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缺血再灌注所致脑损伤及机制的探讨
【摘要】:自上世纪六十年代初首次肝移植成功以来,肝移植的开展已有近四十年的历史,随着手术技巧的不断改善,免疫抑制治疗方案的不断完善,及人们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认识,肝移植的成功率逐步增加。但是术后并发症仍不断发生。随着肝移植病人的增多,其术后并发症日益受到关注,肝移植所致远隔器官损伤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肝移植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率高达8~47%,平均在20%左右,并以术后早期多见,严重影响手术的成功和病人的康复。
导致移植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原因可能涉及多方面,其中包括代谢失调、手术创伤、应激、肝脏的缺血再灌注损伤、肝脏疾病晚期对脑的损害、术后排斥反应影响肝功能的恢复及免疫抑制剂的应用等。目前关于移植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是肝移植过程中一重要的病生过程,它不仅造成肝脏局部的损害,同时激活网状内皮系统释放大量的炎性介质,从而引起远隔器官如肺、肾、肠等的损伤。那么这一过程是否会导致脑组织结构的病理改变,移植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是否与此过程有关目前尚无报道。本研究拟通过建立大鼠脾静脉-股静脉转流下全肝缺血再灌注的模型,观察肝脏再灌注后大鼠脑组织超微结构的改变,并从细胞、分子和基因水平上探讨其可能的机制;同时在肝移植患者中证实是否有亚临床脑损伤及与其它相关因素的关系,为临床加强肝移植术中脑保护,减少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本研究分为三个方面,四个部分,包括:第一: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后所致脑组织的超微结构的改变;第二: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后所致脑组织超微结构改变的机制探讨:1.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的mRNA表达在肝脏缺血再灌注所致脑损伤中的作用;2.紧密连接在肝脏缺血再灌注后所致血脑屏障通透性改变中的作用;第三:肝移植患者血清中S-100β蛋白浓度变化及原因的探讨。
实验材料与方法
实验材料
1.实验动物:健康雄性Wistar大鼠,体重240-28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