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超声心动图在评价阵发性房颤患者心脏功能及预测冷冻球囊导管消融术后复发的价值

宋晓坤  
【摘要】:目的:心房颤动(房颤)为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阵发性房颤(PAF)是房颤进展的早期阶段,对PAF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进行评估并及时干预可防止其进展为持续性房颤。目前,对PAF患者左心房结构重构和功能的研究较多,而对左心房电重构和心室功能的研究相对不足。然而,左心房电重构与房颤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并且房颤与心力衰竭互为因果。因此,对PAF患者的心脏结构和功能进行全面评价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缺血性脑卒中是房颤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准确预测其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2012年欧洲心律协会房颤导管和外科治疗共识中推荐CHA_2DS_2-VAS_C评分用于非瓣膜性房颤缺血性脑卒中风险评估。有研究表明左心房扩大与房颤患者缺血性脑卒中风险相关,并可作为CHA_2DS_2-VAS_C评分的栓塞风险分层的参考指标。然而大部分PAF患者左心房并无明显扩大,因此,应用超声心动图全面评价心脏结构和功能尤为重要,以期寻找可以预测PAF患者缺血性脑卒中风险的超声心动图参数。冷冻球囊导管消融术(CBCA)是治疗PAF的新的导管消融技术,但术后仍存在较高的复发率。临床指南尚未推荐评价导管消融术后房颤复发的评分方法。CHA_2DS_2-VAS_C评分、CAAP-AF评分和BASE-AF_2评分是文献中报道的可用于评价导管消融术后房颤复发的评分方法,但是否可用于评价PAF患者CBCA术后复发尚不明确。此外,超声心动图参数在评价PAF患者CBCA术后复发中的应用价值亦尚不明确。因此,本研究旨在全面探讨应用超声心动图评估PAF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及对缺血性脑卒中风险的预测价值。同时,探讨超声心动图参数对CBCA术后房颤复发的预测价值,以期为临床病情评估、指导治疗及评价预后提供重要的参考。方法:1、研究对象:选取我院心内科行CBCA的PAF患者146例,同期健康对照组132例。(1)一般临床情况:年龄、性别、合并疾病(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等。(2)血生化参数:血脂、血糖、尿酸、肌酐等。2、图像采集与分析:患者在术前3天内窦性心律下行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心房及心室结构和功能参数。(1)左心房结构和功能参数:左心房前后径(LA-ap)、左心房容积指数(LAVI)、左心房储器期应变(LASr)、左心房管道期应变(LAScd)、左心房泵期应变(LASct)及左心房电机械传导时间(LAEMT)等。(2)右心房结构和功能参数:右心房横径(RA-t)、右心房长径(RA-l)、右心房面积(RAA)、右心房储器期应变(RASr)、右心房管道期应变(RAScd)及右心房泵期应变(RASct)等。(3)左心室结构和功能参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LVGLS)及左心室舒张功能等。(4)右心室结构和功能参数:右心室基底横径(RV-b)、右心室舒张末期面积(RVEDA)、右心室收缩末期面积(RVESA)、右心室面积变化率(RVFAC)、右心室整体纵向应变(RVGLS)及右心室舒张功能等。3、CHA_2DS_2-VAS_C评分、CAAP-AF评分和BASE-AF_2评分:根据评分系统中各个参数的赋值,计算出每个患者的分值。4、CBCA术后随访:随访包括早期复发随访和晚期复发随访,所有患者术后均进行定期门诊和电话随访,分别在术后1、3、6、12个月及以后每6个月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如有心悸,胸闷等症状,立即行心电图检查。5、研究终点:房颤早期复发定义为术后3个月内心电图或24小时动态心电图记录到的至少持续30秒的房扑、房速或房颤,此期间被定义为空白期。房颤晚期复发定义为术后3个月至12个月心电图或24小时动态心电图记录到的至少持续30秒的房扑、房速或房颤。6、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例和百分比表示。两组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多组间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组计数资料比较采用c~2检验。所有假设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各参数与高CHA_2DS_2-VAS_C评分(≥2分)的关系,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检测各参数对高CHA_2DS_2-VAS_C评分的诊断效能。此外,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可预测房颤早期复发的参数,应用Cox回归分析确定可预测房颤晚期复发的参数。通过比较似然比检验获得的c~2值来评价各模型的预测能力。