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P2P技术对网络版权的冲击及对策
【摘要】:P2P技术实现了网络用户之间直接的资源共享和交流,为用户提供了一个真正的完全平等自由的网络。随着宽带技术的发展,P2P技术已经为越来越多的网络用户所接受和喜爱。但是,P2P技术在极大的方便了网络用户共享文件的同时,也引发了诸多的法律问题,尤其是版权问题。大量受版权法保护的作品通过P2P软件在网络上传输和交换,不仅给版权人的利益造成了巨大的损害,也对现有的版权法律制度提出了严重的挑战。
因此,必须对现有的版权法律制度进行调整,以达到版权人利益的维护与科技发展之间的平衡。本文通过比较分析结合案例分析的方法,对P2P技术和版权法律制度之间的冲突及解决方法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立法建议。全文包括引言、正文、结论三大部分。正文部分的主要内容包括:
第1章,P2P技术概述。本章对P2P技术的概念、特征以及P2P技术实现资源共享的方式作了介绍及说明。并提出了P2P技术带来的版权侵权的相关问题。
第2章,P2P软件使用者与提供者的法律责任。本章首先分析了P2P软件的最终用户的“上传”、“下载”行为的性质。然后,通过对“Napster案”和“Grokster案”的分析,提出了现有版权法律制度追究P2P软件提供者法律责任的不足。
第3章,P2P技术侵权问题的经济学与法伦理学分析。本章从经济学和法伦理学的角度分析了P2P技术对现代社会精神产品生产的影响,提出P2P技术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第4章,应对P2P技术侵权问题的措施。本章对现有的解决P2P技术侵权问题的各种方案进行了对比分析,并重点介绍了著作权补偿金制度。
第5章,解决我国P2P技术侵权问题的建议。本章首先介绍了P2P技术在我国的使用现状,并分析了现有法律保护框架的成功和不足之处。最后提出建议,通过建立间接责任制度以在法律上保障版权人的合法权益,并实施著作权补偿金制度以协调版权人、P2P软件提供者、P2P用户三者之间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