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初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与疑似病例的比较研究及聚集性疫情的特征描述
【摘要】:目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是一种由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冠状病毒2(SARS-CoV-2)所导致的一种肺炎,传染能力较强,密切接触是其主要传播途径。有研究表明,COVID-19的潜伏期为1-14天,以3-7天为主。最常见的症状主要是发烧、乏力、咳嗽等,还可见头痛、鼻塞、咽痛、肌肉及关节酸痛等。需注意的是,COVID-19的流行时期、传播途径、潜伏期与流感一致,且患者的常见症状也与流感相似。因此,本研究通过对沈阳市COVID-19确诊病例与疑似病例的比较研究及聚集性疫情的调查分析有助于发现两组病例之间的差异,从而实现COVID-19与其他相似疾病的鉴别诊断,有效遏制该疾病传播的目的。方法:选取沈阳市各定点医院2020年1月20日至2020年5月13日期间报告的58例COVID-19确诊病例和776例COVID-19疑似病例。采用面对面以及调查问卷进行调查。主要调查内容包括:年龄、性别、职业、现住址、既往史、发病日期、调查采样日期、病例诊断日期、旅居史、接触史、病例来源及来源地区、活动轨迹、密切接触者、关联病例,若为输入病例还要收集病例的抵沈日期、所乘交通工具、途经地点、早期临床表现、最高体温、血常规检测结果、病原学检测结果、肺部病理变化的病变类型、病变位置、累及肺叶、聚集性疫情的起数及每起集群包含的病例数。统计分析病例的上述调查资料,结合问卷调查的内容,采用Excel 2007整理数据、SPSS 23.0分析数据,初步探讨沈阳市COVID-19确诊病例与疑似病例的比较研究及聚集性疫情的调查分析。结果:1.通过比较确诊病例与疑似病例人口学特征发现,两组病例在职业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确诊病例以学生为主,而疑似病例以工作人员为主。2.通过比较确诊病例与疑似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发现,两组病例在旅居史、接触史、病例来源方面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确诊病例主要以非湖北旅居史、湖北接触史、境外输入为主,而疑似病例主要以无旅居史、非湖北接触史为主。3.通过比较确诊病例与疑似病例的临床特征发现,两组病例在早期临床表现、最高体温、血常规检测方面在统计学上均有差异(P0.05)。两组病例早期临床表现都以发热为主,最高体温多集中于低热(37.3-38℃)和中热(38.1-39℃),血常规检测方面WBC(10~9/L)、N(%)以及L(%)主要表现都以正常为主。4.通过比较确诊病例与疑似病例的影像学特征得出,两组病例在病变类型、病变位置、累及肺叶方面在统计学上均有差异(P0.05)。确诊病例中肺部的病变类型以斑片影及磨玻璃影为主,而疑似病例以其他改变为主。两组病例肺部的病理改变主要呈双肺散在分布为主。5.通过对聚集性疫情的调查分析发现,SARS-CoV-2在潜伏期时可通过人际进行传播。结论:1、沈阳市初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与疑似病例在职业及流行病学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在临床和影像学特征方面也存在显著差异。2、通过家庭内和旅行的聚集性疫情的调查分析,进一步证实,暴露于同一空间会增加感染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