应用Kaplan-Meier曲线及log-rank检验比较组间晚期复发的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超声心动图评价PAF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改变(1)心房结构和功能改变与Con组比较,PAF组患者LA-ap、LAVI显著增大(P0.001),而应变LASr、LAScd及LASct均显著减小(P0.001),左心房电机械传导时间(LAEMT)显著延长(P0.001)。提示PAF患者左心房的储器功能、管道功能及泵功能减低,左心房电传导速率减低。其中,PAF组仅有38例(26%)患者LAVI大于正常值,提示大部分PAF患者左心房大小处于正常值范围内。与Con组比较,PAF组患者RA-l、RAA显著增大(P0.05),而应变RASr、RAScd显著减小(P0.001)。提示PAF患者右心房储器功能、管道功能减低。其中,PAF组仅有10例(6.8%)患者RAA大于正常值,提示大部分PAF患者右心房大小处于正常值范围内。(2)心室结构和功能改变与Con组比较,PAF组患者LVEDD、LVESD、LVEDV、LVESV显著增大(P0.05),LVEF、LVGLS显著减低(P0.001),LVDD比例增加(P0.05)。其中,PAF组仅有14例(9.6%)患者LVEDD大于正常值,提示大部分PAF患者左心室大小处于正常值范围内;PAF组所有患者LVEF均处于正常值范围内;PAF组有124例(84.9%)患者LVGLS小于正常值,提示大部分PAF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受损;PAF组有77例(52.7%)患者发生LVDD,提示部分PAF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减低。与Con组比较,PAF组患者RV-b、RVESA显著增大(P0.05),RVFAC、RVGLS显著减低(P0.05)。其中,PAF组所有患者RV-b、RVESA均处于正常值范围内,提示PAF患者右心室大小尚处于正常范围内;PAF组有37例(25.3%)患者RVFAC小于正常值,提示少部分PAF患者右心室收缩功能受损。2、PAF患者超声心动图参数与高CHA_2DS_2-VAS_C评分的关系共纳入146例PAF患者,平均年龄61.65±8.96岁,男性76例(52.1%)。患者平均CHA_2DS_2-VAS_C评分为1.95±1.23,根据CHA_2DS_2-VAS_C评分将患者分为低CHA_2DS_2-VAS_C评分组(2分,61例)和高CHA_2DS_2-VAS_C评分组(≥2分,85例)。高CHA_2DS_2-VAS_C评分组患者LAEMT显著增大(P0.05),LVDD比例增大(P0.05)。LAEMT和LVDD是高CHA_2DS_2-VAS_C评分的独立预测因子。LAEMT≥216.5ms时,预测高CHA_2DS_2-VAS_C评分(≥2分)的敏感度为84.7%,特异度为50.8%(AUC=0.72,P0.001),LVDD预测高CHA_2DS_2-VAS_C评分(≥2分)的敏感度为70.1%,特异度为55.9%(AUC=0.63,P0.05),联合LAEMT和LVDD预测高CHA_2DS_2-VAS_C评分的敏感度为89.3%,特异度为60.7%(AUC=0.81,P0.001)。联合LAEMT和LVDD显著提高了对高CHA_2DS_2-VAS_C评分的诊断效能(P0.001)。3、超声心动图参数对PAF患者CBCA术后早期复发的预测价值146例PAF患者中,术后3个月内随访,共42例(28.8%)PAF患者出现CBCA术后早期复发。按照是否有早期复发分为早期复发组42例(28.8%)和无早期复发组104例(71.2%)。其中,24例(57.1%)患者手术3个月后自行恢复窦性心律,18例(42.9%)患者发展为晚期复发。CAAP-AF评分可预测PAF患者CBCA术后早期复发(P0.05),而CHA_2DS_2-VAS_C评分不能预测PAF患者CBCA术后早期复发(P0.05)。LASr和LVGLS是PAF患者CBCA术后早期复发的独立预测因子,且可增值CAAP-AF评分预测PAF患者CBCA术后早期复发。CAAP-AF评分(c~2=5.68)联合超声心动图参数LASr和LVGLS后预测PAF患者CBCA术后早期复发的能力显著增强(c~2=22.17,P0.001)。ROC曲线结果显示,LASr≤25.84%时,预测PAF患者CBCA术后早期复发的敏感度为81.8%,特异度为73.5%(曲线下面积AUC=0.77,P0.001);LVGLS≥-17.15%时,预测PAF患者CBCA术后早期复发的敏感度为90.2%,特异度为46.1%(曲线下面积AUC=0.73,P0.001)。4、超声心动图参数对PAF患者CBCA术后晚期复发的预测价值146例PAF患者中,平均随访时间为11.59±4.74(4-24)月,共43例(29.5%)PAF患者出现CBCA术后晚期复发。平均晚期复发时间为7.26±2.87(4-12)月。按照是否有晚期复发分为晚期复发组43例(29.5%)和无晚期复发组103例(70.5%)。晚期复发的43例患者中,包括18例(41.9%)早期复发的患者。BASE-AF_2评分可预测PAF患者CBCA术后晚期复发(P0.05),而CHA_2DS_2-VAS_C评分和CAAP-AF评分不能预测PAF患者CBCA术后晚期复发(P0.05)。LAEMT和LVGLS是术后晚期复发的独立预测因子,且可增值BASE-AF_2评分预测PAF患者CBCA术后晚期复发。BASE-AF_2评分(c~2=15.44)联合LAEMT和LVGLS后预测PAF患者CBCA术后晚期复发的能力显著增强(c~2=20.31,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LAMET≥221.76ms时,预测PAF患者CBCA术后晚期复发的敏感度为60.5%,特异度为70.0%(AUC=0.63,P0.05);LVGLS≥-16.03%时,预测PAF患者CBCA术后晚期复发的敏感度为88.4%,特异度为37.0%(AUC=0.64,P0.05)。Kaplan-Meier曲线分析显示,LAEMT≥221.76ms的患者术后晚期复发的发生率显著高于LAEMT221.76ms的患者(P0.05),LVGLS≥-16.03%的患者术后晚期复发的发生率显著高于LVGLS-16.03%的患者(P0.05)。