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铜包铁(Fe-20Cu)基摩擦材料的组织及性能研究

付传起  
【摘要】:本文采用铜包铁粉(Fe-20Cu)为基体,添加Al粉、石墨和MoS2粉,利用压烧法将其制备成摩擦材料,通过SEM和XRD和能谱分析等手段,研究了干摩擦条件下铜包铁(Fe-20Cu)基摩擦材料的组织结构对摩擦学性能的影响,分析了不同转速时的磨损机理。通过数值方法模拟了该材料制备的汽车刹车片的制动过程,探讨了制动过程中刹车片的温度与热应力的耦合情况。研究结果表明: (1)以铜包铁(Fe-20Cu)粉作为基体,铜对铁的包覆抑制Fe与添加元素间的相互作用,影响摩擦材料的组织结构。添加Al的摩擦材料组织中除了存在CuFe和AlCu固溶体、Fe、Cu和SiC相外,生成了新相AlCu4,无Fe-Al金属间化合物;而添加石墨的摩擦材料组织由铁素体、珠光体、二次渗碳体、石墨和烧结过程中产生的渗碳体组成,由于包覆铜对碳扩散的阻碍作用,导致残留石墨增多,组织中存在的渗碳体量减少;同时添加MoS2和石墨的摩擦材料中主要有Fe、Cu、次渗碳体、CuS和少量Fe(Mo)固溶体相,但是铜对铁的包覆作用阻止了FeS相的生成。 (2)铜包铁(Fe-20Cu)基摩擦材料的磨损机制随着添加元素和转速不同而变化。在低转速干摩擦条件下,添加石墨和MoS2后,摩擦材料的粘着磨损程度降低,磨损机制为以疲劳磨损为主;在高转速干摩擦条件下,三种摩擦材料的磨损机制为磨粒磨损、氧化磨损和疲劳磨损并存,但材料破坏由疲劳磨损控制。 (3)通过数值模拟出了Fe-20Cu-3%Al-3%石墨-3%MoS2摩擦材料制作的刹车片制动过程的温度场和热应力场,模拟结果表明温度场和应力场相互影响,并随着时间发生变化。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刘霞;;密炼机在摩擦材料工业中的应用[J];世界橡胶工业;2011年08期
2 韩俊华;吴其胜;;摩擦材料中的新型填料[J];化工新型材料;2011年08期
3 李朋博;颜红侠;李铁虎;;碳纳米管在聚合物摩擦材料中的应用[J];工程塑料应用;2011年06期
4 凡玉;丁庆军;赵淳生;;聚四氟乙烯基超声电机转子摩擦材料性能研究[J];润滑与密封;2011年07期
5 熊雪梅;韦春;曾铭;;剑麻纤维/硅灰石混杂增强摩擦制动材料的性能[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11年07期
6 ;《高性能炭/炭复合材料的制备、结构与应用》出版发行[J];新型炭材料;2011年04期
7 崔海涛;李韶辉;黄东升;;自动传动液抗颤性能要求及评价方法[J];润滑油;2011年04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11 ;[J];;年期
12 ;[J];;年期
13 ;[J];;年期
14 ;[J];;年期
15 ;[J];;年期
16 ;[J];;年期
17 ;[J];;年期
18 ;[J];;年期
19 ;[J];;年期
2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佟金;任露泉;王铁山;;摩擦材料多元纤维增强交互作用及摩擦学研究现状与展望[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C];2001年
2 陈海燕;王成国;王海庆;;树脂含量对摩擦材料的性能影响[A];复合材料:生命、环境与高技术——第十二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3 陈和发;周顺隆;;干式摩擦材料摩擦试验学性能研究[A];第五届全国摩擦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1992年
4 张垣;王勇祥;;碳纤维摩擦材料的研究[A];第十五届玻璃钢/复合材料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5 马云海;王云鹏;佟金;杨亚洲;;两种矿物纤维增强摩擦材料的摩擦学特性和磨屑分析[A];2006年全国电子显微学会议论文集[C];2006年
6 邹盛根;董志敏;钱祥麟;舒萍萍;;芳砜纶纤维混杂增强摩擦材料的研究[A];第六届全国摩擦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1997年
7 王云鹏;马云海;佟金;杨亚洲;;硅灰石/海泡石纤维混杂增强摩擦材料的摩擦学行为[A];2006年全国电子显微学会议论文集[C];2006年
8 曹献坤;姚安佑;;片状增强摩擦材料的摩擦磨损机理研究[A];第六届全国摩擦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1997年
9 白克江;王伟平;;烧蚀工艺对少金属摩擦材料性能的影响[A];第十一届中国摩擦密封材料技术交流暨产品展示会论文集(摩擦卷)[C];2009年
10 姚安佑;曹献坤;;蛭石片状增强摩擦材料的研究[A];第六届全国摩擦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199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付传起;铜包铁(Fe-20Cu)基摩擦材料的组织及性能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2 李静;Fe_3Al基复合摩擦材料的制备与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3 时启龙;化学气相渗透制备C/C-SiC摩擦材料的微观结构及摩擦行为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4 马洪涛;Fe-Al金属间化合物基摩擦材料制备与摩擦磨损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5 王发辉;混杂纤维增强陶瓷基摩擦材料及其性能研究[D];南昌大学;2012年
6 刘建秀;铜基粉末冶金摩擦材料研制及其高温疲劳磨损和冲击性能研究[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2004年
7 韩野;陶瓷纤维摩擦材料的制备及摩擦机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8 车剑飞;纳米氧化物表面改性与分散技术及其在高分子摩擦材料中的应用[D];南京理工大学;2005年
9 田晓峰;Fe_3Al/Si_3N_4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摩擦磨损性能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10 吕俊成;微型汽车离合器摩擦学性能及其应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葛志德;几种碳材料对制动摩擦材料性能影响的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2 潘运娟;汽车半金属摩擦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及机理研究[D];中南大学;2002年
3 施军丽;超声波电机摩擦驱动模型和摩擦材料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4 缪树勋;粉末冶金闸瓦的研究与设计[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5 陈洁;MoS_2在铁基粉末冶金摩擦材料中的作用机理[D];中南大学;2004年
6 王玉龙;深孔钻机粉末冶金刹车块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7 黄叙波;《案例》:HW摩擦材料(广州)有限公司——外资公司的供应链管理[D];暨南大学;2000年
8 李双君;金属硫化物陶瓷摩擦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9 林伟;多纤维混杂增强复合磨擦材料的研制[D];福州大学;2003年
10 尹红斌;摩擦材料1:5缩比台架的研制及试验方法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黄元章;市摩擦材料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成立[N];闽东日报;2011年
2 特约记者邓大贵 驻湖北记者李文聪;湖北枣阳成第二大摩擦材料生产基地[N];中国建材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冯淑娟;摩擦材料向非金属化方向发展[N];中国汽车报;2002年
4 记者 潘杰;中国迈向世界摩擦材料大国[N];中国化工报;2006年
5 记者 冯淑娟;国产专用设备提升摩擦材料水平[N];中国汽车报;2002年
6 李志云;“差等生”变成“优等生”[N];中国质量报;2007年
7 钟志敏;杭城摩擦材料100%股权13185万元成功转让[N];中国证券报;2008年
8 陈建文;“照方抓药”生产摩擦材料危害不小[N];中国汽车报;2004年
9 本报通讯员 牛合群;小小摩擦片撑起枣阳富民大厦[N];今日信息报;2006年
10 陈继忠;河北明阳摩擦材料有限公司成为一汽配件定点生产单位[N];中国建材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