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文化视野下郑汴洛黄河休闲渔业发展研究
【摘要】:休闲渔业是一种新型渔业发展方式和新型休闲旅游方式。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传承和利用渔文化有利于推进休闲渔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有利于拓展休闲渔业功能,培育休闲渔业发展新动能。当前,黄河休闲渔业一方面面临生态保护的巨大压力和生存困境,一方面也面临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成为国家战略、在郑汴洛沿黄区域“打造世界级的黄河文化旅游带”等重大历史机遇。调查研究基于渔文化的视野,以郑汴洛黄河休闲渔业发展为研究对象,借鉴国内外休闲渔业发展经验,在尽可能详尽地发掘整理,归纳提炼郑汴洛黄河渔文化的内涵、特征的基础上,客观分析郑汴洛黄河休闲渔业发展面临的问题,渔文化利用的不足,并借助相关理论探索“黄河渔文化+休闲渔业”融合的“文渔一体化”创新发展思路,重新对郑汴洛地区休闲渔业进行定位,提出有理论依据且切合实际的郑汴洛休闲渔业发展思路。研究发现郑汴洛黄河渔文化具有突出的历史性、丰富的多样性、长期的先导性、广泛的民间性等四大特征。黄河渔文化的内涵也十分丰富,品类多样:物质文化内涵主要包括渔村渔场文化、渔船渔具文化、渔业景观和观赏鱼市场文化;非物质文化内涵主要有图腾文化、食鱼文化、艺术文化、信仰文化、休闲文化、鲤鱼文化和养殖文化等;制度文化涉及社会制度、社会规范和社会组织等内涵。研究借鉴傅才武“文旅一体”理论提出了郑汴洛黄河渔文化与休闲渔业融合发展的理论模型,即通过“文渔”休闲渔业装置的设计,吸引并唤醒消费者自身的文化身份实施消费行为。研究最后提出郑汴洛黄河休闲渔业在渔文化视野下进一步优化发展的思路和建议:第一,郑汴洛休闲渔业发展应以“文渔一体化”为核心;第二,确立郑汴洛黄河休闲渔业文渔产业发展定位;第三,加强郑汴洛黄河渔文化的保护、研究和利用工作;第四,建立基于消费者可感知体验的“文渔”符号系统;第五,构建“一核两翼多点的”黄河休闲渔业产业空间布局;第六,打造文渔融合的休闲渔业精品;第七,讲好黄河渔文化故事;第八,坚持把人才引进和培养作为第一要务。研究有助于拓展河南省文旅事业的视野和范围,丰富“世界级的黄河文化旅游带”的资源和内涵,对于直接服务于乡村振兴大局,促进渔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升级,增加渔民收入,具有实践上的指导意义,也为相关部门提供了决策参考和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