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类非线性切换T-S模糊系统的控制设计问题
【摘要】:由于切换系统在实际生活中存在着广泛的应用,因此对于切换系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在模糊T-S模型的框架下,着重研究几类非线性切换T-S模糊系统的控制设计及稳定性分析问题。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一类含有不可测前件变量的切换系统,在依赖状态切换的框架下,提出一种基于状态观测器的鲁棒模糊输出反馈控制设计问题。通过使用一步法得到了线性矩阵不等式(LMI)形式的模糊输出反馈控制条件;采用状态空间分割原理与多Lyapunov稳定性理论相结合,给出切换信号设计方案并保证模糊闭环切换系统在给定的切换信号下达到稳定。利用Matlab软件进行验证所提出控制理论的正确性与有效性。(2)针对一类含有执行器饱和的模糊切换时滞系统,研究模糊闭环切换系统的稳定性及基于状态观测器的输出反馈控制设计问题。基于平行分布补偿(PDC)算法,给出模糊输出反馈控制设计方法。最后,运用Lyapunov函数稳定性理论、平均驻留时间(ADT)方法,给出模糊闭环切换系统的稳定条件。仿真算例验证所提出的控制理论的正确性。(3)针对一类含有执行器故障的模糊切换时滞系统,提出一种自适应输出反馈容错控制方案。根据平均驻留时间方法和Lyapunov函数理论,证明所提出的模糊控制方法能够保证切换时滞系统在含有执行器故障情况下渐近稳定。应用仿真软件验证模糊自适应容错控制方法的可行性。(4)针对一类含有输入时滞的模糊切换随机系统,给出一种基于状态观测器的输出反馈模糊控制设计方法。应用Lyapunov函数理论、伊藤微分公式及平均驻留时间方法,给出并证明模糊随机切换系统是p时刻指数稳定。数值仿真和质量-弹簧-阻尼系统的实例仿真验证所提出的控制理论和方法的正确性与有效性。
|
|
|
|
1 |
薛梅;李凌云;王文胜;杨文潮;;基于新模糊系统与T-S模糊系统的比较与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9年22期 |
2 |
曾珂,张乃尧,徐文立;典型T-S模糊系统是通用逼近器[J];控制理论与应用;2001年02期 |
3 |
曾珂,张乃尧,徐文立;线性T-S模糊系统作为通用逼近器的充分条件[J];自动化学报;2001年05期 |
4 |
刘晓东,张庆灵,王岩;关于T-S模糊系统的稳定性[J];东北大学学报;2002年06期 |
5 |
刘晓华,冯恩民,陈卫田,王秀红;一类模糊系统的逼近问题[J];控制与决策;2002年04期 |
6 |
杜新宇,张乃尧;二叉树型分层模糊系统的等效性分析[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7期 |
7 |
闫文松,季巍,马克茂;T-S模糊系统的二次镇定研究[J];汽轮机技术;2004年04期 |
8 |
张钊,裴燕玲,郑爱红;任意隶属度函数模糊系统的逼近特性[J];中国工程科学;2005年08期 |
9 |
唐肝翌;邓辉文;张栒;;规则不完备的模糊系统新规则在线生成[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6年11期 |
10 |
孙海蓉;毛新静;韩璞;焦嵩鸣;;基于规则选取和补偿运算的模糊系统建立方法[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
11 |
刘慧林;游文虎;冯汝鹏;;具有通用逼近性的T-S模糊系统的充分条件[J];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
12 |
杨红;赵军;;具有松弛条件的一类切换模糊系统的稳定性分析[J];控制与决策;2007年01期 |
13 |
刘福才;马丽叶;邵慧;裴润;;一类非线性T-S模糊系统的通用逼近性[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07年01期 |
14 |
周林娜;张庆灵;杨春雨;;T-S模糊系统的二次稳定[J];控制工程;2007年02期 |
15 |
丁宝苍;雷兆明;邹涛;;采用双交叠模糊分划的T-S模糊系统的稳定性分析[J];控制与决策;2007年04期 |
16 |
王健;张香燕;张乃尧;;一类二叉树型分层模糊系统的等效性条件[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7期 |
17 |
王宁;孟宪尧;;齐次T-S模糊系统的逼近性能[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
18 |
潘俊涛;王仁明;黄悦华;;基于模糊Lyapunov-Krasovskii函数的T-S模糊系统的H_∞控制[J];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5期 |
19 |
周林娜;张庆灵;胡跃冰;杨春雨;;T-S模糊系统的稳定性分析与镇定控制器设计[J];控制理论与应用;2007年06期 |
20 |
杨俊萍;陶煌;;带饱和现象的T-S模糊系统的稳定性分析[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