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离子液体在等离子体甲烷转化过程中作用的研究

丁卓  
【摘要】: 在目前世界石油资源日益减少的情况下,天然气的转化研究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天然气主要成分甲烷具有高稳定性和其转化反应在热力学上的限制,采用常规法催化甲烷转化,反应温度往往高达700~900℃,这样高的温度不仅有助于CH_4的深度氧化,生成CO_x(X=0,1,2),而且固体催化剂在高温下容易粉化、结焦,失去活性组分而导致催化剂失活。 离子液体是一种新型绿色环保试剂,具有液程范围大、几乎无蒸气压、不挥发、电化学窗口宽以及结构可设计性的特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萃取分离、电化学、有机无机材料合成各种典型化学反应中。本文在采用非平衡等离子体技术甲烷转化中,首次以离子液体做为反应催化剂,一方面提高反应效率,另一方面可以弥补等离子体甲烷转化反应中固体催化剂易结焦失活的弊端。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 1、采用直流高压等离子体技术进行甲烷转化反应,反应的主要产物是C_2烃(C_2H_4、C_2H_6、C_2H_2),研究气体流速、放电峰值电压和放电间距对甲烷转化率、C_2烃选择性和收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降低气体流速、缩小放电间距、提高放电峰值电压可提高CH_4转化率。最佳反应条件为:气体流速15ml/min,放电峰值电压14KV,电极间距8mm。 2、合成系列离子液体[Rmim]~+X~-(其中R=C_4~C_8;X=HSO_4、PF_6、Br、CF_3COO、BF_4),并对离子液体的电导率、电化学窗口、酸碱度和极化能力进行了表征与测定。 3、以离子液体做为催化剂,研究离子液体在等离子体余辉区、等离子体区对甲烷转化反应的影响。当离子液体在等离子体余辉区时,离子液体与下极板间距在2~5mm范围内实验效果较好。 4、在等离子体甲烷转化最佳反应条件下,当离子液体在等离子体余辉区时,研究[Rmim]~+X~-(其中R=C_4~C_8;X=HSO_4、PF_6、Br、CF_3COO、BF_4)型离子液体对反应的影响。[C_6mim]~+X~-离子液体中得到的CH_4转化率与C_2烃产率大小顺序为HSO_4~->PF_6~->Br~->CF_3COO~->BF_4~-,与离子液体酸性强弱顺序基本一致;[Rmim]Br离子液体(R=C_4~C_8)阳离子C数变化对反应无明显影响。 5、在等离子体甲烷转化最佳反应条件下,离子液体在等离子体余辉区,加入[C_8mim]~+HSO_4~-离子液体,研究了气体流速、放电间距和峰值电压对甲烷转化率、C_2烃选择性和C_2烃收率的影响,得出在气体流速10ml/min,放电峰值电压14KV,电极间距8mm条件下,实验效果较好。 6、等离子体甲烷转化过程中有积炭生成,扫描电镜分析表明积炭呈纳米级棉絮状聚集或不规则颗粒状聚集。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高枝荣,廖克俭,戴跃玲,刘道胜;采用ILs催化剂降低FCC汽油烯烃含量[J];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2 杨家振,金一,潘伟,臧树良;计时电流法测定Fe~(3+)在离子液体BPBF_4中的扩散系数[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5年06期
3 张普玉,娄帅,柴云;在离子液体介质中聚合反应的研究进展[J];石油化工;2005年04期
4 丛晓辉,桂建舟,陈晓梅,张晓彤,孙兆林;SO_3H—离子液体催化苯酚和叔丁醇选择性烷基化反应[J];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2005年02期
5 杨美珠;张力;石光;刘石军;叶鑫;;离子液体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反应中的研究进展[J];广东化工;2007年10期
6 钱伯章;;固体催化剂与离子液体组合使用可使纤维素解聚[J];精细石油化工进展;2009年01期
7 ;“包埋离子液体和中性磷(膦)类萃取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获国家发明专利[J];稀土信息;2009年06期
8 许立信,尹进华,陈学玺;环境友好的多相催化工艺研究进展[J];石化技术与应用;2003年06期
9 陈中胜,许文苑,黄国林;离子液体及其在生物催化反应中应用的新进展[J];化学试剂;2004年01期
10 王玉新,李丹东,袁秋菊;室温离子液体对噻吩硫化物的络合吸附工艺[J];辽宁化工;2004年09期
11 李雪辉,张磊,李琼,耿卫国,叶玉嘉,王乐夫;1-正丁基-3-甲基咪唑溴化物离子液体TGA-FTIR研究[J];物理化学学报;2004年12期
12 张小曼;;离子液体[bmim]PTSA中催化合成乙酸异戊酯的研究[J];云南化工;2009年01期
13 熊国祥;;香山科学会议第333—336次学术讨论会简述[J];中国基础科学;2010年03期
14 章伟伟;林鹿;;水解纤维素体系中离子液体和葡萄糖产物混合物的分离研究[J];食品科技;2011年01期
15 ;国内专利文献[J];精细化工原料及中间体;2011年04期
16 梁红玉,宫红,姜恒,张连红;离子液体催化邻二甲苯与二氯乙烷的烷基化反应性能[J];辽宁化工;2002年02期
17 杨昕,戴立益,单永奎,何鸣元;离子液体体系中1-丁烯二聚反应的研究[J];催化学报;2003年12期
18 张庆华,石峰,邓友全;硅胶担载离子液体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在由胺制二取代脲反应中的应用[J];催化学报;2004年08期
19 李桂花,张锁江,李增喜,李铭岫,张香平;离子液体对甲基丙烯醛氧化酯化反应的影响[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4年06期
20 王玉新,李丹东,曹祖宾,高鹏,袁秋菊;室温氯铝酸离子液体络合吸附噻吩类硫化物的研究[J];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200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詹天荣;张魁英;张伟;侯万国;;新型含羟基离子液体的绿色合成[A];中国化学会第十二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陈玉娟;陈晶;张洪浩;卓克垒;王键吉;;离子液体在糖水溶液中的电导性质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十五届全国化学热力学和热分析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10年
