各个参数的影响。预测结果表明:列车通过时,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列车速度增加一倍,轮轨辐射噪声大约增加8dB~12dB;列车轴数增加一倍,轮轨辐射噪声大约增加3dB;预测点距轨道距离增加一倍,轮轨辐射噪声大约降低3dB。内损耗因子增加,辐射噪声将降低;耦合损耗因子增加,辐射噪声将增加。
|
|
|
|
1 |
冯国松;王婉秋;杨松;;蜂窝板统计能量参数的试验获取方法研究[J];航天器环境工程;2009年S1期 |
2 |
S.A.Raper,R.H.Clarke,宋宝峰;统计能量分析:包装设计的一项突破?(一)[J];株洲工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
3 |
叶武平,易明,靳晓雄,丁玉兰;运用统计能量分析法进行轿车内室噪声的仿真[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9期 |
4 |
彭临慧,陆建辉;水下结构物自噪声统计能量分析[J];中国造船;2001年03期 |
5 |
肖明康,李强,李天匀;复杂结构——声场耦合系统的响应和声辐射预测[J];船海工程;2001年S2期 |
6 |
高吉强;靳晓雄;逯广大;吴颖江;单莘;;基于统计能量分析方法的轿车车内噪声仿真研究[J];汽车技术;2009年06期 |
7 |
宫镇,夏恒,曾发林,左言言;高速车辆内部气流噪声的统计能量分析[J];农业机械学报;2003年02期 |
8 |
盛美萍;复杂耦合系统的统计能量分析及其应用[J];中国工程科学;2002年06期 |
9 |
于笑非;;统计能量分析在客车噪声设计中的应用[J];客车技术与研究;2006年01期 |
10 |
孔宪仁;张红亮;;基于ERA的统计能量分析参数确定方法[J];振动与冲击;2010年11期 |
11 |
S.A.Raper,,R.H.Clarke,宋宝峰;统计能量分析:包装设计的一项突破?(二)[J];株洲工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
12 |
陈书明;王登峰;马一功;曹晓琳;刘波;昝建明;;模态密度计算精度对车内噪声预测精度的影响[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10年02期 |
13 |
韩增尧,曲广吉;航天器宽带随机振动响应分析[J];强度与环境;2002年02期 |
14 |
王登峰;宋继强;马天飞;卢炳武;轧浩;;SEA方法在车内噪声预测与控制中的应用[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9年16期 |
15 |
韩增尧,曲广吉;航天器宽带随机振动响应分析[J];中国空间科学技术;2002年01期 |
16 |
戴浪涛;杨德庆;谢永和;;浅水超大型FPSO振动声学分析[J];舰船科学技术;2006年01期 |
17 |
伍先俊;朱石坚;;模态密度瞬态测试法中指数窗的应用[J];振动、测试与诊断;2006年04期 |
18 |
冯瑀正;用统计能量分析方法解决噪声与振动控制问题[J];环境科学;1985年02期 |
19 |
王其政,宋文滨,刘斌;动力学环境质量载荷效应的统计能量分析与试验研究[J];强度与环境;1998年03期 |
20 |
刘小平;用统计能量法预示导弹仪器舱的动力学环境[J];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2000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