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调强放射治疗与常规放疗临床观察
【摘要】:
目的
探讨调强放射治疗晚期宫颈癌的近期疗效,对比调强放射治疗与常规放疗的靶区及危及器官的剂量分布,同时验证PCNA的测定可作为宫颈癌评价预后的手段。
方法
32例晚期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13例给予调强放疗45GY/23f,19例给予全盆腔常规放疗45GY/23f,调强组同时设计四野箱式照射计划,进行剂量学对比。IMRT组13例患者在放疗前后均接受病理活检,进行PCNA测定。
结果
随访时间为2—18个月,IMRT组在肿瘤缓解情况和肿瘤缓解时间明显优于常规放疗组。并发症:IMRT组:骨髓抑制<Ⅱ度4例(30.8%)。直肠损伤<Ⅱ度5例(38.5%),Ⅲ度直肠损伤1例,远低于常规放疗组。13例宫颈癌患者分别进行常规放疗和调强放疗计划的剂量对比,IMRT具有更高的适形度,靶区具有较好的剂量分布。比较两者在40Gy,30Gy,20Gy不同剂量水平的骨髓,直肠,膀胱,股骨头受照射体积,结果表明调强放疗较常规放射治疗的骨髓,直肠,膀胱,股骨头的受照射体积分别减少21%,30%,31%,25%。表明调强放疗使周围正常组织的受照射体积明显减少。IMRT组13例患者在放疗前后均接受病理活检,进行了PCNA的测定。结果显示,高度放疗敏感PCNA强表达率80%,低度放疗敏感PCNA强表达率25%。
结论
调强放射治疗晚期宫颈癌患者近期治疗效果满意,近期缓解率达84.6%,与常规放疗相比,IMRT可以达到更好的靶区分布和显著降低危及器官的受照射体积;PCNA的测定可作为宫颈癌预后评价的手段。
|
|
|
|
1 |
;[J];;年期 |
2 |
;[J];;年期 |
3 |
;[J];;年期 |
4 |
;[J];;年期 |
5 |
;[J];;年期 |
6 |
;[J];;年期 |
7 |
;[J];;年期 |
8 |
;[J];;年期 |
9 |
;[J];;年期 |
10 |
;[J];;年期 |
11 |
;[J];;年期 |
12 |
;[J];;年期 |
13 |
;[J];;年期 |
14 |
;[J];;年期 |
15 |
;[J];;年期 |
16 |
;[J];;年期 |
17 |
;[J];;年期 |
18 |
;[J];;年期 |
19 |
;[J];;年期 |
20 |
;[J];;年期 |
|