结论:1、PAF患者左心房储器功能、管道功能及泵功能受损,左心房电机械传导时间延长;右心房储器功能、管道功能受损;左心室整体收缩功能及舒张功能受损;右心室整体收缩功能受损。2、LAEMT和LVDD是PAF患者高CHA_2DS_2-VAS_C评分(≥2分)的独立预测因子,且联合LAEMT和LVDD显著提高诊断效能。3、CAAP-AF评分可预测PAF患者CBCA术后早期复发,LASr和LVGLS是PAF患者CBCA术后早期复发的独立预测因子,且可增值CAAP-AF评分预测PAF患者CBCA术后早期复发。4、BASE-AF_2评分可预测PAF患者CBCA术后晚期复发,LAEMT和LVGLS是PAF患者CBCA术后晚期复发的独立预测因子,且可增值BASE-AF_2评分预测PAF患者CBCA术后晚期复发。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6条
1 黄健强;蔡志雄;陈平;;绝经后女性阵发性房颤患者超声心动图的特点[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8年03期
2 朱小芳;李良海;;持续正压通气联合导管消融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伴阵发性房颤患者的疗效观察[J];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14年04期
3 柯向群;;西宁地区经皮冷冻球囊导管消融术治疗阵发性房颤的护理体会[J];青海医药杂志;2015年08期
4 许哲通;冯志霞;王茜;朱露芳;张晓敬;吕玉红;王有余;;33例孤立性阵发性房颤患者的超声心动图分析[J];热带医学杂志;2015年09期
5 吴金涛;董建增;桑才华;汤日波;杨朝宽;马长生;;起搏器植入对病窦综合征阵发性房颤患者导管消融术后复发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年22期
6 刘桂全;赵鹏飞;;夫妇受精神刺激均诱发房颤[J];中级医刊;1989年08期
7 张昆;刘倩;谢晨;张耀霞;于婷婷;孙路路;;冷冻球囊导管消融治疗阵发性房颤的护理配合[J];护士进修杂志;2015年02期
8 高白;;超声心动图对阵发性房颤患者左心功能的评价[J];中国医学工程;2013年12期
9 骆合德;邱一华;冯金忠;;射频消融肺静脉电隔离术治疗阵发性房颤20例[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2006年03期
10 李百兰,王绍军;阵发性房颤转为持续性房颤的临床特点和超声心动图改变[J];交通医学;1996年04期
11 陈利铭;;按摩辅助治疗阵发性房颤1例[J];福建医药杂志;2018年04期
12 付蕾;孙国建;何浪;钟诚;欣明花;沈法荣;;探讨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后早期复发与炎症反应和细胞外基质生物标志物的关系[J];中国现代医生;2017年24期
13 杨俊娟,丁燕生,周菁;节段性肺静脉电隔离术后心房颤动早期复发的处理对策[J];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04年06期
14 王毛丫;仇兴标;刘旭;杨奕清;周立;谭红伟;;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后早期复发的标志物[J];国际心血管病杂志;2012年05期
15 刘佳;吕秀章;李一丹;王丽;孙兰兰;孔令云;;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左心房大小与功能的超声心动图研究[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6年09期
16 杨庆业;蒋晨阳;盛夏;刘强;蒋汝红;张祖文;;阵发性房颤术后复发与肺静脉电位传导及肺静脉外异位灶的关系探讨[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14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1例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发房颤患者的急救护理[A];2018年浙江、江苏两省急诊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8年
2 杨庆业;蒋晨阳;盛夏;刘强;蒋汝红;张祖文;;阵发性房颤肺静脉未恢复传导的复发房颤消融[A];2014年浙江省心电生理与起搏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4年
3 郑佳予;王春生;洪涛;宋凯;;微创不停跳肺静脉隔离术治疗阵发性房颤一例报道[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胸心血管外科学术会议暨2007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青年医师论坛论文集心血管外科分册[C];2007年
4 陈青青;王伟彬;胡红杰;林兰芬;陈延伟;;基于深度学习的放射组学模型预测肝癌术后早期复发[A];2019浙江省医学会放射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19年
5 唐燕来;梁聪;刘小俭;李毓;张晓莉;谭惠珍;黄礼彬;罗学群;;miR-155-5p靶向下调FOXO3a信号通路促进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早期复发[A];2017年中国肿瘤标志物学术大会暨第十一届肿瘤标志物青年科学家论坛论文汇编[C];2017年
