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核素肝胆动态显像胆汁动力学研究
【摘要】:
前言
Oddi's括约肌功能障碍(SOD)是近年来临床医生比较关注的胆系功能失调,其发病率较高,尤其是在胆囊切除术后患者中比较容易出现。目前对SOD的诊断比较公认的金标准为内镜下Oddi's括约肌测压法,但由于其为有创性检查且价格昂贵、技术操作复杂、术后并发症发病率高,应用受到限制。国内外学者研究表明核素肝胆动态显像可以定量分析胆汁在胆系内的流向,为一种无创、灵敏、准确的诊断Oddi's括约肌功能障碍(SOD)的方法,但是胆囊切除术后胆汁动力学如何变化研究甚少,本实验的目的在于应用肝胆动态实时显像与定量测定的特点对胆囊结石患者、胆囊切除术后无胆系症状患者及正常对照组的胆汁动力学参数进行对比研究,得出胆囊切除术后患者胆汁动力学的正常变化,从而为诊断Oddi's括约肌功能障碍(SOD)提供依据。
目的
本实验的目的在于应用肝胆动态实时显像与定量测定的特点对胆囊结石患者、胆囊切除术后无胆系症状患者及正常对照组的胆汁动力学参数进行对比研究,得出胆囊切除术后患者胆汁动力学的正常变化,从而为诊断Oddi's括约肌功能障碍(SOD)提供依据。
方 法
实验对象:220年 5月-2002年 12月期间于医大 H院就诊
的单纯胆囊结石患者31例,超声证实为单发或多发胆囊结石;正
常对照组12例,超声证实无胆囊结石;胆囊切除术后患者12例;
所有患者均经血液生化检查排除急慢性肝病,超声检查无肝内外
胆管结石,胆总管直径正常,肝功正常且无胆系疾病症状。
实验方法:所有受试者行咖TC-EHIDA肝胆动态显像,第60
分钟时让患者在2分钟内吃人脂餐(两个油煎鸡蛋入再以1帧/
分的速度采集40分钟。经数据处理得出胆汁排泌参数。
结 果
胆囊切除术后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十二指肠显影时间
(DAT)及胆总管通过时间(HDrt)差异有显著性k值均小于 0.
05X而肝高峰摄取时间门-人半排时间(T;* 胆总管高峰摄取
日间(乙。)及半排日间(T。)差异无显著性(P<O.05)。
胆囊切除术后组与正常对照组脂餐介人后胆总管半排时间较
介人前明显缩短K<0.OO门;胆囊切除术后组与胆囊结石组比较
DATJD’I’I’、胆总管T…及胆总管T;。差异有极显著性汀值均小
于 0·001入胆囊结石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胆囊显影时间 T卜 GBEF
差异有极显著性伸<0.00*,**T、**TI’、胆总管L。及胆总管
*。差异有显著性(P<0.05)。
讨 论
本研究所选胆囊切除术后病例均为术后无胆系症状的病人,
·2·
研究目的在于得出胆囊切除术后患者正常的胆汁动力学变化,从
而为诊断 Oddi’S括约肌功能障碍uOD)提供依据。
正常对照组肝实质的分泌与胆总管压力正常,胆汁的排泌不
受影响,肝脏半排时间变异较小,平均为ZI.4*3.9分;而胆囊结
石组由于部分患者胆囊运动功能发生异常,胆囊的运动与Oddi’S
、括约肌的协调作用受到破坏,以至胆管压力梯度增加,肝内胆汁的
排泌率受到影响,半排时间延长;胆囊切除后,胆囊的周期性充盈
与排空消失,十二指肠的蠕动时相对胆汁的排空没有或影响甚小,
因此胆囊切除术后患者肝脏胆汁排泌无明显变化。
对于胆囊存在的患者,胆汁在消化间期通过胆囊管进人胆囊,
开始胆囊的充盈。正常对照组胆囊开始充盈时间明显早于胆囊结
石组,其原因可能由于胆囊结石患者结石刺激造成胆囊管水肿或
结石本身造成胆囊管狭窄所致。胆囊高峰充盈时间正常对照组均
小于35分钟,且大部分正常对照者于脂餐介人前胆囊已出现自发
收缩,而大部分胆囊结石患者胆囊运动功能低下同时伴有胆总管
通过时间延长,肠道显影延迟。出现GBEF下降的原因可能为胆
囊本身对CCK反应下降或由于胆囊结石刺激造成胆囊管水肿或
结石本身造成胆囊管狭窄有关。
核素肝胆动态显像的定量参数与SO压力相关性良好,因此
SO的压力变化即可通过核素肝胆动态显像的定量参数来反映,本
实验过程中我们应用了脂餐诱导内生CCK并观察了各受检组
Oddi’S括约肌的反应。正常对照组与胆囊切除术后组脂餐介人
后胆总管 TI。较脂餐介人前明显缩短(P<0.001入表明其 Oddi’S
括约肌对 CCK反应正常,脂餐介入后 Oddi’S括约肌松弛,胆汁排