3 马晶晶;刘千阁;卓克垒;王键吉;;不同温度下离子液体在水溶液中的活度系数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十五届全国化学热力学和热分析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10年
4 李建申;张建玲;韩布兴;赵悦菊;王前;;表面活性剂/离子液体/水体系的相行为及微乳液的形成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十五届全国化学热力学和热分析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10年
5 马森;于淑娟;;蔗渣纤维素在离子液体中的均相戊二酸化研究[A];2010年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分会学术年会暨华南地区农产品加工产学研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6 杨培霞;安茂忠;李海先;李吉丹;王福平;;离子液体中电沉积金属镍的研究[A];2007(第13届)全国电子电镀学术年会暨绿色电子制造技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7 毕晓静;肖军华;;基于樟脑的新型手性离子液体[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1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8 荆俊;李志勇;裴渊超;王键吉;;氨基酸酯离子液体对药物分子的萃取分离性能[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1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9 薛鲁燕;黄锡荣;;适宜漆酶催化活力表达的新型离子液体微乳液的构建[A];中国化学会第十三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10 纪德军;孙研;刘艳升;仵浩;严峻;胡玉峰;;微波法合成离子液体的实验研究[A];第九届全国化学工艺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勇冰;咪唑离子液体在辉光放电等离子体金属离子还原中的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2 胡玉;离子液体稳定的金属纳米粒子催化加氢性能的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0年
3 赵新华;离子液体中清洁氧化过程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蒋栋;离子液体的构效关系及其在有机合成中的拓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朱学英;若干离子液体的结构、合成和催化机理及其与溶剂相互作用的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6 杨雪;功能化离子液体的合成及在金属催化中的应用[D];天津大学;2009年
7 巩凯;功能化离子液体的研究及其在缩合反应中的应用[D];南京理工大学;2009年
8 戎梅竹;功能离子液体合成与催化环状碳酸酯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9 王慧勇;离子液体在溶液中的簇集行为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0年
10 王影;分散液液微提取在环境水样和生物样品处理中的应用[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卓;离子液体在等离子体甲烷转化过程中作用的研究[D];大连轻工业学院;2007年
2 韩志飞;功能化离子液体的合成及对二氧化硫的吸收[D];河北理工大学;2010年
3 魏会芳;离子液体中纤维素催化转化制5—羟甲基糠醛[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4 杨彩茸;离子液体的制备及在汽油脱硫中的应用[D];西北大学;2010年
5 李滨;功能化离子液体及其衍生物在有机反应中的应用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6 陈灵波;氯化咪唑Fe基离子液脱硫剂的合成及构效关系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0年
7 聂阳;功能化离子液体的物性测定及其固定二氧化碳性能研究[D];河北理工大学;2010年
8 白金芳;以氨基酸为原料合成光学活性离子液体及其结构表征[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9 栾和鑫;离子液体与烷基芳基磺酸盐的协同效应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10年
10 张娟娟;硅胶固定化离子液体富集分离天然产物中的活性成分[D];南昌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驻华盛顿记者 张孟军;化学新宠——离子液体[N];科技日报;2001年
2 肖化;全球离子液体市场快速扩张[N];中国化工报;2010年
3 柯旺;新的溶剂——离子液体[N];北京科技报;2001年
4 李峰 段立斌;我国离子液体研究达到新高度[N];甘肃日报;2003年
5 本报记者 李宏乾;离子液体:节能减排有作为[N];中国化工报;2010年
6 王秀兰;我国离子液体研究取得新进展[N];中国化工报;2003年
7 李宏乾;绿色溶剂:离子液体正迈向产业化[N];中国化工报;2003年
8 姚笛;我国离子液体研究取得重大突破[N];中国环境报;2003年
9 王立朝 纪晓阳;离子液体研究领域获重大突破[N];甘肃日报;2002年
10 ;偌大冰山刚刚掀开一角[N];中国化工报;200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