6 周燕翔;陈金玲;曹省;马媛媛;周青;郭瑞强;;双多普勒同步取样技术评价阵发性房颤患者心房内及心房间同步性[A];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十三届全国超声心动图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6年
7 程晖;蒋汝红;刘强;陈世权;盛夏;蒋晨阳;;中国阵发性房颤患者压力指导下射频消融术适当压力值探索研究:单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A];2015年浙江省心电生理与起搏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5年
8 黄忠朝;陈真诚;赵于前;;基于支持向量机的阵发性房颤自动终止预测研究[A];中国生物医学工程进展——2007中国生物医学工程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9 曾东风;陈幸华;孔佩艳;张曦;李杰平;刘红;;大剂量IL-2治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早期复发临床观察[A];第13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C];2011年
10 牛海燕;王建华;;三维超声心动图和应变显像评价高血压并发阵发性房颤患者的左房结构和功能[A];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十三届全国超声心动图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6年
11 蒋晨阳;;诱导策略提高超重的阵发性房颤患者射频消融的成功率[A];2011年浙江省心电生理与起搏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12 陈洁;;阵发性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围手术期抗凝药物合理应用[A];第五届临床药学实践案例分析与合理用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13 罗银丽;;下腔静脉支架脱入右室1例[A];2019年浙江省医学会超声医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19年
14 张莹;何宁;;超声心动图在结核性缩窄性心包炎诊断中的应用[A];2019年浙江省医学会超声医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19年
15 吴道珠;肖莉莉;王亮;刘咏芳;李崇寿;寇红菊;李秀云;詹坤高;陈晓乐;林玲玲;;实时3D超声心动图在二尖瓣裂中的应用[A];2019年浙江省医学会超声医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19年
16 寿列军;;超声心动图结合N-端脑利钠肽前体评价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不同左室构型左心室功能[A];2019年浙江省医学会超声医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19年
17 傅行鹏;;超声心动图在诊断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伴感染性心内膜炎中的价值[A];2019年浙江省医学会超声医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19年
18 俞劲;徐玮泽;叶菁菁;杨秀珍;;单纯胸超声心动图引导下儿童经股动脉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A];2019年浙江省医学会超声医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19年
19 俞劲;;剑突下切面诊断小儿无顶冠状静脉窦综合征的研究[A];2020年浙江省医学会超声医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20年
20 何志宏;张羽;牛永华;陈云燕;张薇;狄文;;正常妊娠孕妇孕期常用超声心动图指标的测定及参考值的确定[A];2019长三角围产医学学术会议暨浙江省围产医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1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7条
1 宋晓坤;超声心动图在评价阵发性房颤患者心脏功能及预测冷冻球囊导管消融术后复发的价值[D];中国医科大学;2021年
2 杨德彦;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后非常早期复发对晚期复发的预测作用[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9年
3 沈文志;非阵发性房颤的导管射频消融策略及预后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8年
4 陈俊安;转子消融治疗阵发性房颤术后早期复发率评估[D];上海交通大学;2018年
5 沈璟;基于早期复发风险模型和二代测序的胰腺癌个体化诊疗策略[D];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2019年
6 朱俊;肺静脉电活动与心房基质在阵发性房颤射频消融术后远期复发的作用与机制探讨[D];浙江大学;2016年
7 马改改;心房颤动患者左室舒张及收缩功能的超声心动图评估与改进方法探讨[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8年
