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GF-C、VEGFR-3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的研究
【摘要】:
目的
80年代起,肺癌已成为全球范围内发病率最高的癌症。肿瘤的淋巴转移是肿瘤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包括肺癌在内的大多数癌症常见的扩散途径。对于大多数人类恶性肿瘤,肿瘤细胞通过淋巴管扩散到局部淋巴结是临床分期的重要指征。淋巴转移是影响术后复发及5年生存率的重要因素,也是外科手术和术后化疗的参考依据之一。淋巴管生成和血管生成为恶性肿瘤细胞脱离原发肿瘤、发生转移提供有利条件。在发生淋巴结转移的肿瘤基质中,常能发现淋巴管的增生和扩张,但其分子机制至今尚未充分阐明,淋巴管形成在淋巴转移中的作用还不清楚。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由于缺乏明确的淋巴管生成因子及特异的淋巴管标记因子,因此对淋巴转移的研究进展缓慢,大多都集中在对血管系统的研究上。
近年来发现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C,VEGF-C)及其受体VEGFR-3,目前认为VEGF-C是相对特异的淋巴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R-3是相对特异的淋巴管标记因子,从而为研究淋巴转移机制开辟了新的途径。本实验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VEGF-C、VEGFR-3的表达、淋巴管密度、血管密度进行检测,并结合完整的临床资料,分析他们的相互关系及其与非小细胞肺癌生物学特征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材料与方法
1.材料
76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蜡块来自辽宁省鞍山肿瘤医院1980
一200年手术切除并有随访资料的标本,标本经10%中性福尔马
林固定,石蜡包埋。另外24例新鲜非小细胞肺癌及正常组织由中
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临床医院胸外科提供。
2.主要试剂和来源
实验药品:浓缩型免抗VEGF-C多克隆抗体购自美国Zymed
实验用品公司;浓缩型免抗VEGFR-3多克隆抗体购自美国Sana
C。二公司;Rll用型 CD34单克隆抗体、Rg用型 s吮p胁i0n-po。-
dase瞩一P)超敏免疫组化山AB显色试剂盒在用型抗体稀释液
均购自福州迈新生物技术开发公司;碱性磷酸酶标记山羊抗兔
IgG二抗购自北京中山生物技术公司;NBT/BCIP显色试剂盒购自
华美生物技术公司。
3.方法
3.l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VEGF—C、VE哑R—3、CD34蛋白表
达采用链霉菌素抗生物素蛋白一过氧化物酶法u—P法人结果
判定:血管密度和淋巴管密度的计数是先于低倍光镜(40倍和100
倍)下确定3个血管着色最密集的区域,然后在200倍视野下计数
微血管,取3个视野的均值作为血管密度或淋巴管密度。VEGF一
C和***FR-3的计数以阳性细胞占癌细胞总数>10%为阳性。
3.2 Western Blot检测 VEGF-C在正常肺组织和非小细胞肺
癌中的表达。取新鲜样品O一2)克加5倍湿重的裂解缓冲液,剪
碎、匀浆超声处理,高速低温离心提取上清蛋白,电泳、转印,经封
闭后加相应的一抗、二抗及显色试剂检测。
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for Windows 10.0统计分析软件,采用t检验、方差
分析、线性相关与回归《’检验等统计学方法,0.of<P<0.05有
统计学差异,P$0.of为有显著统计学差异。对生存数据采用Ka.
