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潜船操纵运动仿真研究
【摘要】:
随着世界各国对海洋石油开发力度的加大,半潜船的需求正日益增加。目前有远航能力的半潜船全世界仅有30余艘,由于该种船舶特殊,业界人士对于此类船舶缺少感性认识,对其操纵性研究更缺乏了解。因此,为了安全和高效的操纵船舶,对半潜船操纵性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准确地建立吊舱式推进器半潜船的操纵数学模型,本文在MMG所提出的常速域数学模型和浅水、低速、大漂角数学模型研究的基础上,考虑到船舶运动的连续性,本文采用了常速域下贵岛胜郎的计算模型和低速域下芳村康男的计算模型两种数学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低速域、大漂角并兼顾小漂角的船舶运动数学模型。
模型中对POD推进器的特性及原理进行了研究,参考Z型推进器原理,建立了POD螺旋桨的数学模型,将其推力作为外力叠加到半潜船运动数学模型中,且充分考虑了船体、桨的力及力矩,以及相互的干涉。
常速域下水动力采用贵岛胜郎的计算模型,对半潜船的直航和旋回运动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文中建立的数学模型能够反映出常速域情况下半潜船的运动特性。低速域下水动力采用芳村康男的计算模型。通过对POD桨操纵角度的调整,实现了半潜船原地旋回运动的仿真,仿真结果体现了该类型POD推进器半潜船的优良操纵性能。
为验证本文所提出的模型的正确性与可行性,本文利用MATLAB语言对半潜船操纵运动进行了仿真。通过与实船测试的数据的比较,发现吻合度很好,其误差满足工程应用,可用于半潜船操纵运动性能预报。
|
|
|
|
1 |
王志东,朱仁庆;风条件下船舶的操纵性特点[J];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学报;1998年03期 |
2 |
;第三届全国船舶操纵性学术讨论会[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1983年02期 |
3 |
万廷镫;海洋船舶操纵性标准[J];船舶工程;1986年02期 |
4 |
杨盐生;船舶阻力系数和推力系数计算的数据库方法[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1995年04期 |
5 |
张秀凤,姜华,洪碧光;浅析船舶通航安全的影响因素(英文)[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03年S1期 |
6 |
;辛元欧同志生平[J];上海造船;2007年01期 |
7 |
汪淳,葛彤,朱继懋;一种新型潜水装置的水动力特性分析[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1年10期 |
8 |
朱军,庞永杰,徐玉如;规则波浪中舰船操纵运动计算[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
9 |
甘品章;胡国汉;;船舶操纵性学组举行第二次学术讨论会[J];船舶工程;1981年06期 |
10 |
沈长根;;船舶操纵性学组举办《实验数据处理与系统识别》讲座[J];船舶工程;1982年01期 |
11 |
张乐文;胡军桥;陈雷;;船舶操纵性危险区计算[J];船海工程;1983年03期 |
12 |
;消息报导[J];船舶工程;1985年04期 |
13 |
范尚雍;;船舶操纵性预报方法[J];船海工程;1985年05期 |
14 |
张谢东,刘祖源,吴秀恒;粘性对作回转运动三维物体水动力的影响[J];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学报;1996年06期 |
15 |
王德普;船舶操纵性模型辨识[J];沈阳工业学院学报;1998年04期 |
16 |
范佘明,祝伟敏,李志春;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船舶操纵性能预报方法[J];中国造船;1999年04期 |
17 |
章伟彬;程磊;;超大型船舶的制动性探讨[J];交通信息与安全;2010年03期 |
18 |
江福才;洪水期影响船舶安全航行的因素及防范措施[J];交通科技;1999年04期 |
19 |
孔祥军,邹早建,牟军敏;一种操纵性水动力导数的实用估算方法[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04年01期 |
20 |
刘祖源,张谢东,吴秀恒;船舶操纵性能预报的人工神经网络方法[J];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学报;1997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