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消费理论视域下我国老龄消费市场开发研究
【摘要】:马克思主义的消费理论是建立在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相互作用及其有机联系所构成的整体基础上的辩证的、系统的消费观。消费是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内在要素、必要条件、最终完成与前提,是生产的最终目的,消费是经济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领域。市场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消费主要通过市场来实现。消费市场是满足人民物质、文化消费的来源,消费市场能够引导生产,消费市场的变化引导生产的决策、生产的规模及生产的价格,能够指导消费,可以通过价格、信息、展销、市场管理和各种宣传活动,鼓励或限制某些消费品的消费,并借此将人们的消费引向所需要的方向,帮助人们建立合理、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人民的消费水平。
马克思主义的消费理论在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时代都有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中国共产党的四代领导集体,从不同时期的中国国情出发,分别阐述了符合中国实际的消费经济思想,把马克思主义的消费理论发展到新的阶段。马克思主义消费理论在当代的丰富的新内涵突出表现为:生产决定消费,产业结构决定消费结构,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社会主义消费的目的和归宿是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合理的适度消费是新时期我国消费的主要特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扩大内需与拓宽消费领域是推动消费的新途径;树立可持续消费观念,构建和谐消费环境是科学消费的最高境界。
从2000年开始,我国已正式成为人口老年型的国家。2011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表明,我国60岁以上人口已经占总人口13.26%。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各个领域产生巨大的影响,对我国的老龄消费市场的发展提出了挑战。随着老龄消费群体在人口中的比重越来越高,老龄消费潜力越来越大,老龄消费群体的消费需求和消费市场越来越受到关注。我国的老龄消费者市场还处在初级阶段,随着老龄人口占人口总数比例的不断增长,老龄人口的消费潜力也会越来越大,必将产生巨大的发展空间。因此,抓住这个契机,开发老龄消费者市场,扩大老龄消费的国内外需求,逐步提高老龄人口的消费比率,必将对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的消费经济思想为理论基础,概述了我国老龄消费市场及其影响我国老龄消费市场发展的因素,对老龄人口的需求特点、消费特征及其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挖掘我国老龄消费的巨大潜力,分析了我国老龄消费市场开发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借鉴国外发达国家老龄消费市场开发的经验,提出了开发我国老龄消费市场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