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船员教育与培训问题的研究
【摘要】: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对国际航运界颇有影响的事情莫过于国际海事组织
(International Maritime Organization,简称IMO)的《船员培训、发证和值班标准
国际公约》修正案(简称STCW 95国际公约)和《国际安全管理规则》(简称ISM
CODE)。这两个公约和规则促使各国的船员教育与培训全面走向国际化和全球化,
不管是国内的船队还是船员的劳务输出都需要国际标准的船员。
我国是一个航运大国,同时又是IMO的A类理事国之一,在航海教育与培训
方面有一定的经验和较好的基础。但随着目前世界经济结构和国际贸易结构日益
发生的深刻变化,科技竞争的加剧以及我国加入WTO,我国航海教育的现状与国
际经济竞争的需求和国内为航运业发展的迫切需要相比,已经相对落后。同时随
着国际航运中心及国际航运人才市场的东移都对我国航海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
求,也给我国航海教育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面对目前的机遇,如何更好地发挥我国潜在的优势,在保证国家船队对航海技
术人员需要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国际船员劳务市场,使我国的远洋船员不仅在规模
上,而且在素质和层次上占有更大的优势,充分发挥航运事业对于促进国家经济
发展和国家安全的作用,进一步提高我国在国际航运界的地位,都具有十分重要的
意义,同时也对航海教育与培训提出了新的更高的目标和任务。
本文对我国船员教育与培养进行了分析研究,对国内外船员人才培养进行了
充分的比较分析,运用定量方法预测了我国船员供需情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
中国船员整体规划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