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登沙河口生态环境现状与水产发展潜示研究
【摘要】:大连登沙河海岸带是潮间浅滩地带,受海、陆双重影响的特殊自然体,具有
独特的生态环境和各类极有价值的资源。该海域营养盐丰富,滩涂发育好,岩礁
裸露,藻类资源丰富,是天然海水增养殖综合功能区。该海域的可持续发展对海
岸带资源和环境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但人为的高强度开发使资源的承载能力减
弱。因此,对该海域资源的规划和可持续发展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论文以北黄海登沙河海域论证和环境评价资料为基础,在对该海域生态自
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进行调查的同时,结合可持续发展与承载力理论,对海岸带水
产养殖利用与开发潜力进行研究。宗旨是合理开发利用海域的自然资源,建立合
理的生态养殖结构,维护增养殖资源的持续利用,促进海域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对水化要素和沉积要素以及重金属地球化学相分析得出,该海域的环境
因子均低于水质和底质一级环境质量标准,未出现富营养化和有机污染情况,适
宜发展水产养殖。根据贝类养殖容量的估算结果可知,要合理利用养殖容量原理,
形成一个结构优化和高效能的立体养殖生态系统。既提高系统的自净能力,增加
系统的承载力,又避免物质的浪费及自身和环境的污染,从而进一步拓宽贝类和
海参等优质品种的放养规模,为海域的合理性使用提供科学依据。
|
|
|
|
1 |
雷霁霖;关于我国海鱼增养殖若干问题初探[J];海洋科学;1987年03期 |
2 |
管叙堂;全国增养殖水域生态系统优化结构学术讨论会在黄山市召开[J];海洋科学;1991年05期 |
3 |
管叙堂
,马永祥;山东海水增养殖浅析[J];海洋科学;1984年01期 |
4 |
马志华;我国浅海滩涂的增养殖开发[J];海洋信息;1995年09期 |
5 |
邹积波;;辽宁省增养殖领域资源利用状况研究[J];中国渔业经济;2006年04期 |
6 |
雷霁霖;鱼类应是海水增养殖的主要对象——兼论我国当前海产鱼类增养殖发展方向[J];海洋科学;1990年05期 |
7 |
张福绥,何义朝;关于扇贝增养殖的几个问题[J];海洋科学;1983年04期 |
8 |
尤仲杰,徐善良,谢起浪;浙江沿岸的贝类资源及其增养殖[J];东海海洋;2000年01期 |
9 |
刘恬敬;;我国海洋增养殖的发展战略[J];海洋开发与管理;1985年04期 |
10 |
赵林华;;紫菜增养殖[J];海洋开发与管理;1987年02期 |
11 |
潘克厚,丛日山,倪国江,罗轶;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初探[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0年01期 |
12 |
周纯明;;规范养殖用海管理的实践与思考[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7年01期 |
13 |
杨富亿,杨永兴,胡国宏,王兆军;第二松花江流域水产资源的开发利用[J];资源科学;1994年04期 |
14 |
刘晓丹,关春江,王立俊,王树芬;大连地区扇贝增养殖生产管理与环境的相关性初探[J];海洋环境科学;1996年03期 |
15 |
牟绍郭,李元山,刘岗,王颖;山东省刺参增养殖技术发展现状[J];海洋湖沼通报;2000年02期 |
16 |
廖玉麟;法国开始增养殖海胆[J];海洋科学;1991年04期 |
17 |
王子臣,常亚青;经济类海胆增养殖研究进展及前景[J];海洋科学;1997年06期 |
18 |
王鹤山
,刘奇华;蓝色的梦想[J];科学中国人;1995年04期 |
19 |
解玉浩;;我国的公鱼[J];大自然;1992年04期 |
20 |
;中科院专家研制成功新型海珍礁将牡蛎壳变废为宝[J];中国西部科技;2009年2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