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用柴油机NOx实船测试技术与计算方法的研究
【摘要】:
在本文中,作者以国际海事组织(IMO)的《MAPOL公约》附则VI的出台为背景,分析了世界范围内排放控制日趋严格的总趋势,提出了船用柴油机进行实船测试的必然性。
通过分析船用柴油机排气中各种有害物的形成机理及化学元素平衡关系,推导出了一种与IMO提供的不同的新的计算方法,通过该方法不需求解非线性方程组就可精确地计算出氮氧化物的单位功率排放量g/kWh,从而避免了求解方程组的过程中出现解不收敛的危险。
对这种计算方法进行了误差分析,推导出了进气、排气、燃油和发动机各参数的误差系数。通过各测量参数的绝对误差传递系数和相对误差传递系数的大小比较,可以看出各参数的测量精度对氮氧化物最终计算结果的影响大小。从而有针对性地改进测量技术,提高对计算结果精度有较大影响的参数的测量精度,而对其它参数可进行粗略测量乃至估算。
然后,对这种计算方法进行了实例验证,作者采用瑞士瓦锡兰NSD公司的W6L20C型船用柴油机按E3(推进工况)模式进行台架试验的实测数据为样本进行了算例分析,结果证明此计算方法与IMO的计算方法具有相同的精度。文中还对本计算方法的计算结果与瓦锡兰NSD公司计算结果之间出现的微小偏差进行了分析比较,作者认为本计算方法有着更高的精度,更能反映被测船用柴油机氮氧化物排放量的实际水平。
此外,作者还就氮氧化物实船测试中的特殊情况进行了分析,指出实船测试与台架试验中的主要差别,并提出了几种可供参考的废气、发动机、燃油参数的测量方法。
|
|
|
|
1 |
;《船用柴油机和氮氧化物(NOx)排放台架试验》出版[J];中国船检;2000年01期 |
2 |
吕代臣,李可顺,孙培廷;船用柴油机NO_X排放实船测试探讨[J];世界海运;2005年05期 |
3 |
;《船用柴油机氮氧化物(NOx)排放试验及检验指南》即将颁布[J];中国船检;2000年01期 |
4 |
王忠俊,张继辉,张凌;船用柴油机NOx排放测试有关参数的调整与分析[J];船海工程;2005年02期 |
5 |
;12V240Z型柴油机连杆组设计[J];内燃机车;1975年Z1期 |
6 |
高野乾辅;汤林华;;新研制的KSZ-C/CL型柴油机的性能及其可靠性[J];柴油机;1982年03期 |
7 |
上海船用柴油机研究所;K48E150ZC船用柴油机[J];柴油机;1985年06期 |
8 |
蒋南勋,陈元芳;“上海船厂—苏尔寿”RTA超长行程低速船用柴油机[J];内燃机工程;1986年03期 |
9 |
严隽奕;;日产FD35TA小型船用柴油机[J];柴油机;1989年03期 |
10 |
刘文今;;南朝鲜柴油机继续向西欧出口[J];船艇;1990年02期 |
11 |
允连;新颖的柴油机[J];小型内燃机与摩托车;1991年04期 |
12 |
陈元芳;我国第一台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低速船用柴油机在沪研制成功[J];上海造船;1996年01期 |
13 |
陈海泉,杜荣铭,富增平;船用柴油机放热规律的计算[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1997年01期 |
14 |
黄根法,吴立松;船用柴油机的监视与报警系统[J];江苏船舶;2001年04期 |
15 |
易生海,邓康耀,杨世友,王泓亮;D6114B船用柴油机的性能预测与优化计算[J];柴油机;2002年02期 |
16 |
李积轩;;斗山发动机公司船用柴油机产量突破5000万马力[J];柴油机;2008年03期 |
17 |
张传诗;;第二讲 柴油机的主要零部件[J];渔业现代化;1982年04期 |
18 |
王云祥;G300柴油机技术交流会在沪召开[J];内燃机工程;1985年01期 |
19 |
陈元芳;;上海船舶工业公司厂际柴油机质量交流会在上海船厂召开[J];船舶工程;1992年01期 |
20 |
陈元芳;我国第一台具有当今世界先进水平的7RTA52U型低速船用柴油机在沪研制成功[J];柴油机;1996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