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P7基因在心肌、脑缺血/再灌注中表达变化的实验研究
【摘要】:
前言
骨形态构建蛋白(BMPs),也称成骨蛋白(OPs)、软骨衍生形态发生蛋白(CDMPs)、或生长及分化因子(GDFs)。BMPs属生长因子中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超家族的一个亚群。BMPs的分离、纯化及分子克隆起源于去除矿物质的骨基质,并因其能诱导新骨及骨组织形成而得名。
BMP是通过大的前体蛋白合成的。所有BMP单体的中心结构是由C-端6个有固定空间间隔的胱氨酸残基组成的胱氨酸结组成。BMP可在同源性Arg-X-X-Arg位点处被蛋白水解为含羧基的成熟二聚体。根据BMP分子结构的相似性和差别,已分离出近30种BMP分子。
BMPs分布相当广泛,包括骨、心脏、脑及肾脏等器官。BMPs分泌后与细胞膜上具有丝氨酸-苏氨酸激酶活性的受体结合,受体Ⅱ型在结合部位使受体Ⅰ型磷酸化并激活其激酶活性,使转录因子Smad膜磷酸化后进入细胞核后,参与调节靶基因的转录。BMPs是多功能细胞因子,主要参与并调节细胞增殖和分化、调控细胞凋亡、组织和器官形态发生,参与组织修复等。
BMP7是近年来逐渐引起人们重视的一种BMP蛋白,早在原肠胚早期就开始在外胚层表面及脊索中,在将发育成前脑的神经上皮、发育成内脏的基质细胞和眼泡中、以及在心房和心室细胞中并在整个心脏发育过程中均可被检测到。
近来研究发现BMP7可以减少缺血对肾脏组织造成的损伤,与预防和治疗脑及其他重要器官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关系密切,但机制相当复杂。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正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本实验建立了脑和心肌急性缺血/再灌注模型,通过逆转录PCR技术,Western印迹杂交技术等检测BMP7基因mRNA和BMP7蛋白在脑和心肌缺血/再灌注过程中表达的变化;同时
在心肌缺血/再灌注过程中应用目前临床常用的静脉麻醉药—异丙酚,观
察异丙酚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对BM即基因表达的影响,从分子
生物学的角度观察和探讨异丙酚抗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为临床提
供实验依据。本实验包括二部分:一、骨形态构建蛋白7(BM刃)基因在大
鼠脑缺血/再灌注过程中表达变化的研究;二、异丙酚在大鼠心肌缺血才再灌
注过程中对BMP7基因表达影响的研究。
实验材料与方法
一、材料
1.实验动物:选取54只Wistar大鼠(体重在2009~30鲍之间),由中
国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提供。
2.主要试剂:戊巴比妥钠(上海化学试剂采购供应站购得);逆转录试
剂盒、PCR试剂盒及所需酶类均购自沈阳联星试剂公司。Westem blotting
所需羊多克隆抗体购自美国Santa Cru:公司。其他化学试剂均为国产分析
纯。
3.主要仪器:刃C一100型PCR扩增仪(美国);KODAKID型凝胶呈像
分析系统(美国);GIS一700D型数码凝胶扫描分析系统(上海);WFH一202
型紫外透射仪(日本);DYY一1113 IA型电泳仪(北京);JUNG一CM1800型
切片机(上海);OlymPus显微镜(日本);OlymPus AX70型显微摄像系统(日
本);Metam呷h/01ympus Dplo/BX51型显微图像分析系统(日本);Meta-
mo甲h im卿system(美国UIC公司);SHH·WZI·C币00型电热恒温水浴
箱(北京,长安科学仪器厂);RM一6000多导生理检测仪(日本光电);D。
ponisT一21型低温离心机(美国);HEIDOLPH Dl尤妙oo型匀浆机(德国)o
二、方法
1.BMP7基因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过程中表达的改变:Wistar大鼠
24只随机分为2组:脑缺血/再灌注对照组(CC组,n=12)和脑缺血/再灌
注实验组(cI组,n=12)。cI组大鼠1%利多卡因局麻下暴露右侧颈总动
脉及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分叉处,分别结扎颈总动脉和颈外动脉,然后经分
叉处沿颈内动脉插人4一O,16~尼龙线,然后在插人点远端结扎并固定
尼龙线。这样尼龙线的远端可造成右侧大脑中动脉起始端和后交通支的阻
·2·
塞,造成该动脉支配区域缺血。缺血.2小时后将尼龙线抽出,恢复动脉供
血。而对照组(CC组)仅施行动脉的暴露等假手术,并不造成缺血。大鼠
再灌注12小时后处死,取出脑组织置人液氮中保存。应用反转录一PCR和
Westem印迹杂交技术,观察脑组织BMP7mRNA和BMP7蛋白在缺血/再灌
注损伤过程中的表达变化。采用TT(:染色观察大鼠脑组织缺血/再灌注损
伤的情况。
2.异丙酚在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过程中对BM种基因表达影响的研
究: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成3组:组1为对照组(C组,n二10):大鼠经麻
醉后仅进行开胸手术;组2为缺血/再灌注组(I组,n=10):经左胸切口后
剪开心包,在距左冠状动脉根部3~‘处以3一O显微线可逆性阻断冠状动
脉血流造成急性缺血,10分钟后恢复心尖血供;C组和I组的大鼠以0.1血
·kg一‘·min一‘的速度持续静脉滴注生理盐水。组3为异丙酚组(P组,n二
10):此组大鼠在开胸及心肌缺血的实验操作同组2,但在开胸和心肌缺血
过程中持续静脉输注1 mg·kg一‘·rr血一’异丙酚。所有大鼠术后2小时收
集血液标本2耐后处死,取出心尖部位组织置于液氮中保存。应用反转录
一PCR和Westem印迹杂交技术,观察心肌组织BMP7mRNA和BM脚蛋白
在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的表达变化。检测各组血液标本中天冬氨酸转
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和肌酸激酶(CK)含量变化。
结果
1.大鼠脑缺
|
|
|
|
1 |
孟和;色音宝音;金爱华;;蒙药愈骨灵治疗骨折[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0年01期 |
2 |
刘少军;张娴;冯丽敏;陈小俊;;应力缺失致骨质疏松大鼠成骨细胞细胞信号外调节激酶表达及通络生骨胶囊的影响[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1年20期 |
3 |
陈兴礼;王军胜;胡晓吾;;应用AO跟骨可塑钛钢板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36例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1年07期 |
4 |
尹元正;;牙周手术治疗作用和基本条件[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11年06期 |
5 |
;[J];;年期 |
6 |
;[J];;年期 |
7 |
;[J];;年期 |
8 |
;[J];;年期 |
9 |
;[J];;年期 |
10 |
;[J];;年期 |
11 |
;[J];;年期 |
12 |
;[J];;年期 |
13 |
;[J];;年期 |
14 |
;[J];;年期 |
15 |
;[J];;年期 |
16 |
;[J];;年期 |
17 |
;[J];;年期 |
18 |
;[J];;年期 |
19 |
;[J];;年期 |
20 |
;[J];;年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