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车轮对超声波智能探伤系统
【摘要】:
轮对是机车走行部的重要部件,是影响列车安全运行的主要因素之一。尤其随着我国铁路重载、提速战略的实施,轮对的工作条件更加恶劣,轮对故障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已经成为影响列车安全运行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时,由于全悬挂空心轴、半悬挂抱轴承等复杂结构车轴的使用和整体碾钢轮陆续替代轮箍组装式车轮,各型机车轮轴结构不同,车轴加工台阶和过渡圆角不同,从动牵引齿轮与车轴采用过盈装配等,在这些结构复杂且疲劳裂纹产生集中的区域,探伤时极易发生波形交织和重复,难以识别真正缺陷波。目前铁路运用部门普遍采用的人工超声波探伤方式已难以满足要求。因此,开发研制轮对智能探伤系统,对轮对的技术状态进行准确诊断,是提高轮对工作可靠性,确保机车运行安全的必要措施。
为此,提出了机车轮对智能超声波探伤系统的总体方案,该系统综合利用数字超声探伤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等技术,构成完善的硬件系统。通过调研、总结、试验、理论分析等手段建立完善的机车轮对图形库、诊断文档数据库、检验结果数据库及智能分析模块等软件系统。针对我国铁路轮对的具体结构,对探伤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用多种波形,多频率,多角度、组合探头进行探伤的新方法,有效解决了漏探和错探问题,并可大幅度提高探伤速度。开发了智能分析软件,它能根据探伤仪输出的数据,自动判断缺陷大小、位置,并能将有关结果显示在轮对的三维视图上,使检测结果一目了然。开发了检测结果处理模块,可以对检测结果进行存储、显示、打印输出,并可以按给定的条件进行检索和统计分析,便于实现轮对管理现代化。
基于现代新技术设计的机车轮对超声波智能探伤系统,可以实现轮对探伤过程的自动化,图形、标准、参数的文档化,探伤结果分析的智能化。从而可以大大提高探伤结果的准确率及探伤工作效率,减轻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本文的工作对开发研制现场继续的探伤设备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
|
|
|
1 |
H.Scheffel,王渤洪;南非铁路径向转向架的设计[J];变流技术与电力牵引;1995年Z1期 |
2 |
徐伟民;关于轮对超声波探伤定位问题的探讨[J];铁道车辆;1997年08期 |
3 |
高长红;轮对转向装置的研制与应用[J];铁道机车车辆工人;1997年08期 |
4 |
韩庆生
,郭伟;东风_4型机车轮缘磨耗的原因与改进措施[J];铁道机车车辆工人;1997年11期 |
5 |
马进;提速客车应优化转向架构架与轮对的横向定位参数[J];铁道车辆;1998年03期 |
6 |
李焱,张炜,国殊斌;客车转向架导柱间距与轮对中心距差值对轴温影响的分析[J];铁道车辆;2002年08期 |
7 |
R.M.Goodall,吕红光
,张俊;机械电子技术在未来铁道车辆中的应用与发展(续完)[J];国外铁道车辆;2004年03期 |
8 |
李浦民,张永振,齐新春,赵安乐;客车轮对损伤及其原因的统计分析[J];洛阳工学院学报;1998年03期 |
9 |
桑广路;大型养路机械轮对及箱体实验台的改造设计[J];铁道建筑;2000年07期 |
10 |
陈赛卿;提高内燃机车轮对使用寿命的几点建议[J];铁道机车车辆工人;2000年05期 |
11 |
陈树夫
,张永梧;DF_4型内燃机车轮对外窜的现场处理[J];铁道机车车辆;2000年02期 |
12 |
刘胜勇;;轴承压装曲线不良原因分析[J];机车车辆工艺;2005年06期 |
13 |
;HTK—80Ⅲ型水轮式轮对清洗机[J];哈尔滨铁道科技;1990年04期 |
14 |
王家玉;樊金祥;;对机车轮对踏面磨耗的一些看法[J];内燃机车;1992年06期 |
15 |
申周玉;旅客列车轮对擦伤原因及对策[J];铁道车辆;1995年11期 |
16 |
商金玉;浅谈轮对中频感应加热原理与构成[J];机械设计与制造;1996年06期 |
17 |
白福生;轮对自动检测机的研制及应用[J];机车车辆工艺;1997年02期 |
18 |
李英杰,陈光满;关于降低D型轮对返扒率的探讨[J];大连铁道学院学报;1998年04期 |
19 |
徐凤霞;机车车辆轮对采用国际标准的可行性探讨[J];机车车辆工艺;1998年02期 |
20 |
魏思宇,丁韦;俄罗斯轮对堆焊修复技术的发展与现状[J];中国铁路;2000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