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口农产品中残留有机磷农药(OPPs)的研究
【摘要】:本文研究了中国出口农产品中有机磷农药的残留分析方法,以能可靠地识别有机磷农药的种类和客观地测定出有机磷农药残留量为目的,以当地典型的出口农产品为对象,检验和分析了其中残留的甲胺磷、敌敌畏、敌百虫、乐果、甲基对硫磷、马拉硫磷和对硫磷这7种常见的有机磷农药,对有机磷农药分离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并提供了相关的实验方法和实验数据。
本文实验采用常用的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液-液萃取和层析柱净化的前处理方法,通过实验验证和优化了两方面操作:
(1) 当前环境下该实验的前处理方法(提取、浓缩和净化):确定了丙酮为有机磷农药提取液,二氯甲烷为萃取剂,V_(丙酮)∶V_(二氯甲烷)=2∶1为洗脱剂。
(2) 当前环境下该实验的色谱条件:HP-5石英毛细管柱(25m×0.32mm×0.25μm,涂料5%苯甲基硅),进样口温度240℃,检测器温度250℃,载气流速15mL/min(恒压高纯氮气),氢气流速70mL/min,空气流速120mL/min,采用三阶程序升温(初始温度为150℃,保留2min,5℃/min升至185℃,保留3min,2℃/min升至195℃,10℃/min升至245℃,保留10min以上直至样品分离完毕),实现一次进样分离鉴定7种常见有机磷农药。
实验结果显示,7种有机磷农药在20分钟内有良好的分离。标准曲线线性良好,检出限范围为0.008mg/kg~0.103mg/kg。空白样品中3个不同浓度的标准添加,其回收率范围为68.8%~98.0%,相对标准偏差范围为1.3%~7.0%;实验样品中3个不同浓度的标准添加,其回收率范围为67.7%~99.7%,相对标准偏差为2.5%~10.2%,说明仪器和处理方法的精密度较高。用以上方法抽查了33种出口农产品,有机磷农药的检出率为13.51%,无超标,与国内农产品市场的监测结果比较,中国出口农产品的农药残留情况要好于国内市场。
实验结果的灵敏度、准确度及精密度均符合农药残留分析对样品前处理的要求,也符合国家标准和其它农药残留限量标准,完全可以用于常规分析。本实验采用的样品前处理方法以及测定方法具有成本低、灵敏度高、选择性强、操作简
|
|
|
|
1 |
季良;;有机磷制剂的毒力及其应用技术[J];华北农学报;1962年02期 |
2 |
殷禄阁;;有机磷农药MEP,Diazinon对车虾、梭子蟹幼体的急性毒性[J];河北渔业;1981年05期 |
3 |
罗惠泉;敌敌畏能用于中药材的杀虫——与沈济术同志商榷[J];中国中药杂志;1989年12期 |
4 |
薛寿征;有机磷农药中毒防治及研究的回顾与进展(概述)[J];农药科学与管理;1994年03期 |
5 |
余建新,邵俊杰,吴采樱;大口径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多种有机磷农药在柑桔上的残留[J];农业环境保护;1997年04期 |
6 |
林润昌;徐周乔;林纯忠;黄敏通;胡祥娜;;低温对蔬菜样品中有机磷农药的影响[J];广西农学报;2006年05期 |
7 |
刘建利;;有机磷农药残留微生物降解的研究现状[J];广东农业科学;2010年02期 |
8 |
张建军;;牛有机磷中毒病诊断与防治[J];甘肃畜牧兽医;2010年03期 |
9 |
吴翔;甘炳成;;微生物降解有机磷农药的研究新进展[J];湖南农业科学;2010年19期 |
10 |
周卫平;有机磷农药的合成及活性研究[J];世界农药;1996年01期 |
11 |
邓绍基;;畜禽栏舍消毒不宜用农药[J];农家之友;1997年12期 |
12 |
孙运光,周志俊,顾祖维;有机磷农药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J];劳动医学;2000年01期 |
13 |
蒋木庚,杨春龙,王鸣华,杨红,钱康南,刘益平,钱卫文,蒋丰;手性有机磷农药的研究与展望[J];世界农药;2000年02期 |
14 |
张义贤,李晓玲;三种有机磷农药对大麦毒性效应的研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3年06期 |
15 |
孝清;;畜禽栏舍消毒不宜用杀虫农药[J];农业知识;2003年02期 |
16 |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 第322号[J];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报;2004年02期 |
17 |
周斌;方萍;张亚雷;赵建夫;;有机磷农药生物降解技术研究进展[J];化工环保;2005年05期 |
18 |
邱道骥;赵启红;刘红;杨小弟;;环境中有机磷农药降解方法的研究进展[J];化工时刊;2006年03期 |
19 |
;四部委联合发表禁止高毒农药使用相关事宜的公告[J];北京农业;2006年10期 |
20 |
;农业部办公厅印发《2007年甲胺磷等5种高毒有机磷农药管理工作方案》[J];中国植保导刊;2007年07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