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关联理论角度对比研究英汉言语幽默的理解
【摘要】:
幽默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并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无限乐趣。此篇论文从关联理论角度对英汉幽默进行了探索性比较。从英汉幽默的起源上我们看到,尽管中国人民从西方国家借用“幽默”一词,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人缺乏幽默。在此层面上,对幽默进行一个相对合理的分类帮助我们进一步对比和比较两种幽默提供了逻辑上的合理性。幽默从形式上和内容上又分为很多层面,在这些层面上的幽默显示出的特点不尽相同。
在对幽默的研究中,前人一般都从说话者和听话者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违反合作原则、礼貌原则进行探讨。而简单地违反这些规则并不能足以显示英汉语言在影响幽默认知理解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不同。语言的各个层面如语音、词汇,句法及修辞层面的英汉幽默各有不同,英汉幽默带有各自语言的特点以及相关的文化背景,而这些区别及不同影响着人们对幽默的欣赏和理解。
关联理论为对比研究英汉幽默欣赏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从关联角度来说,语言层面的不同影响了在寻找关联的认知过程中幽默的欣赏。交际原则在认知过程中起了主要引导作用。把交际原则和认知原则应用于不同层面的幽默语料,分析语言,语境,文化以及哲学层面的障碍后,这些幽默语料看似毫无关联但实际密切相关。幽默欣赏实际上是听话者在看似“不关联”的语言中寻找“关联”的过程。
认知环境,受到语言、语境、文化及哲学背景等因素的影响,主要关注认知环境和相互明示的推理。只有通过消除这些障碍,我们才能对英汉幽默有一个更高层次的欣赏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