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遥感监测渤海辽东湾海冰变化规律的研究
【摘要】:我国的渤海和黄海北部是北半球纬度最低的结冰海区,每年冬季都有不同程度的结冰现象发生。我国海冰为一年冰,海冰灾害的大小取决于当年气温的变化。根据资料统计,在渤海和黄海北部海冰灾害发生比较频繁,严重的和比较严重的海冰灾害几乎年年都有发生。1969年,渤海曾经发生罕见的特大冰封,流冰边缘接近渤海海峡、塘沽、秦皇岛、葫芦岛、营口等海港受到海冰堵塞和封锁,海上船舶受阻被困,致使渤海海上交通运输处于瘫痪状态,造成了我国有记载以来最严重的一次海冰灾害。随着冬季渤海辽东湾海冰的危害和威胁日渐增多,严重影响我国海上事业的发展。因此,运用卫星遥感监测技术对整个辽东湾海冰变化的观测和监控,研究渤海辽东湾海冰发展规律,以达到预测和减轻灾害的目的。
利用卫星遥感技术监测海冰是一个亟待发展和完善的课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遥感图像的数字处理技术较为完善,促使了遥感图像处理软件的运用。本文在查阅了大量关于国内外遥感监测海冰图像相关资料的基础上,整理分析了现阶段海冰监测方法的基本原理和海冰遥感监测平台的分类。结合运用气象卫星图像处理软件,根据NOAA系列气象卫星所拍摄的图像资料,整理分析了现阶段渤海辽东湾海上海冰分布情况,分布特点。具体通过分析2006年至2010年一月和二月份关于渤海卫星图像资料,统计出盛冰期间海冰的分布面积和主要的分布情况,对比出不同的时间段内,海冰的分布范围与分布特点。通过分析总结出渤海辽东湾海冰的生成规律,从而达到为以后预测和监控海冰灾害的发生起到一定的作用。
|
|
|
|
1 |
何剑锋;南极的海冰区生态学研究[J];海洋信息;1996年10期 |
2 |
宋志刚,金伟良;基于海冰区划的平台结构振动舒适度设计——容许加速度限值[J];海洋工程;2005年02期 |
3 |
唐述林;秦大河;任贾文;康建成;;极地海冰的研究及其在气候变化中的作用[J];冰川冻土;2006年01期 |
4 |
陈志强;充满生机的南大洋[J];知识就是力量;1999年07期 |
5 |
何剑锋,陈波;南极中山站近岸海冰生态学研究Ⅲ.冰藻优势种的季节变化及其与冰下浮游植物的关系[J];极地研究;1997年03期 |
6 |
罗丽芬,陈国明,黄东升;冰区海洋平台静态冰载荷概率特性分析[J];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2期 |
7 |
刘喜迎,张学洪,宇如聪,俞永强;一个海冰气耦合模式中格陵兰海海冰年际变异及其成因的个例分析[J];大气科学;2005年05期 |
8 |
凌夫;;海豹的“潜功劲气”[J];科学之友;2002年01期 |
9 |
康建成,唐述林,刘雷保;南极海冰与气候[J];地球科学进展;2005年07期 |
10 |
;199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J];地球科学进展;1997年06期 |
11 |
刘喜迎;刘海龙;李薇;张学洪;俞永强;;一个冰气相互作用数值模拟结果的可能统计解释[J];气候与环境研究;2007年05期 |
12 |
郝静,李淑媛,周永芝,刘娟;渤海辽东湾沉积物中Cu、Pb、Zn、Cd环境背景值初步研究[J];海洋学报(中文版);1989年06期 |
13 |
邓运华;彭文绪;;渤海锦州25-1S混合花岗岩潜山大油气田的发现[J];中国海上油气;2009年03期 |
14 |
齐岩;;中外合作调查研究辽东湾海冰获初步成果[J];海洋开发与管理;1991年01期 |
15 |
解思梅,包澄澜,郝春江;南北两极海冰的涛动关系[J];极地研究;1994年03期 |
16 |
陈波
,何剑锋;中国极地研究中心极地生物学研究[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4年05期 |
17 |
卞林根;南极海冰[J];东海海洋;1985年03期 |
18 |
杨国金;渤海海冰区划[J];中国海洋平台;1994年Z1期 |
19 |
康建成,唐述林,刘雷保;南极海冰遥感现场对比实验[J];极地研究;2003年04期 |
20 |
吴龙涛,吴辉碇,李万彪,刘钦政,张蕴斐,刘煜,白珊;渤海冰漂移对海面风场、潮流场的响应[J];海洋学报(中文版);2005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