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达信号的自适应传输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雷达技术不断提高,雷达的应用领域也愈加广泛,无论是国防领域还是民用领域,雷达技术已经成为一门不可或缺的高新技术。雷达信号是雷达探测目标及目标周围环境时产生的回波信号,是进行目标探测、定位、识别等处理的依据。如何有效的采集、记录、传输和显示雷达信号关系着雷达在国防和民用领域的应用价值。
本文结合飞速发展的网络技术,提出了基于Internet实时传输机制的雷达信号传输系统。课题的目的是希望借助Internet广阔的网络覆盖率来提升雷达信号传输的便捷性,并间接提升雷达的应用前景。该系统主要包括:雷达信号的采集、信号的预处理、信号的压缩以及信号的自适应传输。
面对该系统的四个部分,本文采用了相应的处理方法:根据雷达信号的特点,本文设计了专门的接口电路用于雷达信号的采集,包括方位脉冲信号的时序转换;信号的预处理部分主要是针对信号中的杂波采取抑制处理,基于杂波抑制效果和算法复杂度的双重考虑,本文采用了恒虚警率处理、信号积累和相关的方法,提高了信号的信噪比,降低了虚警率;在信号压缩部分,针对雷达视频信号帧内及帧间的强相关性特点,借鉴已有的图像和视频压缩方法,提出了基于小波变换的编码方法。由于网络环境的复杂性导致其给数据传输的码流带来严格要求,有效的实时传输是由有效的码流控制做保证的。由此,本文结合图像、视频的可分级编码理论,寻找到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法—嵌入式零树小波编码方法,该编码方法通过控制编码图像的质量来控制编码产生的码流;最后,讨论了基于流媒体技术的信号实时传输方案,以及实时传输协议RTP/RTCP的工作过程。针对以上各个部分,完成了接口电路的设计,实现了雷达信号杂波的抑制,采用本文提出的方法结合预测编码对连续雷达图像实现了有效压缩,并从理论上讨论了压缩后的信号基于Internet实时传输的可实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