8 闫艳;超声心动图定量评价房颤患者射频消融前后心脏结构功能的临床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8年
9 张耀;胶质母细胞瘤术后早期复发与假性进展的鉴别诊断模型[D];中南大学;2014年
10 陈立军;超声心动图评价冠心病左心功能临床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7年
11 史浩颖;超声心动图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12 韩宇;食管超声心动图引导技术在房、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中的应用研究[D];郑州大学;2016年
13 兰亭玉;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对左心室功能的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4年
14 曾聪;血清MCP-1浓度对持续性房颤患者左房纤维化程度及射频消融术后早期复发的预测作用[D];上海交通大学;2020年
15 缪长青;心房颤动二次导管消融术后一年再次复发相关危险因素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9年
16 樊丽姿;超声心动图与心血管造影诊断右室双出口的对比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17 江勇;超声心动图评价Ebstein畸形的临床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蔡丽云;阵发性房颤导管消融术后复发的预测因素探讨[D];重庆医科大学;2011年
2 李萌;超声心动图评价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冷冻球囊消融术后复发的预测因子[D];中国医科大学;2020年
3 杨宇峰;一种基于散点图特征的阵发性房颤自动检测方法[D];西北大学;2018年
4 王子珂;清心化痰方预防阵发性房颤痰热扰心型的临床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8年
5 陈紫凡;DC值变化率对阵发性房颤患者CPVI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D];苏州大学;2018年
6 孙亚楠;阵发性房颤自动检测方法研究[D];西北大学;2019年
7 贾美雪;阵发性房颤经验消融与量化消融的对比性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9年
8 周仪梦;VisiTag指导下阵发性房颤导管消融的临床研究[D];皖南医学院;2019年
9 肖源;第二代冷冻球囊消融与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性房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荟萃分析[D];南昌大学;2018年
10 骆荣华;高血压病阵发性房颤部分相关因素研究[D];浙江大学;2001年
11 周伟;术前MRI评估肝细胞癌分化程度及肿瘤根治性切除后早期复发风险的临床价值[D];南昌大学;2019年
12 施显茂;乙肝相关性肝癌BCLC-A期患者术后早期复发转移的危险因素分析[D];广西医科大学;2019年
13 刘亚楠;TACE术对肝癌肝切除术后早期复发的影响[D];郑州大学;2019年
14 张杰;双表型肝细胞癌的诊断方法以及双表型与早期复发的相关性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8年
15 向骁;长链非编码RNASNHG16在肝细胞癌术后早期复发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8年
16 李良涛;SERPINB3在肝细胞肝癌中的表达与术后早期复发的关系[D];吉林大学;2018年
17 任訾娟;房颤射频消融术后早期复发和晚期复发危险因素分析[D];安徽医科大学;2018年
18 杨针;1.术前血清AFP水平与肝细胞肝癌术后早期复发的相关性分析 2.Gal和PEI修饰的磁性纳米颗粒介导siRNA对肝癌的靶向治疗[D];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2018年
19 陈攀;术前NLR、PLR和SII对肝癌根治术后肿瘤早期复发的预测价值[D];郑州大学;2018年
20 徐苏苏;探讨Graves病药物治疗停药时血清TSH切点值与早期复发的关系[D];青岛大学;201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杨锐;阵发性房颤根治达90%[N];健康时报;2005年
2 陈汉桥;大连介入治疗阵发性房颤疗效显著[N];健康报;2003年
3 王继亮 聂文闻;王新房:现代超声心动图之父[N];健康报;2021年
4 张中桥;超声心动图有助于 CVHD 早期诊断[N];中国医药报;2007年
5 张中桥;超声心动图为CVHD早期诊断提供“担保”[N];医药经济报;2007年
6 记者 陶婷婷;全球首个全人群大规模超声心动图筛查完成[N];上海科技报;2021年
7 记者 刘海英;左心室导管消融术可致脑损伤[N];科技日报;2017年
8 记者 顾泳;揭示早期复发肝癌免疫特征[N];解放日报;2021年
9 本报记者  马艳红;让房颤导管消融术惠及更多患者[N];中国医药报;2006年
10 记者 黄辛;早期复发肝癌免疫逃逸机制获揭示[N];中国科学报;202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