plan-Meter分析并绘制生存曲线,用or-rank检验差异性;用
COX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P<0.二者归人模型。
·2·
结 果
1.正常肺组织及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VEGF-CJEGFR-3
的表达
VEGF-C在非小细胞肺癌中定位于癌细胞胞浆,肺癌间质和
癌旁正常肺泡无表达。VEGFR-3定位于癌细胞胞浆和淋巴管内
皮细胞胞浆,VEGF—C阳性和阴性表达的肺癌细胞中的VEGFR
-3表达存在显著性差异。Western blot结果显示,24例新鲜的非
小细胞肺癌组织中,存在分子量大约为29 kDa和31 kDa的蛋白条
带,对应于 VEGF—C蛋白的分子量;NSCLC中 VEGF-C的表达
明显高于正常肺组织。
2.VEGF-C、VEGFR-3表达与 NSCLC临床病理特征关系
有淋巴结转移、淋巴管浸润病例中VEGF-C和VEGFR-3
的表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无淋巴管浸润病例中的表达。VEGF-
C的表达在高分化癌和低分化癌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VEGF-C
与VEGFR-3在肺癌细胞中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组织类
型、血行转移和临床分期无关。
3.血管密度和淋巴管密度与非小细胞肺癌中与VEGF-C表
达及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淋巴管密度与淋巴结转移、淋巴管浸润、TNM分期、VEGF-C
表达呈正相关。与组织类型、分化程度和血行转移无关。MVD与
血行转移JNM分期JEGF-C表达呈正相关,与组织类型、分化
程度、淋巴转移和淋巴管浸润无关。
4.VEGF-C、VEGFR-3表达及微血管密度、淋巴管密度与
非小细胞肺癌预后关系
Kaplan-Meter生存曲线分析,VEGF-C表达与生存率负相
关,log-rnk检验 VEGF-C表达阳性组和表达阴性组的生存曲
线差异有显著性意义。COX多因素分析,VEGF-C表达是影响预
·3·
后有意义的风险因素。微血管密度、淋巴管密度与预后无关。
|
|
|
|
1 |
刘钊;周斌;赵坚;胡晔;朱昌生;张毅;;VEGF-C和VEGFR-3在非小细胞肺癌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J];临床肺科杂志;2010年09期 |
2 |
刘钊;周斌;赵坚;胡晔;朱昌生;张毅;;VEGF-C在非小细胞肺癌血清及淋巴液中的表达及意义[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年04期 |
3 |
郑晓华,赵炜,张培义,靳建亚;VEGF-C及其受体Flt-4在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J];癌变.畸变.突变;2005年04期 |
4 |
郑晓华,兰心刚,高红,赵炜;VEGF-C及其受体Flt-4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
5 |
杨静;束永前;;非小细胞肺癌中VEGF-C、PDGF-BB与淋巴管生成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5期 |
6 |
罗春香;杨润祥;;非小细胞肺癌趋化因子受体7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医学综述;2010年17期 |
7 |
张卫东,肖奇明,胡成平,陈琼;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J];中国医师杂志;2004年03期 |
8 |
王艳;白淑平;王晓红;;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VEGF与P53蛋白表达及意义[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7年11期 |
9 |
陈敏,唐建武;VEGF-C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J];肿瘤;2005年01期 |
10 |
梁瑞韵;江山平;张蔚;郑东辉;;非小细胞肺癌中VEGF的表达及预后意义[J];医学研究通讯;2003年01期 |
11 |
周建国,吴昌归;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J];医学文选;2003年02期 |
12 |
徐建芳,周彩存,易祥华,孔洁,李爱武,张容轩;非小细胞肺癌VEGF的表达与临床相关性[J];中国癌症杂志;2002年06期 |
13 |
龚传明;屈磊;胡海涛;章涛;;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中HPA及VEGF检测临床意义[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9年21期 |
14 |
王艳;白淑平;李乐静;;非小细胞肺癌中VEGF、PCNA及P53的表达[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6年12期 |
15 |
王洋;梁岳培;;抗VEGF和抗EGFR靶向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进展[J];临床医学工程;2011年02期 |
16 |
李昱;王艳;;E-cadherin、VEGF、MMP-9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9年03期 |
17 |
李晓楠,王长友,周春辉,孙雷,白璐璐,郑仁恕;VEGF和MMP-2在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05年04期 |
18 |
吕喜英;李青山;张秀琴;;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与其预后的关系[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7年22期 |
19 |
白桂颖;李凯;;Survivin、COX-2、VEGF在非小细胞肺癌中表达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8年01期 |
20 |
何玲;尚丽娜;杨磊;李晓琴;李敏;;非小细胞肺癌中DPC4基因的表达与bcl-2及VEGF之间的关系[J];卫生职业教育;2011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