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因素与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疗效关系
【摘要】:
目的
研究抑郁和焦虑与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前疼痛程度、术后疼痛程度、术后改善率的关系。
材料和方法
1.临床资料
研究对象为2001年4月~2002年5月住院进行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患者,共计107名,其中男59名,女48名。年龄24~59岁,平均44.13岁。患者术前分别记录性别、年龄、联系方式、工作性质、文化程度、吸烟史、术前疼痛时间、术前腰腿痛程度根据视觉模拟评分(VAS)记录痛觉评分;术前症状、体症评分。
2.术前抑郁评估
选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由Zung编制于1965年。按SDS评分分组:正常组SDS<53分(标准分),抑郁组SDS≥53分(标准分)。
3.选用焦虑自评量表(SAS),由Zung编制于1971年。并按SAS评分分组:正常组SAS<53分(标准分),焦虑组SAS≥50分(标准分)。
4.疗效评价
根据美国脊柱协会制定的60项指标结合我们的临床实际制定出评价量表。术前均经量化评分(共100分)。术后随访评分不包括CT或MRI检查评分,并计算出症状改善率,即(术前症状评分-术后症状评分)/术前症状评分。另外术后随访表内调查
术后生活能力及术后工作情况。术后47名患者进行门诊复查得
到术后体症评分,并计算出症状体症改善率,即(术前症状评分十
术前体症评分一术后症状评分一术后体症评分*(术前症状评分
十术前体症评分人
5.统计分析:采用SPSS 10.0统计分析软件。抑郁组和非抑
郁组之间与焦虑组和非焦虑组之间术前性别、年龄、工作性质、吸
烟史、术前病程、术前总评分。抑郁组和非抑郁组之间与焦虑组和
非焦虑组之间术前疼痛程度、术后疼痛频率、术后疼痛程度、恢复
工作能力、术后症状改善率和术后症状体症改善率分别进行独立
样本l检验。正常组、单纯抑郁组、单纯焦虑组、抑郁及焦虑组之
间症状改善率,症状体症改善率进行方差分析。
结 果
107名患者均经门诊复查、信访、电话随访等方式得到随访资
料,随访时间 6.0-21.1月,平均 11.2个月。患者术前疼痛视觉
模拟评分平均为 5.67。l。54,患者术前病程平均 5.28。5.64,SDS
评分平均为 45.55 L 9.79,SAS评分平均为 M.72。11.53,患者术
后改善率平均为78,27%。ZI.10%。107名研究对象中抑郁组病
人25名(2.4%)焦虑组病人31名门9.0%人
抑郁组与非抑郁组之间比较显示抑郁组术前视觉模拟评分疼
痛评分明显高于非抑郁组。抑郁组术后有更经常疼痛、疼痛程度“
更重和较差术后症状改善率(尸<0.05人抑郁组术后恢复工作
能力和术后症状体症改善率有统计学差异(P<o.05和P<o.
01)
焦虑组和非焦虑组之间术前病程、术前总评分无统计学差异
(P>o.05人焦虑组病人术前视觉模拟评分疼痛评分明显高于非
焦虑组(P<o.05人焦虑组和非焦虑组之间术后疼痛频率、术后
·2·
疼痛程度、术后症状改善率显示焦虑组术后有更经常疼痛、疼痛程
度更重和较差术后症状改善率(P<O.05)和术后症状体症改善
率有统计学差异(P<O.01人
结 论
研究证明术前焦虑与抑郁影响术后改善率,术后患者将有更
多的疼痛频率、疼痛评分,因此我们认为术前对患者进行抑郁与焦
虑的评定是有意义的。因此在外科手术同时进行抗抑郁、抗焦虑
治疗可能将提高手术改善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