空加速,T;。缩短。而胆囊结石组各受检者对CCK反应不尽一致,
组内变异较大,未进行统计学分析。对于单纯胆囊结石患者胆汁
动力学变异较大,这可能解释为:胆囊充盈期 Oddi’S括约肌关闭,
胆总管内的胆汁通过胆囊管进人胆囊比通过开放的Oddi’S括约
·3·
肌进人十二指肠是一个更慢的过程。
.结 论
本实验结果表明,胆囊切除术后的平均胆汁排空速度较术前
加快,对于胆囊结石患者,胆囊及胆总管胆汁排空率变异较大且在
无胆管梗阻的情况下明显减慢,胆囊切
|
|
|
|
1 |
韩春起,刘晨;肝胆动态显像定量分析正常人肝胆排泄功能的初步探讨[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1999年04期 |
2 |
范存莲;应用核素肝胆动态显像鉴别婴儿黄疸[J];江苏医药;1996年07期 |
3 |
赵春燕,李春林,陈道荫,翁以炳,王宇;用核素肝胆动态显像评价两种门腔静脉分流术的疗效[J];中华核医学杂志;2003年04期 |
4 |
范存莲;应用核素肝胆动态显像鉴别婴儿黄疸[J];中国社区医师;1998年04期 |
5 |
沈洪薰;陈玉泉;黄晔君;陈眠玉;;行气活血汤对T管胆汁中酶活性影响——附26例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82年01期 |
6 |
马荣赓;俞宪民;;阻塞性黄疸时肝胆管胆汁酶活性改变的初步观察[J];江苏医药;1984年11期 |
7 |
蔡端;张延龄;邬建国;;胆汁中胆固醇和胆红素含量相关性研究[J];上海医学;1989年12期 |
8 |
陈欣贵;黄疸病因病机初探[J];新中医;1994年S1期 |
9 |
陈长江;针刺治疗胆结石胆汁潴留案[J];中国中医急症;1994年02期 |
10 |
林琦远,陈明,曾勇,肖路加;胆汁中载脂蛋白AⅠ、AⅡ、B100、CⅡ和CⅢ水平昼夜周期性变化的研究[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03年02期 |
11 |
所广军,张辉,赵中辛,蒋兆彦,韩天权;应用蛋白质印迹技术提高癌胚抗原对胆道肿瘤的诊断特异性[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04年02期 |
12 |
吴高松,邹声泉;胆囊结石患者胆汁对人胆囊癌细胞增殖的影响[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04年02期 |
13 |
文莉,陈靓,舒成仁;几种中药煎液对大鼠胆汁排出的影响[J];时珍国医国药;2005年02期 |
14 |
谭德福,陈涛;复方金石穿对胆石症豚鼠血清及胆汁Ca~(2+)含量的影响[J];陕西中医;2005年03期 |
15 |
余亚红,叶启发;胆汁TNF-α水平的检测对早期预测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临床意义[J];中国医学工程;2005年05期 |
16 |
牟昀雅;余伯阳;;HPLC/MS/MS法分离鉴定罗通定在大鼠胆汁中的代谢产物[J];中国天然药物;2006年06期 |
17 |
王晓刚;孟翔凌;徐阿曼;祁义军;;胆色素结石患者胆道系统幽门螺杆菌研究[J];中华消化杂志;2007年06期 |
18 |
汪丽;王峰;陈瑜;;胆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8年09期 |
19 |
田忠!110003沈阳市,吴硕东!110003沈阳市,李剑明!110003沈阳市,张彩霞!110003沈阳市,杨玉龙!110003沈阳市,郝志强!110003沈阳市;肝胆动态显像对胆管结石手术前后肝胆排泄功能变化的观察[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1999年06期 |
20 |
北京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外科胆石组;人胆石在狗胆囊中的变化[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1975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