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CT灌注成像的实验研究及其在肝癌血流动力学评价中的应用
【摘要】:前言
微循环的病理性改变常常会引起组织血流动力学异常,因此对血流动力学进行监测有助于判断病变的性质和程度。大量的研究表明,在从正常肝脏到肝硬化,最后发展成肝癌的过程中,肝窦的结构会逐渐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与血流动力学变化之间有何种对应关系,值得进一步研究。
CT灌注成像(CT perfusion imaging, CTPI)是基于核医学计算器官血流量原理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功能成像方法。它能评价微循环的血流动力学状态,具有简单易行,精确定量等特点。进行肝脏CTPI,可以了解感兴趣区的肝动脉灌注量(hepatic arterial perfusion, HAP)、门脉灌注量(portal venous perfusion, PVP)、肝动脉灌注指数(hepatic perfusion index, HPI)等血流动力学参数。目前,临床上多采用斜率法计算这些灌注参数,但斜率法对造影剂量和注射流率有一定的要求。从理论上讲,造影剂量越少,注射流率越快,得到的结果越准确。然而,如果造影剂量太少,会影响灌注成像的信噪比。注射流率过快,会增加对比剂外渗的机会。因此,需要在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研究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造影剂量和注射流率对肝脏CTPI影响的实验研究:通过改变造影剂量和注射流率,观察二者对灌注参数的影响,以期为肝脏CTPI选择合适的条件;(2) 大鼠诱发性肝癌的CTPI研究:用二乙基亚硝胺诱导大鼠并在不同的阶段进行CT-PI,探讨肝癌演化过程中,肝脏血流动力学的变化规律;(3) CTPI在肝癌血供评价中的应用:将CTPI用于肝癌血供的研究,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
|
|
|
|
1 |
吴小红;谢琦;江新青;魏新华;陈亮;;肝内胆管细胞癌多排螺旋CT诊断价值[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
2 |
李金平;姜慧杰;;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对肝硬化的诊断价值[J];实用肝脏病杂志;2010年02期 |
3 |
王汝良;李强;李为民;高长城;;肝硬化多排螺旋CT灌注成像的临床应用[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
4 |
何纯;王月干;唐康廉;李勤;李盛祥;;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的多排螺旋CT表现[J];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年02期 |
5 |
黄渊全;冯耀良;;肝脏CT灌注成像及其临床应用[J];中国CT和MRI杂志;2008年05期 |
6 |
于武江;颜志红;万云飞;;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的CT诊断[J];海南医学;2010年15期 |
7 |
王建俭;成峰;吴凯宏;;乳腺肿瘤CT灌注成像价值研究[J];实用医技杂志;2006年11期 |
8 |
陈高红;胡春峰;程广军;徐凯;高斌;;孤立性肺结节CT灌注的血流特征及应用研究[J];中国CT和MRI杂志;2008年04期 |
9 |
赵兴家;赵丽霞;宋玉卿;马艳丽;;原发性肝内周围型胆管细胞癌CT表现[J];河北医学;2009年10期 |
10 |
范东;李鹏;赵升;;胆囊癌肝脏直接侵犯的CT诊断[J];中国实用医药;2008年19期 |
11 |
伍炳华;郭文强;;16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胰腺病变诊断中的应用[J];CT理论与应用研究;2008年03期 |
12 |
高雅君;徐和平;;CT与MRI对婴儿型肝脏血管内皮瘤的诊断效果观察[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年02期 |
13 |
曹立荣;;脑缺血梗死前期的CT灌注成像[J];医学综述;2007年08期 |
14 |
曾燕;赵建农;淦伟;罗银灯;;16层螺旋CT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对肝脏小血管瘤合并动静脉瘘的诊断[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7年10期 |
15 |
杨敏;;多层螺旋CT灌注技术在肾脏肿瘤的应用研究[J];实用医技杂志;2008年33期 |
16 |
韩雪立,韩亚君,董辉球,刘文烈;鼻窦恶性肿瘤的CT和MRI诊断及窦外侵犯途径[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年05期 |
17 |
徐胜生,肖家和,周翔平,魏懿;腭部恶性肿瘤的CT诊断[J];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05年05期 |
18 |
周硕;林美福;陈彩龙;周庆伟;陈国宝;林羽;李君霞;;十二指肠肿瘤的多层螺旋CT诊断(附13例报告)[J];福建医药杂志;2008年04期 |
19 |
林纯钧;姚沛旭;许建生;陈卫鹏;郑锡元;;螺旋CT检查对胸段食管癌外侵的研究[J];四川医学;2006年07期 |
20 |
李晓阳,张德江,赵林,李骥,邢国凤,胡文俭;特殊转移瘤的CT诊断[J];CT理论与应用研究;2005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