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及动脉血乳酸对严重感染病人液体复苏指导作用的研究
【摘要】:
目的
研究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_2)和血乳酸清除率在指导严重感染病人液体复苏的意义。
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入选的严重感染及感染性休克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组和乳酸清除率组。每个病例确诊后均在第一时间留取细菌培养标本。经验给予抗生素治疗的同时积极进行液体复苏。对照组在液体复苏过程中以容量复苏成功为目标,达标标准:①中心静脉压(CVP)8~12mmHg;②平均动脉压(MAP)>65mmHg;③心率<110次/分;④尿量>0.5ml/kg.h。各项指标达标后,仍维持上述水平治疗72小时。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组在容量复苏成功(即达到对照组复苏达标标准)后如果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_2)低于70%则在滴定式调整容量的同时应用血管活性药,对贫血明显的患者进行输红细胞悬液处理至HCT>30%,在ScVO_2>70%后维持该水平治疗72小时。乳酸组在容量复苏成功即达到对照组复苏标准后如果乳酸清除率未达到10%则在滴定式调整容量的同时应用血管活性药,对贫血明显的患者进行输红细胞悬液处理至HCT>30%,乳酸清除率达10%后维持该水平治疗72小时。治疗过程中应用胰岛素控制血糖<8.3mmol/L。
监测各组病例的心率、有创及无创血压、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中心静脉压(CVP)、每小时尿量、尿比重、血气分析、ScVO_2及血乳酸等指标,对是否发生急性心功能不全、急性肾功能不全、MODS进行判定,观察7天死亡率、28天死亡率及住ICU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并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入选的74例病人中有46例表现为感染性休克,34例发生MODS(45.95%),死亡率为40.54%。B组和C组发生MODS的比例分别为33.3%和28.6%,均低于A组(54.5%),其中C组与A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7天病死率接近且均高于C组,C组与A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28天死亡率低于其它两组,但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差异。从生存分析曲线来看B、C两组病死率均低于A组。B组和C组患者住ICU时间明显短于A组(P<0.05)。
结论
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_2)及乳酸清除率用于指导严重感染的液体复苏可以降低严重感染和感染性休克病人MODS的发生率及病死率。
|
|
|
|
1 |
刘良明,卢儒权,林秀来,但飞君,张勇义,黄永红,胡德耀,陈惠孙;高原创伤失血性休克有效液体复苏量和限量的实验研究[J];中华创伤杂志;2000年07期 |
2 |
沈洪;创伤早期液体复苏的利弊[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2年02期 |
3 |
柳垂亮,李玉娟,招伟贤;液体复苏与免疫[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4年11期 |
4 |
陈晓雄;丁宁;帅学军;朱捷;叶恭水;;三种液体复苏方法救治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的应用研究[J];中国急救医学;2008年09期 |
5 |
梅彦宏;宁书芬;陈红莎;王苗;张赛;冯静茹;吴优;赵自刚;;急性失血及液体复苏对家兔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医学版);2009年06期 |
6 |
杨毅;邱海波;;液体复苏与肺水肿——休克治疗的困惑[J];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2010年04期 |
7 |
程卫东;孙明寅;;限制液体复苏在创伤失血性休克急救中的应用[J];安徽医药;2013年04期 |
8 |
Rubin WD;刘文洁;;按不同类型烧伤给予不同液体复苏的新概念[J];国外医学.创伤与外科基本问题分册;1987年01期 |
9 |
高全杰,郭中杰;创伤性早期液体复苏的研究进展[J];激光杂志;2003年02期 |
10 |
陈强;葛衡江;赖西南;;现代火器伤的液体复苏[J];临床急诊杂志;2004年06期 |
11 |
任清华,胡森,盛志勇;战(创、烧)伤休克早期口服液体复苏研究进展[J];解放军医学杂志;2005年07期 |
12 |
胡骁骅;;群体烧伤的液体复苏治疗[J];中国医刊;2007年09期 |
13 |
王杰林;李东华;;限制液体复苏对出血未控制休克的预后影响[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2年02期 |
14 |
李大鹏;张永军;吕春雷;;战创伤救护液体复苏信息标志系统的设计研究[J];医疗卫生装备;2013年07期 |
15 |
赵勇;张泓;;血清BNP测定对液体复苏指导的价值[J];安徽医药;2013年07期 |
16 |
张友其;刘灿芬;彭韦霞;;三种液体复苏方式在创伤失血性休克中的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2013年19期 |
17 |
郭大任,侯秀荣;休克急救液体复苏的进展[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1993年06期 |
18 |
刘茂霞;曾波;梅浙川;万晓强;曾庆贵;郑紫丹;肖潇;廖琼;;B型尿钠肽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液体复苏中的临床意义[J];重庆医学;2014年07期 |
19 |
胡泉;郝岱峰;柴家科;;战时烧伤休克早期液体复苏研究进展[J];军医进修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
20 |
黎贵湘;黄才蓉;吴灵;万美华;;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液体复苏治疗及护理[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8年1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