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论P2P技术对网络版权的冲击及对策

曾迎春  
【摘要】:P2P技术实现了网络用户之间直接的资源共享和交流,为用户提供了一个真正的完全平等自由的网络。随着宽带技术的发展,P2P技术已经为越来越多的网络用户所接受和喜爱。但是,P2P技术在极大的方便了网络用户共享文件的同时,也引发了诸多的法律问题,尤其是版权问题。大量受版权法保护的作品通过P2P软件在网络上传输和交换,不仅给版权人的利益造成了巨大的损害,也对现有的版权法律制度提出了严重的挑战。 因此,必须对现有的版权法律制度进行调整,以达到版权人利益的维护与科技发展之间的平衡。本文通过比较分析结合案例分析的方法,对P2P技术和版权法律制度之间的冲突及解决方法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立法建议。全文包括引言、正文、结论三大部分。正文部分的主要内容包括: 第1章,P2P技术概述。本章对P2P技术的概念、特征以及P2P技术实现资源共享的方式作了介绍及说明。并提出了P2P技术带来的版权侵权的相关问题。 第2章,P2P软件使用者与提供者的法律责任。本章首先分析了P2P软件的最终用户的“上传”、“下载”行为的性质。然后,通过对“Napster案”和“Grokster案”的分析,提出了现有版权法律制度追究P2P软件提供者法律责任的不足。 第3章,P2P技术侵权问题的经济学与法伦理学分析。本章从经济学和法伦理学的角度分析了P2P技术对现代社会精神产品生产的影响,提出P2P技术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第4章,应对P2P技术侵权问题的措施。本章对现有的解决P2P技术侵权问题的各种方案进行了对比分析,并重点介绍了著作权补偿金制度。 第5章,解决我国P2P技术侵权问题的建议。本章首先介绍了P2P技术在我国的使用现状,并分析了现有法律保护框架的成功和不足之处。最后提出建议,通过建立间接责任制度以在法律上保障版权人的合法权益,并实施著作权补偿金制度以协调版权人、P2P软件提供者、P2P用户三者之间的利益。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温迪;;谁动了著作权人的奶酪——P2P技术引发的著作权间接侵权问题研究[J];商品与质量;2011年S2期
2 黄瑶;禹思清;;著作权补偿金制度在我国的确立模式——以解决P2P文件共享技术侵权问题为视角[J];电子知识产权;2008年07期
3 秦珂;版权补偿金制度和数字图书馆版权问题[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5年02期
4 柴畅勤;;P2P软件侵权问题的思考[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07年10期
5 侯珊美;赵云芬;;P2P网络服务提供商版权间接侵权问题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6 郑言;;浅析雇用人责任制度的发展[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7 张蓉;武红霞;;论用人者责任的概念[J];巢湖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8 崔立红;;P2P技术带来的版权问题与对策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9 张艳华;;浅析P2P技术的版权问题[J];法制与经济(下旬刊);2009年12期
10 杨立新,马桦;性骚扰行为的侵权责任形态分析[J];法学杂志;2005年06期
11 韩琪;;P2P技术应用中相关主体侵权责任问题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0年18期
12 萧鲁阳;太行春色——读知名数字图书馆版权问题学者秦珂[J];河南图书馆学刊;2005年04期
13 宋伟;;网络服务提供者间接侵权中过错推定原则的适用[J];电子知识产权;2008年11期
14 邓宏光;;专利间接侵权与共同侵权关系探析[J];电子知识产权;2006年04期
15 张敏;;论网络中介服务提供商的版权侵权责任[J];法制与社会;2006年20期
16 于胜刚;;监护人的替代责任[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17 陈晓俊;;竞价排名商标侵权认定的新思路——商标间接侵权原则的应用[J];电子知识产权;2009年04期
18 王栋;眭鸿明;;论网络服务商的合理注意义务[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19 杨洋;;论监护人之替代责任——评析《侵权责任法》第三十二条[J];消费导刊;2010年05期
20 黄皓翔;;浅析我国的专利间接侵权[J];法制与社会;2010年2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今;;数字环境下私人复制的限制与反限制——以音乐文件复制为中心[A];中国知识产权发展战略论坛论文集[C];2005年
2 刘静;李津津;张树兴;;我国湿地资源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杨会娟;;浅谈农村环境保护法制建设[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张慧婕;;我国旅游业相关法律制度建设研究[A];旅游学研究(第五辑)[C];2010年
5 原小宁;;浅谈病案管理的法律制度[A];第13届全国病案管理学术会论文汇编[C];2004年
6 员鸿琛;王小萍;;公众参与环境资源保护法律制度研究[A];林业、森林与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法制建设研究——2004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4年
7 李敏;郭萍;;循环经济理念对建立我国企业环保制度的法律思考[A];水污染防治立法和循环经济立法研究——2005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第二册)[C];2005年
8 王文革;;生态环境建设立法问题研究[A];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精选[C];2006年
9 王楚乔;;东北振兴过程中的矿产资源法律制度浅谈[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二)[C];2006年
10 凌欣;;土壤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研究[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四)[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薄燕娜;股东出资形式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2 高战胜;企业年金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3 黄伟;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法律制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4 赵廷军;商业银行破产制度设计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5 李燕;独立担保法律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6 谭柏平;我国海洋资源保护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7年
7 石纬林;信托法律制度的经济分析[D];吉林大学;2009年
8 郭冬梅;应对气候变化法律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9 胡改蓉;国有公司董事会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9年
10 徐飞;网络版权间接侵权责任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迎春;论P2P技术对网络版权的冲击及对策[D];大连海事大学;2007年
2 周沈辉;视频分享网站著作权侵权替代责任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3 许斌;网络服务商版权间接侵权责任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4 胡海波;基于P2P技术的侵权及其法律规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5 李嘉;P2P技术下的间接版权责任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6 傅丽;专利间接侵权制度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7 刘俊;论网络服务商的替代责任[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8 邓松火;P2P网络版权侵权责任探析[D];厦门大学;2008年
9 单宇;P2P技术应用中的侵权责任认定问题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8年
10 燕敏;健全我国版权间接侵权制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顾莹;SP版权问题审核在即无资质将强制下线[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7年
2 ;版权问题成为文化产业焦点[N];中国文化报;2004年
3 李朝立;今年在线音乐产值将达4.5亿元[N];中国文化报;2009年
4 于丽;数字版权图书产业一道坎[N];中国企业报;2007年
5 知综;原创文学手机PK大赛启动[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6 西北大学法学院 刘雁冰 吴小鹏;清代新疆法律制度述略[N];光明日报;2010年
7 秋风;红包医生与法律制度[N];南方周末;2004年
8 罗添;滚石就版权问题向百度低头[N];北京商报;2007年
9 尤中华;议我国自认法律制度的建立[N];人民法院报;2000年
10 本报记者 周斌 本报见习记者 李娜;推动文明出行唤法律制度“护航”[N];法制日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