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大鼠肺病变及P38 MAPK、NF-κB的作用
【摘要】:
目的
糖尿病血管病变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主要表现,其发生与一些生长因子及血管活性因子密切相关,其发生机制十分复杂,过去对高糖诱导的蛋白质非酶糖基化、多元醇通路异常,二酰基甘油—蛋白激酶C(PKC)通路研究较多,随着分子生物学及其技术的发展,有关细胞信号转导的研究成为最活跃的领域之一。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P38(P38MAPK)激活可能成为参于糖尿病血管并发症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核转录因子(NF-κB)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本实验观察了糖尿病大鼠肺组织及其微血管的组织病理学改变;观察了Ⅳ型胶原酶(MMP2、MMP9)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及细胞信号转导系统重要酶类—PKC、P38MAPK,NF-κB活性的变化,为‘糖尿病肺’研究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
1.动物分组及模型制备:150-170g雄性SD大鼠36只,单笼饲养,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8只)、DM组(18只)。DM组大鼠腹腔内注射链脲佐菌素(STZ)60mg/kg,2天后血糖≥16.7mmol/L的为DM大鼠,正常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各组动物饲养1个月。部分动物处死后速取肺脏,左肺取小组织块迅速送入冰箱(-70℃)备测生化指标及1mm直径组织块2.5%戊二醛固定。另一部分动物经4%多聚甲醛灌注后取肺
组织,用4%多聚甲醛/0 .1%的DEPC溶液固定,48一72h后逐级脱水,常
温石蜡包埋,备做免疫组化染色及原位杂交。
2.特殊染色及HE常规染色及透射电镜观察
网状纤维染色采用Gomori渡银染色方法
胶原纤维染色采用weigert·5 resorein一fuehsin染色法
3.肺组织PKC活性的测定
PKC活性的测定采用改良的Takay法。肺组织溶于粉碎缓冲液,超
声粉碎(50次/管),取上清加ATP反应液,30OC保温8分钟,取25 pL
点在what一manP81强阳离子交换滤纸上,加入75mmol/L磷酸溶液终止
反应,反复洗三次后晾干,放入预装有sml闪烁液的液闪瓶中,液体闪
烁仪(美国Beckmanlsol型)测定cpm数。
4.免疫组化方法检测MMPZ、MMPg、NF一B、TGF一pl
免疫组化染色一抗为免抗鼠NF一KB、MMPZ、MMpg、TGF一pl,
抗体工作浓度为1:100。二抗为羊抗兔,按SABC免疫组化试剂盒说明
书操作,DAB显色,苏木素复染。梯度脱水,二甲苯透明,中性树脂
封片,细胞胞浆,胞膜出现棕黄色或黄色者为阳性细胞。每组随机选10
只大鼠组织切片,采用图像分析软件(Luzex型图像分析仪)随机取高
倍视野(含小支气管),筛选棕黄色颗粒细胞,镜下计数阳性细胞数,
测定平均灰度值。
5.P38MAPK检测
原位杂交检测P38MAPK操作按检测试剂盒说明书进行。采用ATP
P3 8 MAPK的寡核普酸探针,经地高辛标记,针对大鼠P38 MAPK的寡
核昔酸探针序列为5’一GTGTG CCGAG CCAGT CCAAA ATCCA GAATC
一3,,P38MAPK mRNA的颗粒在细胞浆着色呈棕黄色。每组随机选6只
大鼠组织切片,采用图像分析软件(Luzex型图像分析仪)随机取高倍
视野(含小血管)筛选棕黄色颗粒细胞,镜下计数阳性细胞数,测定
mRNA的相对含量。
6.蛋白质免疫印迹分析NF一KB,TGF一pl水平
按蛋白质从SDS聚丙烯酞胺凝胶转移至固相支持体的免疫学测定
方法进行(1)。取正常及实验组肺组织提取蛋白,用SDS聚丙烯酞胺电
泳(SDS一队GE)分离,转移至固相支持体—硝酸纤维滤膜上,分
别按程序加入NF一KB、TGF一pl一抗及二抗,滴加发光剂,摄X光片。
应用ehenxmage:5500 vZ.o3分析软件对Westem带灰度值进行分析。
7.统计学处理方法
实验数据处理结果以均值士标准差表示。数据分析采用统计程序软
件包(sPsslo.sforwindows)进行方差分析,应用student’st检验来判断
差异的统计学意义,p值小于0.05差异具有显著性。
结果
1.肺组织病理学变化。
DM大鼠肺组织成纤维细胞数量增加,肺泡间隔及毛细血管基底膜
增厚,胶原纤维在肺泡间隔、细支气管、小血管及肺泡上皮细胞胞浆内
明显增多,互相交织,着色较深,染成红色。
2,免疫组化结果
2.1 TGF一pl染色结果
正常组大鼠的气管粘膜上皮细胞、肺泡巨噬细胞及少数血管内皮细
胞可见弱的TGF一pl表达。TGF一Bl在DM大鼠肺组织表达明显增多,
表现在支气管粘膜上皮细胞,微血管内皮细胞、少量肺泡上皮细胞及一
些肺间质细胞,可见胞浆棕黄色颗粒。
2.2 MMPZ、MMPg染色结果
MMPZ及MMpg在正常组大鼠肺组织的支气管粘膜上皮细胞,肺
