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中精神教育分析与对策
【摘要】:人的精神世界的发展程度,是检验高等教育的质量标准和作为一个“受过教育的人”的内在特征,提升人的精神品质是高等教育的永恒追求;现代高等教育的价值迷失和精神发展的当代危机,呼唤精神教育。
本文研究主要采用文献法、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辩证唯物主义为基础的前提下,着眼于人之为人,就在于人不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而且人还是一种精神的存在,全面阐述了教育在人的发展历程中所担当的角色,在这个历程中,人的成长与发展表现为人的精神的成长。所谓教育培养人,就是培养人的精神,可以说建构人的精神世界从来都是教育的基本任务,真正的教育永远是寻求对人的精神的扩展与加深。尤其是高等教育,作为三级教育(初等、中等、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和最后阶段,提升人的精神品质更是高等教育永恒的追求。
本论文除了引言和结论外有四部分构成。第1章着重阐述了精神教育的起源与发展,主要论述了西方精神教育的内容和发展历史;第2章主要探讨精神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关系;第3章在上述基础上介绍了我国精神教育的历史与现状,让读者认识到当今精神教育所面临的问题;第4章进一步阐述了思想政治教育中精神教育的实施对策分析,着重阐述了实施精神教育的目标要求,实施内容的创新及其具体实施策略。第2章和第4章是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全文的撰写意在让读者知道,精神教育不是功利教育,不是“顺从”教育,更不是为了“实用”而进行的教育。他旨在提高人的生活质量,旨在培养主体性的人格,旨在提升人的整体发展水平,旨在警示社会发展的基本向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