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泡液中NK细胞活化与IVF结局的关系
【摘要】:
实验目的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助孕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助孕技术,随着新药物的开发、临床促排卵方案的成熟以及胚胎培养环境的改善,其临床妊娠率有了明显的提高,但仍徘徊在40%左右,因此众多学者仍在探索着提高临床妊娠率的方法。自然杀伤(NK)细胞是故有免疫系统中一类重要的淋巴细胞,由于其在妊娠调节中的重要作用而受到人们的关注。探讨卵泡液中分泌型NK(CD56~+NK)细胞及活化的CD56~+NK细胞的比例与IVF结局的关系,以此探讨NK细胞在IVF助孕治疗中的作用,为进一步通过调节NK细胞的功能,改善IVF临床妊娠率提供理论基础。
实验方法
一、卵泡液样本采集
选自我院生殖中心2007年7月至2008年1月首次接受IVF助孕治疗的患者,年龄在35周岁以下,近3个月内未应用过激素类药物,不孕原因为单纯输卵管因素或男性因素,既往无自然流产史。患者身体健康,无免疫性疾病史,基础内分泌水平正常。从中选取患者55例,常规长方案促排卵治疗,在取卵日收集取卵时第1和第2个穿刺卵泡的卵泡液,排除含有空卵泡及混血的卵泡液,余30例患者的卵泡液待测。
二、主要试剂及仪器
1、主要仪器:
流式细胞仪(FACSCalibur)、台式离心机、涡旋震荡器,微量移液器(1000μl、100μl、10μl,流式细胞专用试管)
2、检测试剂:
Isotype Control(MouseIgG1-FITC/IgG1-PE)、CD69-FITC、CD56-PE、CD3-PerCP、PBS、FACS Lysing Solution红细胞裂解液(10×,使用前用蒸馏水稀释成1×)。
三、实验过程与统计学方法
1、实验过程
(1)将卵泡液以200g离心10分钟,300目滤网过滤后用PBS调成细胞悬液。
(2)取4支流式试管,分别为对照管和实验管,CD56和CD69单阳性管。对照管分别加入20μl MouseIgG1-FITC、MouseIgG1-PE、CD3-PerCP荧光抗体,实验管分别加入20μl CD69-FITC、CD56-PE、CD3-PerCP荧光抗体,CD56和CD69单阳性管分别加入20μl CD69-FITC或20μl CD56-PE。分别取100μl卵泡液细胞悬液加入每支试管中,不要碰到管壁。涡旋混匀,室温避光保存20分钟。
(3)取出试管,每管加入10倍稀释后的1×FACS Lysing Solution 2ml,涡旋混匀,避光5-10分钟。待管内液体透亮后300g离心5min,弃去上清液。
(4)每管加入2ml的PBS,涡旋混匀,300g离心5min,弃去上清液后加入0.5ml PBS混匀,4℃避光1h内上机检测。
(5)样本上流式细胞仪,并用cell quest软件进行分析。进行实验获取条件的调整,先用对照管进行设置,用前向角和侧向角(FSC/SSC)调整确保淋巴细胞清晰显现出来。在FSC/SSC点图设门(R1)为淋巴细胞,调整荧光电压(FL1、FL2)使阴性对照在十字门左下角,在CD3-SSC图中取门G1=R1,并设R2门,为CD3阴性淋巴细胞;在CD56-CD69图中取门G2=Rland R2,设R3门,为CD3阴性、CD56和CD69双阳性淋巴细胞,即活化NK细胞。用多色实验的补偿管(CD56和CD69单阳性管)调整荧光间补偿,顺序上样,获取数据文件,每个样本收集10000个细胞。
(6)分析卵泡液中CD56~+NK细胞及活化的CD56~+NK细胞与IVF结局(妊娠、未妊娠)的关系。
2、统计学方法
对实验结果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实验结果
妊娠患者的卵泡液中平均CD56~+NK细胞及活化的CD56~+NK细胞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8.80±2.75%和1.60±0.75%,未妊娠患者的卵泡液中平均CD56~+NK细胞及活化的CD56~+NK细胞所占的比例分别为37.39±5.82%和4.73±1.88%,未妊娠组均显著高于妊娠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接受IVF助孕治疗患者的成熟卵泡液中CD56~+NK细胞及活化的CD56~+NK细胞的比例与妊娠结局有关,较低者易获临床妊娠。
|
|
|
|
1 |
叶阳;基础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腹膜和卵泡液水平及其对胚胎早期发育的影响[J];国外医学.计划生育分册;1999年03期 |
2 |
布赫
,王建国,旭日干;绵羊卵泡液和次黄嘌呤对卵母细胞体外减数分裂的影响[J];中国实验动物学报;2002年04期 |
3 |
孟涛,田中俊诚,曲陆荣;围排卵期卵泡内一氧化氮分析[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1998年04期 |
4 |
王桂红,赵海波,辛晓燕;人卵泡液中干细胞因子水平及其对卵泡发育的影响[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
5 |
葛明晓,李红,邢福祺,孔令红,陈士岭;卵泡液中TGFβ1和性激素水平的测定及临床意义[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
6 |
张志华,朱敬璋,谌宾来;人卵体外受精与卵泡液中促性腺激素、催乳素、雌二醇、孕酮、睾酮的关系[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1989年01期 |
7 |
葛丽萍;人类卵泡液中的神经肽γ[J];国外医学.计划生育分册;1991年04期 |
8 |
庄广伦,顾正田,周灿权;布舍瑞林(Buserelin)在体外受精中应用及对排卵前卵泡液类固醇的影响[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1993年02期 |
9 |
陈丹青,余美玉;转化生长因子-α对促排卵周期和卵泡发育的调节[J];浙江预防医学;2000年10期 |
10 |
左一鹏,李建业,朱淑霞;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卵泡液中免疫球蛋白的测定[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2年06期 |
11 |
濮季行;;人类精浆和卵泡液中有胸腺素α_1[J];生理科学进展;1988年01期 |
12 |
陈曦;;首次报道甾体浓度和卵泡体积呈相反关系[J];生理科学进展;1989年03期 |
13 |
赵紫东;聂磊;张蕴;黄国俊;;牛卵泡生长发育与微量元素关系的研究[J];解剖学杂志;1992年02期 |
14 |
田英华;卵丘切除和卵泡液加入改善体外受精受孕率的可能性[J];国外医学.计划生育分册;1996年02期 |
15 |
白晓红;ICSI患者卵泡液甾体激素浓度和卵子形态的关系[J];国外医学.妇产科学分册;2001年03期 |
16 |
赵海波,何亚绒,李爱莉,任菊霞;人卵泡液中白血病抑制因子浓度及其对卵母细胞发育的影响[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4年06期 |
17 |
孙乐栋,周再高,曾抗;流式细胞仪检测尖锐湿疣患者的T细胞亚群及NK细胞[J];广东医学;2001年02期 |
18 |
张惠荣,杨红,杨军,叶海燕;NK细胞和IL-2分泌细胞在新生儿脐血中的表达[J];中国免疫学杂志;2003年06期 |
19 |
国家SARS防治紧急科技行动北京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外周血自然杀伤细胞数量及其表面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变化的研究[J];中华医学杂志;2004年04期 |
20 |
伍学洲;梅魁敏;周红平;陈遂;陈志军;刘金花;邹大卫;;“716”中药复方对BALB/c小鼠NK细胞活性影响的研究[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1993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