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压载水生态风险评估
【摘要】:
世界货物贸易约80%是通过船舶运输的。在港口新环境中任意排放不加处理的压载水,已经在世界范围内造成危险水生生物和病原体广泛传播。这些压载水排放已经威胁到海域生态平衡并造成相当规模的海域生态入侵。近年来,船舶压载水携带的外来有害生物物种的传播,非本土物种的生物入侵会对生态、经济和人类健康产生巨大危害。目前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对生态环境和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从而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压载水风险评估是预防压载水生物入侵的方法之一。
本研究首先总结了世界上关于船舶压载水风险评估的研究历史与现状。通过建立船舶压载水生态风险评估模型,确立源港口和接受港口间的相似程度以得到评估结果。由于压载水输出港和接收港之间的物种差异导致了生物入侵。因此,压载水系统必须包括每个港口的潜在入侵物种、港口环境特征和生态特征和海域的时空分布特征。
作为论文的重点和突破点,本论文对船舶压载水生态风险评估理论方法体系进行了初步探索,建立了船舶压载水生态风险评估理论体系,为发展船舶压载水理论框架奠定了基础,最终得到以下结论:
第一,明确了港口间相似性对比的方法评估船舶压载水风险。
第二,确立了环境相似性风险因子和生态相似性风险因子等七个风险因子,并运用秩和运算法和模糊统计法相结合来确定压载水风险评估指标的权重。
第三,本文利用上述研究成果,以黑海海域敖德萨港和大连港为例进行了评估具体应用。评估结果与全球压载水风险评估项目比较风险程度基本一致,与实际船舶压载水入侵案例情况也基本吻合。
最后,建立船舶压载水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和软件系统。
综上所述,本文所研究的船舶压载水风险评估理论与方法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为压载水风险评估提供依据并最终将风险结果提交给海事局。
|
|
|
|
1 |
彭永春;IMO将加强船舶压载水管理[J];中国船检;2004年01期 |
2 |
傅希强;;析船舶压载水的管理和控制[J];航海技术;2010年04期 |
3 |
翁石光;;船舶压载水对生态环境的威胁及其对策的探讨[J];交通职业教育;2005年05期 |
4 |
张硕慧;防止船舶压载水传播有害的水生生物和病原体国际立法的进展[J];交通环保;1995年04期 |
5 |
陈翀;;船舶压载水的控制和管理[J];中国水运;2006年10期 |
6 |
陈翀;;船舶压载水的控制和管理[J];中国水运(理论版);2006年10期 |
7 |
王芷;;治理大型远洋船舶压载水中的有害生物[J];科技导报;2009年17期 |
8 |
李楠;;船舶压载水控制与管理的相关国际公约及中国对策[J];世界海运;2010年01期 |
9 |
党坤;澳大利亚船舶压载水的管理与控制[J];世界海运;1999年01期 |
10 |
党坤,宋家慧,赵殿荣,殷佩海;船舶压载水问题综述[J];航海技术;2001年04期 |
11 |
;环境保护[J];港口科技动态;2001年03期 |
12 |
党坤,王真茂;船舶压载水不同处理方法的经济性分析[J];世界海运;2003年03期 |
13 |
党坤,殷佩海,宋永欣,于占国;原生海水模拟船舶压载水的电解试验[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
14 |
党坤,宋永欣,朱晓峰;船舶压载水电解处理时余氯衰减的动力学模型[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
15 |
王传荣;;环保新概念船型NOBS简介[J];船舶物资与市场;2006年04期 |
16 |
;环球动态[J];中国船检;2008年06期 |
17 |
刘付春南;;船舶压载水的主要处理技术(英文)[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10年S1期 |
18 |
李品芳,陈鹭玲,林荣澄,黄加亮;防止船舶压载水污染厦门海域的应对措施[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
19 |
杨宪秘;;船舶压载水处理方法及技术概况(英文)[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09年S1期 |
20 |
吴春杰;杨玉峰;俞健康;;浅析船舶压载水的污染及对策[J];中国水运(学术版);2007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