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速货车转向架下交叉支撑装置制造工艺与疲劳寿命研究
【摘要】: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我国铁路已经进行了五次大提速。为了适应铁路提速的需要,货车行业也在进行提速改造。货车提速的关键在于要有能适应提速运行需要的货车转向架。
通过从对性能、检修及经济性等方面综合比较,侧架交叉支撑式三大件转向架更适于我国的铁路货车提速需要,应该是为我国货车提速转向架的发展方向。交叉支撑转向架通过在两侧架间增加弹性交叉支撑装置,保持转向架运行过程中两侧架相对正位,提高转向架抗菱刚度,减少转向架的轮轨冲角,从而有效改善运行过程中车轮轮缘磨耗。
在交叉支撑型转向架的制造中,交叉支撑装置是保证上述性能的最重要的部件,作为一种焊接部件在运用过程中,不停的承受不规则的交变载荷,因此对侧架交叉支撑装置的制造质量及疲劳寿命要求非常高,同时作为货车上除轮对以外,距轨道距离最近的部件,一旦出现问题,将直接导致行车事故。
本文通过对交叉杆扣板直焊缝、端头环焊缝等各部位裂纹的分析,找出了其断裂机理及与疲劳寿命的相关因素,同时对对疲劳试验加载条件进行研究,制订合理的疲劳试验对交叉杆进行疲劳分析,以便为下一步交叉杆焊接及组装工艺改进提供有效的依据。根据试验结果对交叉杆的制造工艺、组装工艺进行了改进,根据制定的疲劳试验条件对交叉杆进行实验室疲劳试验及实际运用考验,最终证明了交叉杆制造工艺改进的有效性;同时完善交叉支撑装置的组装工艺及检测手段,减少由于组装原因对交叉杆寿命的影响。
|
|
|
|
1 |
张亮,任尊松;交叉支撑装置对转向架动力学性能影响的探讨[J];铁道机车车辆;2004年04期 |
2 |
崔殿国;于连友;吕可维;;铁路提速及重载货车转向架交叉支撑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铁道学报;2008年02期 |
3 |
刘文召;;铁路货车转向架交叉支撑装置典型故障分析与检修建议[J];郑铁科技通讯;2011年01期 |
4 |
刘仁民;高速客车车体、转向架轻量结构设计的材料选择和制造工艺问题的探讨[J];铁道车辆;1994年03期 |
5 |
胡海滨,于连友,高利民,杨爱国,曹志礼;交叉支撑转向架的生产、运用与检修[J];铁道车辆;2002年06期 |
6 |
顾东建;;既有货车120 km/h提速改造的建议[J];机车车辆工艺;2006年01期 |
7 |
贾崇田;电力机车转向架弹簧制造工艺比较分析[J];电力机车技术;2002年04期 |
8 |
李冠琼,李际会,杨书志;转K2型转向架组装技术[J];铁道车辆;2001年04期 |
9 |
杨林;王茂廷;王莲;;转K2型转向架交叉拉杆的有限元仿真研究[J];中国测试技术;2006年06期 |
10 |
Д.Γ.Евсеев;谢小海;;圆簧寿命[J];国外机车车辆工艺;1988年03期 |
11 |
黄明;;既有货车120km提速改造过程中转向架部分存在问题及改进建议[J];哈尔滨铁道科技;2006年01期 |
12 |
丁晓莉;;基于Pro/E转K2型转向架的三维建模与仿真[J];机械管理开发;2008年03期 |
13 |
黄子衡,马志援,穆凤军;转8A型转向架改造设计与试验[J];铁道车辆;2001年06期 |
14 |
丁晓莉;;基于Pro/E转K2型转向架的三维建模与仿真[J];机械管理开发;2009年S1期 |
15 |
邢澍;;关于18-578型转向架侧架强度问题[J];国外铁道车辆;2010年03期 |
16 |
陈永清;转8AG型转向架段修时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铁道车辆;2005年05期 |
17 |
徐灏;赴四国铁路客车考察情况(下)[J];铁道车辆;1987年04期 |
18 |
毛剑;转8AG型转向架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J];铁道车辆;2004年05期 |
19 |
;转向架积水吹扫装置[J];铁道车辆;1974年11期 |
20 |
杨爱国,马志援;对跨世纪货车转向架的设想与建议[J];铁道车辆;1998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