泡巨噬细胞及小血管内皮细胞均有表达,在DM组大鼠上述部位表达不
同程度减弱,以MMPg更为明显。
2.3 NF一KB染色结果
正常组大鼠气道上皮细胞、肺泡上皮细胞,间质细胞及少数血管内
皮细胞可见弱的NF一KB表达。DM大鼠NF一KB在肺组织上述部位表
达明显增多,表现在可见较多的胞核及胞浆棕黄色颗粒。
3.P38MAPKmRNA原位杂交结果
DM大鼠P38MAPK」11朋A主要存在于血管内皮细胞,定位于胞浆,
呈棕黄色颗粒,支气管粘膜上皮及少量间质细胞可见轻度表达。正常组
大鼠肺组织内仅偶见间质细胞胞浆着色,染色较浅。
4.同位
|
|
|
|
1 |
李原媛;刘虹;李芳芳;;乌司他丁对内毒素诱导大鼠急性肾损伤NF-κB表达的影响[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
2 |
孙贝贝;陈雪梅;王烁阳;杨倩;杨永芝;朱红;陈雪祎;王海华;;雷公藤甲素调节NF-κB通路对脓毒血症大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21年03期 |
3 |
蔡振华;刘金锋;孙天小;周华成;;电针对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及背根神经节中p38 MAPK蛋白表达的影响[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3年05期 |
4 |
刘占祥;韦安猛;;NF-κB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在大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作用[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09年06期 |
5 |
刘顶鼎;刘冬;郭建生;阳松威;郭倩瑶;;芎麻汤药效部位对硝酸甘油型偏头痛大鼠血浆及三叉神经颈髓复合体中NF-κB的影响[J];时珍国医国药;2016年12期 |
6 |
张超;李圣伟;阉永红;许嘉鸿;管金发;;p38 MAPK、NF-κB在肾小管间质纤维化中的作用研究[J];感染.炎症.修复;2006年02期 |
7 |
袁春云;袁思斯;伍大华;刘春华;;天麻钩藤饮加减通过抑制NF-κB表达和核转位缓解高血压性脑出血肝阳化风证大鼠神经损伤的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9年12期 |
8 |
李语玲;杨静;;脉络宁注射液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大鼠血管内皮功能及NF-κB介导炎症反应的影响[J];中南药学;2020年10期 |
9 |
张晶晶;吴永贵;张培;苏静;任克军;齐向明;张炜;;白芍总苷对糖尿病大鼠肾组织p38 MAPK磷酸化与NF-κB表达的影响[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08年05期 |
10 |
樊红卫;薛海燕;姚建辉;吴政国;;川芎嗪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减轻膜性肾病大鼠的炎症反应和肾脏损伤[J];药物评价研究;2021年08期 |
11 |
王勇;王显雷;安敏娟;黄新莉;刘锐;陈素丽;;硫化氢对脂多糖致大鼠ARDS时肺组织NF-κB表达的影响[J];临床肺科杂志;2015年08期 |
12 |
雒光强;;葛根素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后NF-κB表达的影响[J];医学研究杂志;2009年05期 |
13 |
曹锋生;韩继媛;田兆兴;;长托宁对大鼠急性全脑缺血再灌注后NF-κB的影响[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06年01期 |
14 |
顾红卫;倪兆慧;严玉澄;顾乐怡;戴慧莉;姚莒华;袁江姿;张敏芳;;对糖尿病大鼠进行重复开放肾活检的初步研究[J];诊断学理论与实践;2006年05期 |
15 |
王德军,吕建敏,徐孝平,陈民利,应华忠;糖尿病大鼠与正常大鼠的糖耐量差异性研究[J];上海实验动物科学;2002年03期 |
16 |
施荣;熊旭东;;NF-κB在脓毒症大鼠肺组织中的活性变化及炎调方对其活性的影响[J];时珍国医国药;2014年04期 |
17 |
潘曙明,孟庆刚,谢晓宇,杨兴易,林兆奋,陈德昌,景炳文;心肺复苏后大鼠脑神经元中NF-кB的表达[J];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2003年S1期 |
18 |
杜宏;王扬天;赵明;狄红杰;王燕燕;;糖尿病大鼠心肌NF-κB、iNOS、COX-2表达的研究[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8年01期 |
19 |
刘宗武;李良昌;孙世博;;阿托伐他汀改善大鼠微循环实验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2012年2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